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星光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1)化学试题_6047407.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535683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南阳市星光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1)化学试题_604740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南省南阳市星光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1)化学试题_604740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南省南阳市星光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1)化学试题_604740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南省南阳市星光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1)化学试题_604740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南省南阳市星光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1)化学试题_604740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南阳市星光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1)化学试题_604740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阳市星光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1)化学试题_6047407.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模拟卷(1)九年级化学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Fe:56Cu:64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铜B纯牛奶C氢气D冰水共存物2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榨取果汁 B菜刀生锈 C大米霉变 D煤气燃烧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液体的倾倒 B液体的加热 C量取一定

2、量的液体 D用滴管取液体4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生成CO2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都是黑色固体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B该元素原子的核外有18个电子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6近期网络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如图),是苯及其衍生物配以相应的文字形成的,显示了化学的人文性。下列关于苯(化学式是C6H6)的说法错误的是A苯属于有机物B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C苯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的 D苯中氢元素质量分数约为7.7%

3、7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放出热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8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硝酸钾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来源:Z。xx。k.ComA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来源:学科网B用电子天平称量所需硝酸钾的质量3.0 gC用25 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D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9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其在

4、一定条件下反应前后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C该反应中X、Y、Z分子个数比为312D反应后方框内物质是纯净物10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11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B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一定能形成溶液C不饱和

5、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12下图是对实验绘制的图像,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像对应准确的是 A图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B图是用H2还原CuO来测定CuO中铜元素的含量C图是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水D图是用适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O2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2分,共38分。)13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氢原子_。(2)亚铁离子_。(3)氦气_。(4)硝酸锌中锌元素显+2价_。14下图中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中x=_,A粒子的符号是_。(2)由B

6、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B粒子的名称是_。(3)由B元素和C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15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将面临严重的淡水资源危机。(1)长期使用和饮用硬水危害大,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_,家庭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2)向浑浊的水样中加入明矾,经溶解、静置、_(填操作名称),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吸附、消毒得到生活用水。16根据图中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1)在某一温度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此温度为_。(2)在t3时,将30 g A物质充分溶解在50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g。(3)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4)将t3的

7、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17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有如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1)若A是温室气体,反应中出现浑浊,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若A为黑色固体,B为有毒气体,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8在实验室易燃品橱柜里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试剂,康康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分析:取2.16 g该物质,使其充分燃烧,测知只生成2.16 g水和5.28 g二氧化碳。请你通过计算填空:该物质中_(填“含”或“不含”)有氧元素;若含有氧元素,其质量为_g (若不含氧元素,此空不填)。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

8、,共21分。)19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1)取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先倒入半杯水,再放入一大块冰糖,立即在玻璃杯外壁液面位置做上记号,冰糖完全溶解后液面低于记号。(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20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请回答:(1)实验室若用A、C装置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其反应的原理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待收集完氧气后,应先从水槽中撤出玻璃管,再停止加热的原因是什么?(2)仪器的名称是什么?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什么?简述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21某实验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待燃烧停止,

9、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接近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由本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哪些性质?试写出其中的一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成功?说明原因。(3)若进入瓶中的水的高度略大于刻度,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2Fe、Cu、Ag是初中化学学过的三种金属,明明同学为探究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将两支洁净的铁丝、铜丝分别插入足量的AgNO3溶液中。(1)一段时间后,铜丝表面出现哪些实验现象?反应后铜丝的质量与反应前相比有哪些变化(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 (2)上述实验能否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说明理

10、由。(3)若不能得出,则要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在烧杯中加入哪种溶液(写化学式)?可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包括1个题,共17分。)23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为我国2020年左右建成空间站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航天科技的发展离不开诸多化学知识。人们习惯上把燃烧剂(如航空煤油、酒精、偏二甲肼、液态氢等)和氧化剂(如液态氧、四氧化二氮等)通称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或推进剂。来源:Zxxk.Com(1)在上述燃烧剂中属于单质的是_,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2)偏二甲肼(C2H8N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

11、44H2O+3N2+2X,则X的化学式为_。(3)请写出酒精与液态氧作推进剂的化学方程式:_。运载火箭、宇宙飞船在制造过程中使用了多种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1)制造火箭通常用合金而不用纯金属,是因为合金的硬度_(填“=”“”或”)纯金属。(2)某种非金属材料可用于制造固体燃料火箭的喷嘴,这是利用了该材料_的性质。(3)镍钛合金通常用于制作宇宙飞船的自展天线在低温下被折叠,进入太空后,在太阳光照射下可重新展开,恢复成原状。这是利用了镍钛合金的_功能。(4)铁是火箭箱体等部位常用的金属材料,若冶炼112 t的铁,理论上需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 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12、模拟卷(1)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345678 9101112BAADCC来源:学|科|网BCDBDA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2分,共38分。) 13(1)2H (2)Fe2+ (3)He (4)14(1)2 S2 (2)铝原子 (3)Al2O315(1)加肥皂水 煮沸 (2)过滤16(1)t2 (2)70 (3)降低温度 (4)B、A、C17(1)CO2+Ca(OH)2CaCO3+H2O(2)2CO+O22CO2(或CO+CuOCu+CO2等)18含 0.48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1分。)

13、19(1)分子间有间隔,在水分子作用下糖的分子不断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间隔当中,使液体总体积减小。(2分) (2)水分子通电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2分)20(1)2KMnO4K2MnO4 + MnO2 + O2,防止水倒吸进入试管,使其炸裂。(2分)(2)仪器是长颈漏斗,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BE,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3分)21(1)物理性质:难溶于水,化学性质:不支持燃烧。(2分)(2)不能,炭粉燃烧消耗氧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压强基本不变,所以水不会进入集气瓶内。(2分)(3)点燃红磷后没有迅速伸入瓶中,致使装置内的部分空气逸散出来。(2分)22(1)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生成,增大。(2分)(2)不能,铁和铜都能置换出硝酸银溶液中的银,证明铁和铜的活泼性都比银强,但是,铁和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