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3.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探究导学课型课件 人民版必修3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519774 上传时间:2020-01-18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3.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探究导学课型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3.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探究导学课型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3.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探究导学课型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3.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探究导学课型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3.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探究导学课型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3.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探究导学课型课件 人民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3.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探究导学课型课件 人民版必修3(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自主预习预习 一 马马克思主义进义进 入中国 1 开始进进入 1 在1902年发发表文章中提到了马马克思 称他是 社会主义义的鼻祖 2 1906年 革命党人朱执执信发发表了 德意志社会革命 家小传传 介绍马绍马 克思 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说 梁启超 3 一些无政府主义义者也曾经经介绍过绍过 一些马马克思的学 说说和思想 2 开始传传播 1 原因 十月革命以后 特别别是五四运动动以后 马马克思 主义义逐步成为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 改变变了新文化运 动动的方向和性质质 2 表现现 1918年11月 李大钊发钊发 表 和 布尔 什维维主义义的胜胜利 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

2、习习 1919年5月 李大钊发钊发 表 系 统统介绍绍了马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观 政治经济经济 学和科学社会 主义义 庶民的胜胜利 我的马马克思主义观义观 李大钊还钊还 在 和北京女子高等师师范分别别开设设 了与社会主义义有关的课课程 利用讲坛讲坛 向学生宣传传社会主 义义思想 北京大学 特别别提醒 五四运动动前后马马克思主义义的宣传传方式有 发发表论论文 论论著 演讲讲 论战论战 成立组织组织 等 二 马马克思主义义的广泛传传播 1 背景 五四时时期 各种 主义义 蜂拥拥而入 2 概况 1 社会实实践 成立 幻想通过过知识识分 子做工和帮助劳动劳动 者求学的办办法 改造社会 但以失败败 告终终

3、这这使很多青年开始接受 谋谋求对对 社会的根本改造 工读读互助团团 科学社会主义义 2 相互论战论战 三次论战论战 时间时间双方主题题围绕围绕 的内容 1919年 胡适 问题问题 与 主义义 要不要从根本上解 决中国问题问题 等方面 的分歧 李大钊钊 时时 间间 双方主题题围绕围绕 的内容 1920 年 中国早期马马克思 主义义者和资产资产 阶级阶级 改良主义义 者 关于 问题问题 要不要建立 劳劳 农专农专 政 的国家 等问题问题 中国早期马马克思 主义义者同无政府 主义义者 关于建立政党 问题问题 要不要建立一个 有组织组织 有纪纪律的 马马克思列宁主义义 政党等问题问题 社会 主义义 结

4、结果 坚坚定了早期马马克思主义义者的信念 扩扩大了 的理论阵论阵 地 马马克思主义义在中国的影响 得到进进一步扩扩大 3 成立研究会 李大钊钊 分别别在北京 上海 成立 马马克思主义义学说说研究会 马马克思主义义研究 会 扩扩大马马克思主义义的影响 宣传马传马 克思主义义 马马克思主义义 陈陈独秀 特别别提醒 三次论战论战 的实质实质 是传传播马马克思主义还义还 是反对马对马 克思主义义的问题问题 三 马马克思主义义中国化 1 时时代背景 从李大钊钊到陈陈独秀 马马克思主义义完成了从 学术术的介绍绍向社会改造指导导思想的转变转变 2 主要表现现 1 上海共产主义义小组组把 新青年 改为为公开理

5、论论刊物 进进行 宣传传 马马克思主义义基本理论论 2 上海共产主义义小组创办组创办 半公开的 共产党 月刊 介绍马绍马 克思主义义建党学说说和共产产国际际与俄共组织组织 情 况 3 各地共产主义义小组组深入工人群众 进进行宣传组织传组织 工 作 推进马进马 克思主义义与 的结结合 3 影响 为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础 中国革 命有了新的理论论指南 工人运动动 特别别提醒 马马克思主义义的中国化不是简单简单 地宣传该传该 学说说 而是与中国社会结结合在一起 它关注的是马马克 思主义义如何指导导中国革命 中国社会主义义如何实现实现 等 问题问题 绝绝不是简单简单 的学术术思想的宣传传

6、而是进进入了社 会改造思想的转变时转变时 期 预习预习 小测测 1 20世纪纪初 中国人在自己的论论著中较较早提到马马克思 和社会主义义的是 A 朱执执信B 梁启超 C 胡适D 陈陈独秀 解析 选B 20世纪初 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已有人 开始介绍马克思 梁启超在1902年发表的文章中就提到 了马克思 称他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故选B A是在1906 年提到马克思和社会主义 C D是在十月革命后开始提 到马克思和社会主义 2 2015 福建学业业水平测试测试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给 中国送来了马马克思主义义 在中国第一次系统统地介绍马绍马 克思主义义学说说的人是 A 陈陈独秀B 李大钊钊 C 鲁鲁迅

7、D 胡适 解析 选B 1919年李大钊发表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故选B 补偿训练补偿训练 2016 保定高二检测检测 下列文献中宣传马传马 克思主义义的 是 A 孔子改制考 B 文学改良刍议刍议 C 庶民的胜胜利 D 资资政新篇 解析 选C 1918年 李大钊发表了 庶民的胜利 等文章 号召向十月革命学习 为在中国实现 劳工社 会 而奋斗 故C与题意相符 A B D与题意不符 故 选C 3 下列报报刊成为为20世纪纪初宣传马传马 克思主义舆论阵义舆论阵 地 的是 解析 选C 时务报 出现于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 时期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民报 出现于20世纪初 宣 传的是资产

8、阶级革命思想 十月革命爆发后 李大钊在 新青年 上发表文章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五 四运动后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新青年 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 解放日报 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机关报 时间不符合 题意 4 在近代西学东渐东渐 的历历程中 中国的政治思想在学习习 西方时经历时经历 了下列演变变 其中正确的是 A 英日式 美法式 俄国式 B 英日式 俄国式 美法式 C 美法式 英日式 俄国式 D 俄国式 美法式 英日式 解析 选A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英日式的君主 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学习美法式的民主共和制 马克思主义者主张学习俄国式的社会主义革命 故演

9、变顺序为英日式 美法式 俄国式 5 2016 济济南高二检测检测 为为主义义而来 为为主义义而去 这这是李大钊钊走过过的革命人生路 这这里的 主义义 是指 A 三民主义义B 新三民主义义 C 马马克思主义义D 自由主义义 解析 选C 李大钊在中国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题干中的 主义 显然是指马克思主义 故选C 6 1920年9月 上海 劳动劳动 界 刊登的 一个工人的宣 言 中写道 将来的社会 要使它变变个工人的社会 将 来的中国 要使它变变个工人的中国 将来的世界 要使它 变变个工人的世界 该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 中国工人阶级认阶级认 清了中国社会性质质 B 中国工人阶级阶级 即将登上政治

10、舞台 C 上海即将成为为中国工人运动动的中心 D 马马克思主义对义对 中国工人运动动的影响 解析 选D A C与材料内容不符 中国工人阶级在 五四运动中就登上了政治舞台 B不符合相关史实 从材 料内容可以看出这一宣言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探究1 马马克思主义义在中国的传传播 互动动探究 1 阅读课阅读课 本第一目第一至三自然段 思考 20世纪纪初期马马克思主义义在中国的传传播成为为主流 的原因 提示 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陈独秀 李大钊等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群 体的形成及大力宣传 2 阅读课阅读课 本第一目第三自然段及

11、下列材料 材料 在北京大学1918年11月所组织组织 的演讲讲中 李大 钊说钊说 我老老实实讲实实讲 一句话话 这这回战胜战胜 的 不是联联合 国的武力 是世界人类类的新精神 不是哪一国的军阀军阀 或资资本家的政府 是全世界的庶民 这这新纪纪元的 世界改造 就是这样这样 开始 资资本主义义就是这样这样 失败败 劳劳工主义义就是这样战胜这样战胜 北京大学日刊 1918年12月6日 思考 材料中 新纪纪元的世界改造 指什么 反映了中 国思想界发发生的怎样样的变变化 提示 十月革命 中国先进分子向苏俄学习 开始宣传马 克思主义 3 阅读课阅读课 本第二目第三自然段及下列材料 材料 我因为为深觉觉高谈

12、谈主义义的危险险 所以我现现在奉劝劝 新舆论舆论 界的同志道 请请你们们多提出一些问题问题 少谈谈一 些纸纸上的主义义 主义义 的大危险险 就是能使 人心满满意足 自以为寻为寻 着包医百病的 根本解决 从 此用不着费费心力去研究这这个那个具体问题问题 的解决法了 多研究些问题问题 少谈谈些 主义义 思考 1 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场论战场论战 各自的主要代表 人物是谁谁 提示 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胡适和李大钊 2 结结合所学知识识 分析双方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这场这场 论战论战 有何影响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 分歧 要不要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社 会问题 影响 这场论战 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扩大

13、了马 克思主义的影响 启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不是 一帆风顺的 探究总结总结 马马克思主义传义传 播的条件和特点 1 条件 1 阶级阶级 基础础 中国工人阶级队阶级队 伍的壮大 2 思想基础础 新文化运动动摇动动摇 了封建正统统思想的 统统治地位 3 十月革命第一次把马马克思主义义从理论变为论变为 活 生生的现实现实 4 对对西方帝国主义义的幻想破灭灭 五四运动动的爆 发发及对苏对苏 俄的好感 5 最根本的是中国革命实实践的客观观需要 2 特点 1 先进进知识识分子起核心领导领导 作用 2 马马克思主义义宣传传与中国工人运动动相结结合 3 马马克思主义义是在与各种非马马克思主义义思想的 斗

14、争中发发展传传播的 深化点拨拨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义侵 略与争霸的本性 通过过中国旧民主主义义革命的失败败和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义革命胜胜利的鲜鲜明对对比 先进进的中国 人认识认识 到只有马马克思主义义才是救国的良方 探究训练训练 1 马马克思主义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传播 主要是在 A 鸦鸦片战战争后B 维维新变变法后 C 辛亥革命后D 五四运动动后 解析 选D 五四运动后 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 想的知识分子翻译 出版了一些关于社会主义的著作 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2 2016 厦门门高二检测检测 针对针对 五四运动动前后社会主义义 的热热潮 胡适回应应 文明不是笼统笼统 造

15、成的 是一点一 滴的造成的 进进化不是一个晚上笼统进笼统进 化的 是一点 一滴的进进化的 他表达的意图图是 A 坚坚持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设 B 肯定进进化是渐进渐进 的过过程 C 反对对激烈的社会变变革 D 否定社会主义义的优优越性 解析 选C 材料中胡适主张社会改良 主张 一点 一滴的进化 反对暴力革命 即反对激烈的社会变革 故选C 3 五四运动动后 逐步成为为一种强大的社会思潮 并改变变 了新文化运动动的方向和性质质的是 A 民主共和B 民主科学 C 机会主义义D 马马克思主义义 解析 选D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新文化运动以五四 运动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主要是宣传资产阶级 思想 后期主要

16、是宣传马克思主义 故选D 探究2 马马克思主义义中国化及影响 互动动探究 1 阅读课阅读课 本第三目第一自然段及下列材料 材料 七十多年前马马克思主义义走得那样样慢 十月革命以 后就走得这样这样 快 因为为它走得这样这样 快 所以一九一九年 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 五四运动动以后 很快就 晓晓得了打倒帝国主义义 打倒封建势势力的口号 在这这以 前 哪个晓晓得提这样这样 的口号呢 1945 4 思考 马马克思主义义在中国的传传播过过程中 是怎样实现样实现 中 国化的 提示 从李大钊到陈独秀 马克思主义由学术思想转 变为社会改造指导思想 共产主义小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筹建中国共 产党 马克思主义在传播过程中 体现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的特点 2 阅读课阅读课 本第三目 资资料卡片 思考 马马克思主义为义为 什么会在中国广泛传传播并成为为主 流思想 说说明了什么 提示 原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下其他思想的纷 纷破产 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的积极宣传 马克思 主义自身的科学性 说明 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3 阅读课阅读课 本第三目第三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