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 地球的面纱青岛版

上传人:doc****ang 文档编号:119536660 上传时间:2020-0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 地球的面纱青岛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 地球的面纱青岛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 地球的面纱青岛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 地球的面纱青岛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 地球的面纱青岛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球的面纱【教学目标】1通过搜集大气层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使学生学会查阅书刊或其他信息源。2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3认识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上动物、植物、人的意义,观察分析月球上的环形山,了解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学生通过对大气污染、臭氧层空洞的认识,意识到科学技术会对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教学重难点】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布规律。【教学过程】(一)利用自然的美为铺垫引出探究学习的主题。录像导课。请同学们欣赏一段优美的录像(播放黄山风光云海录像片段)。(利用自然的美,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为创设轻松愉悦的

2、课堂气氛打好基础,同时让学生了解大气层说起来好像很遥远,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师:从以上黄山风光云海录像中你感受到什么?(学生回答)小结:黄山云海是由低云(云高度低于2500米)和地面雾形成的。冬、春季节,大气中低层的气温低,层积云的凝结高度低(约在8001200米之间),冷空气活动频繁。过程性天气活动明显,在雨雪天气后,常出现大面积的好云海,尤其是壮观的云海日出。你们是通过什么感受到大气层的存在的?(二)讨论交流整理资料。初步整理手头资料。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很多有关大气层方面的资料,相信大家的搜集成果是十分可观的,首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让学生将自己搜集到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引导

3、学生整理记录所搜集的资料。出示一份记录表,请每组的记录员同学把探讨的结果记录在表上。我们了解的大气层。(小组分头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收起各组的记录表,请各小组派代表来讲解本组的记录表。(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师: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可真不少,相信下面这个问题也难不倒大家,对大气进行分层,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可以把大气分成几层?把分组讨论的结果填入下表。层序高度(讨论后每组一个同学上台演示)师:大气层分为这几种不同的层次,哪一种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学生回答)师: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科学家根据大气温度在

4、垂直方向上的变化,也对大气层做了分层,下面我就简要介绍各层的特点:对流层:空气有强烈的对流,天气现象都发生这一层,与人类关系密切;平流层:大气稳定,不易对流,有利于高空飞行,底层有臭氧层;中间层:又称电离层,空气处于高度电离,能反射无线电短波,有利于通信;热层:空气稀薄、平稳、温度高,宇宙飞船、人造卫星、杨利伟(200千米);散逸层:空气稀薄、温度很高,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的过渡层,所以,大气没有明显的上界。(让学生明确这个环节要学到知识点,做到有的放矢。)这一段从宇宙飞船上看大气的分层的短片录像,大家看起来会会更加直接形象的。(播放从宇宙飞船上看大气的分层的短片录像)(采用视频的直观手段,使知识

5、通俗易懂。)(三)大胆想象,深入探究。师:假如没有了大气层,我们的地球会怎样?(让学生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讨论后小组进行抢答,然后教师小结。)1没有天气变化(风、霜、雨、雪等);2听不到声音,每个人都是聋子,世界一片寂静;3易受陨石的侵袭;4气温白天很高,晚上很低;5抽水机不能抽水;6电风扇可以转动,但没有风;7人和动物由于不能呼吸空气而无法生存;8所有生物都将灭绝。总之:大气对人类很重要,它像一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研究、强化发展自己的意识的能力。)师:同学们的回答十分精彩,大家看这组图片。(出示一组月球图片)我们非常熟悉的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圆形凹坑,称为“月坑”

6、,大部分月坑的周围环绕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关于环形山的形成比较科学的解释之一就是流星体撞击月球。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该是多么可怕的不毛之地!(四)跳出现象,还原本质。随着人类社会生活动的迅速发展,各种污染物大量地进入地球大气中,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气污染”。请同学们看两组图片。(一组是展示污染来源的图片;另一组是表达空气污染造成危害及后果的图片。)师: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何感想?(学生自由回答)我和大家的想法一样,同学们又认为我们该怎么做呢?(小组讨论,形成研究记录)(通过看图片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大气污染的严重性和治理大气污染的必要性,进而提出治理地球污染的建议或方案。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

7、作研究、强化发展自己的意识的能力。)(五)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活动,将课上探究活动延伸至课下。1引导课下探究的问题。臭氧层的破坏是最严重的大气污染,这也是最受环保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关于这焦点话题,你有什么看法?(学生自由谈想法)2激发学生课下探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有关大气臭氧遭到破坏方面的资料,并将资料进行整理,设计保护地球大气的广告语或警示语,并将它们制作成警示牌,悬挂于教室、学校、社区显眼的地方,以此提醒自己和他人时刻关注大气污染问题。(适当引导学生课下进行拓展活动,活动主题即为课上探究活动中遗留下来的问题,利用了学生强烈的揭谜心理,既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将探究活动持续到课下,达到使学生的兴趣及各项能力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