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南县树人实验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_7193108.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521333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灌南县树人实验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_719310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灌南县树人实验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_719310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灌南县树人实验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_719310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灌南县树人实验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_719310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灌南县树人实验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_719310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灌南县树人实验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_719310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灌南县树人实验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_7193108.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九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30分)1.请将下面的语句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横线上,要求正确、美观。(3分)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2根据课文默写。(10分) 蒹葭苍苍,。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愿将腰下剑, 。( 塞下曲六首) ,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 良药苦口利于病, 。 衣带渐宽终不悔, 。 ( 柳永凤栖梧) 浣溪沙一词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地结合,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千古佳句是“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真挚(zh) 频临

2、(bn) 颠簸(b) 慷慨激昂(ki) B眷顾(jun)肃穆(m) 绽放(zhn) 豁然开朗(hu) C怠慢(di) 点范(din) 造孽(n) 优柔寡断(yu) D晶萤(yng) 络绎(y) 擅自(sn) 浮想联翩(pin)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人称“亚圣”。他所宣扬的“道”就是实行仁政。B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左丘明所著,是根据鲁史写的纪传体史书。 C论美,作者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课文论证了美德是人类最高的美,勉励人们致力于内在美的追求

3、,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使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D绿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温州的踪迹,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浙江绍兴人。这篇游记散文,通过对梅雨潭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5.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驾考腐败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增加不少马路杀手与不文明驾驶。B、官话套话,令人听了不仅仅反感,更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民众和政府的隔膜和不信任。C、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D、由此可见,世界末日不可信。抵制伪科学、反科学的一切言行,正是我们今后的责任。6.名著阅读。(5分)(1)我曾因哪两件事对范爱

4、农产生误解? (2分) (2)呼兰河小城除了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在精神上有哪些盛举?(3分)7.请参加“广告多棱镜”语文专题实践活动。(6分)(1)请用简洁的语言评点下面的广告。(任选一则)A.平时一滴水,难时太平洋 (太平洋保险公司)。B虽为毫末技艺,都是顶上功夫。(理发店广告楹联)(2)有人说,广告是做买卖的工具;有人说,广告中有语言的艺术;有人说,广告要实话实说;也有人说,不夸张一点达不到宣传效果。那么你对广告有什么看法?(3)请你拟写一条提醒人们注意交通安全的宣传标语。二、理解 感悟(60分)(一)阅读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完成78题。(6分)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山

5、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8. 赏析诗中的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分)9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二)阅读选文,完成1013题。(14分)【甲】王曰:“善。”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百官,众功皆兴。 (选自史记,有删节) 【注释】放勋:尧的名。驯德:顺天应人的美德。便章:治理。百姓:百官族姓。羲、和:羲氏与和氏的并称。饬(ch):约束,整顿。功:事情

6、。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诃语。(4分)(1)期年之后 (2)面刺寡人之过 (3)以亲九族 (4)众功皆兴 1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敬 顺 昊 天 数 法 日 月 星 辰 敬 授 民 时1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13比较【甲】【乙】两文,说说齐威王和尧帝为使国家大治,分别采用了什么治国方法。(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10分)快递早在周代,我国便已出现快递制度。据周礼秋官记载,周王朝的官职中设置了主管邮驿、物流的官员“行夫”,其职责要求是“虽道有难,而不时必达”

7、。 实际上,商朝已有近似于现代的快递雏形,这已在殷墟甲骨文中得到证实。古代快递主要用于政令、军情的传递,民间使用远没有现代广泛。古代快递员被称为“健步”“邮人”“驿足”“递夫”,如果快递变成慢递,或将邮件递错、丢失等,都将被严惩。汉代设“传驿”,用于传递紧急文书。当时的传驿机构已有专用车,这种专用车叫“传车”。当时,用马车快递叫“传”,用马速递称“驿”。东汉以后,“传车”逐渐被淘汰,马成为快递的主要交通工具,称为“马递”。在投递过程中,一般是“换马不换人”,投递员一般跑完全程。古代快递对里程、速度都有具体的规定,这叫“程限”。汉代“马递”要求日行四百里,这是当时的速度极限了。隋唐时期,如果是急

8、件,要求日行三百里。更急的,如送赦免文书,则日行五百里。宋代的快递“急脚递”,是在步递和马递的基础上创立的。急脚递并非人力的步递,也是一种马递,要求日行四百里。元代的“急递铺”,更接近今天的快递公司,程限与宋代一样。现代快递是物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是“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物品运达目标地点。但是,由于要经过不同的站点,环节较多,易使物品流失或损坏,安全系数相对较低。现代快递,由于运输方式和客户需求的不同,通常分为不同的快递服务种类,具体如下:类别类型特 点运输来源:Zxxk.Com方式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航空快运最为快捷,已经成为快递的常用方式之一公路快运

9、是目前运输量最大的快递方式铁路快运运量大、安全、准时水上快运适合大宗物品尤其是有时间需求的特殊物品的运输运输速度特快专递门到门或桌到桌服务,速度更快,多是紧急的小物品,以文件和小包裹为主一般快递速度和安全系数都一般,适合一般物品目前我国有8000多家快递企业,从业人员达到90多万,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的快递国家。2015年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最高日处理量超过1.6亿件;快递业务收入2760亿元,同比增长35%;预计2016年业务量完成275亿件,同比增长34%;快递业务收入3530亿元,同比增长28%。中国快递行业目前处于国内快递行业和国际快递巨头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相对国

10、际快递巨头而言,中国快递企业业务发展程度还很低,现在的快递业务量还不到GDP的0.3%,与发达国家达到GDP的1%相比差距还很大。(据读书文摘等资料整理)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什么是现代快递。(3分)15本文语言准确严谨,请以第段划线句为例加以简要分析。(4分)16请指出文章第段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12分)不求甚解 邓拓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

11、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

12、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不求甚解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到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此外,还告诉我们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在读书不求甚解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

13、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而对那些经典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选自燕山夜话,有删改)17.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述思路。(3分)18.阅读第段,概括“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4分)19.第段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20.你是否赞同作者“不求甚解”的读书观?为什么?(2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4题。(18分)遇见树 苏沧桑我相信,江南的每一个婴儿,第一次睁开眼睛时,一定会看到树,至少,也闻到过树。树就在屋外,从老屋的每一个缝隙里,渗进来暗绿色的呼吸,提前让一个婴儿感受泥土的味道,雨水的味道,星辰的味道,

14、早晨和黄昏不同的味道-万物生命之初的清纯味道。一棵棕榈树,成为记忆里第一棵具象的树。它孤零零地站在祖母家老屋后一个很大的菜园子里。菜地匍匐着矮矮密密的一丛丛碧绿肥厚,只有一棵棕榈树,鹤立鸡群。剑一样的树叶,总在午后晴朗的太阳风里奋力挥舞,而一阵雨后便垂头丧气,像一个永远对当下心不在焉而执着眺望远处的诗人。关键是,它结满了硕大的海珍珠般的累累果实,金黄色的,极其紧实。可是,果实不能吃,白长了。我问树:你结的果子不能吃,为什么还要结果子?树当然没有回答。于是我猜想,世界上有些东西,其实是没用的,比如棕榈树的果实。那么,它活着有什么意思呢?如果世界上没有树,也没关系的吧。那么,如果世界上没有我,也没关系的吧?于是,我想,我和一棵树一棵草,其实是一样的。怎么长大,怎么活,怎么玩,也都是一样的,自己心里舒服就行了吧。这样一想,顿时如释重负。那时我不知道,世界上有“无忧无虑”、“闲云野鹤”这些词,说的就是当时我像一棵树一棵草那么没心没肺的状态。几年后,与一棵树的遇见和别离,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