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时优案2 第3课 边城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19518393 上传时间:2020-01-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时优案2 第3课 边城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时优案2 第3课 边城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时优案2 第3课 边城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时优案2 第3课 边城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时优案2 第3课 边城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时优案2 第3课 边城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时优案2 第3课 边城 Word版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优案2 对应学生用书P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沈从文写的边城充溢着浓浓湘西乡土情及乡土味的一部佳作。作者以牧歌式的情调描绘出田园诗般的边城世界。作者以清丽的笔触,描写了(),以及与船总的两个儿子的爱情悲剧。这里的人民保持着淳朴自然、真挚善良的人性美和人情美。边城中生活着各式各样的人:有老船夫、翠翠、船总顺顺、杨马兵、天保、傩送,还有卖肉的屠户、过渡的客商、吊脚楼上的妓女、军营里的兵士他们以跃动的生命力真真实实、活活泼泼地生活着。这里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世外桃源,不论贫者还是富人,都能在一种古朴的人情中着一定的人格平等。即使偶尔有些的说笑,但丝毫不影响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人性之美。人们在湘西

2、这个特定的生存环境里,依靠劳动生活,待人以诚,没有都市文明的虚伪、污浊、狡诈、自私;没有文明社会里所谓道德、法律的束缚和制约;有的只是充溢着原始本性的人们用真心和善心张扬人类生命本能的淳朴和美好。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沈从文写的边城是充溢着浓浓湘西乡土味及乡土情的一部佳作。B浓从文写的边城是一部充溢着浓浓湘西乡土味及乡土情的佳作。C沈从文写的边城是一部充溢着浓浓湘西乡土情及乡土味的佳作。D沈从文写的边城是充溢着浓浓湘西乡土情及乡土味的一部佳作。答案B解析原句语病:缺少谓语动词“是”;“一部”应在“充溢着”之前,故排除A、D两项;“乡土情”和“乡土味”应互换位置,

3、故排除C项,选B项。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撑船老人和他的孙女纯朴的相依为命的生活B撑船老人和他的孙女相依为命的纯朴生活C翠翠与她的祖父纯朴的相依为命的生活D翠翠与她的祖父相依为命的纯朴生活答案D解析补写时应注意补写句的主语和后一句的暗含主语“翠翠”相一致,A、B两项的主语都是“撑船老人”,故排除。另外,“纯朴”应该修饰“生活”,故排除C项,选D项。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迥然享受不假思索以人为本B俨然享受不加检点与人为善C俨然享用不假思索以人为本D迥然享用不加检点与人为善答案B解析俨然:形容很像。迥然:形容差别很大。由后面的“近乎完美的世外

4、桃源”可知,此处应填“俨然”。享受:物质或精神上得到满足。侧重精神而言,指心理上感受。享用:使用某种东西而得到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满足。侧重实物而言,指行为上使用。由后面的“人格平等”可知,此处应填“享受”。不加检点:不能检查约束自己(生活、言行)。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根据语境,此处应选“不加检点”。与人为善:原指赞成人学好,现多指善意帮助别人。以人为本: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形容管理者处事的理念。结合语境,此处应选“与人为善”。1高考源点:赏析细节描写的作用“大鱼咬你”这一细节在课文中出现多次,有什么作用?答:答案“大鱼咬你”这句话反复出现的作用,一是前后照应,使故事情节连

5、贯紧凑;二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翠翠的情感倾向也在情节的发展中愈加明朗化;三是在天意和人为的错综中展示人物性格和人物的内心活动,充满了含蓄美。2高考源点:赏析心理描写的作用分析下面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试完善下面的表格。文中描写人物心理的句子人物心理分析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原因,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第五节第2段)(1)“翠翠,你长大了!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我们这里河中的鱼,现在可吞不下你了。”翠翠一句话不说,只是抿起嘴唇笑着。(第五节第7、8段)(2)祖父说:“顺顺真是个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这一家人都好!”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第五

6、节第11段)(3)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第五节第14段)(4)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第五节第16段)(5)答案(1)含蓄地点明了翠翠对两年前的那个端午节意外碰上二老的事念念不忘,体现了翠翠含蓄多情的心理。(2)表现了翠翠对往事美好的记忆和微妙的感情涟漪。(3)祖父夸顺顺一家人,但是漏说了二老傩送,翠翠心里有些嗔怪,所以问:“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言外之意是:祖父你没说全。(4)鸭子是大老捉来送给祖父的,而翠翠心里喜欢的是傩送,自然不喜欢祖父再说下去,同时这里也有少女羞于提起婚嫁之事的心理。(5)祖父所唱的歌令翠翠想到了此时正在青浪滩行船的二老,反映出翠翠对二老的牵挂和

7、思念。3高考源点:分析人物形象结合课文的内容,分析翠翠这一人物形象,以及翠翠身上体现出来的美。答:答案人物形象:(1)十分依恋爷爷,两人相依为命。比如课文第四节第2段说“但过了许久,祖父还不来,翠翠便稍稍有点儿着慌了”;第6、8段描写捉鸭人的渐少、看龙船人的散去以及落日、银色薄雾、上灯等环境,表现了翠翠内心的焦急;第6、10段写她两次想到“假若爷爷死了”“爷爷死了呢”,表现了她对爷爷的无比依赖。(2)纯真,可爱。比如回家回答爷爷“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既有祖孙情深,又有少女的纯真可爱。(3)聪慧,矜持。比如课文第六节中祖父问及翠翠是否记得两年前端午的事情,翠翠本正想着

8、两年前端午的一切事情,但祖父一问,“翠翠却微带点儿恼着的神气,把头摇摇,故意说:我记不得,我记不得,我全记不得!”总之,翠翠是一个善良聪慧、温婉多情的少女,外表的温婉羞涩与内心的炽热多情融为一体,是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体现出来的美:(1)自然美。作者笔下的翠翠,与青山绿水作伴,心灵上没沾染一丝尘埃,她乖巧伶俐又带着山区女孩的淳朴、天真而不娇嫩,身体敏健,如湛蓝天空下,刚长上青枝翠叶的嫩竹。(2)人情人性美。翠翠善良聪慧、温婉多情,她爱得自然,爱得朦胧,爱得执着,爱得纤尘不染,爱得水晶般纯洁透明;翠翠爱的方式和她在爱情来临时的表现,脱胎于湘西古风犹存的风土人情,典型地体现了人情人性美。阅读下面的

9、文字,完成13题。数学家的爱情李伶伶数学家是朋友送他的绰号,因为他对数字特别敏感,数学运算得特别快。朋友都说他是数学天才。可是数学天才的爱情之路却一直不顺。一次,他跟一个交往不久的女友去饭店吃饭,结账时却跟服务员吵了起来。那天饭钱应该是79.80元,如果服务员报出准确的数值,他也不会生气。可是服务员向他要80元。他说,不对吧。服务员说,账单上这么写的。说着把手写的账单递给他。他看账单上真写着80元,就说,你们算错账了,不是80元,是79.80元。服务员说,我们这里都是按四舍五入收费的。他说,你们怎么收费我不管,但是你们这账确实算错了。服务员说,差两角钱还算差呀?数学家说,怎么不算差?79.80

10、元和80元能画等号吗?服务员说他小气,数学家就跟她吵了起来。女友很尴尬,劝了半天劝不住他,索性走了。当晚就跟他分手了。女友觉得他为两角钱就能跟人吵一架,以后她可过不了。数学家很苦恼。朋友劝他别上火,说总能遇到理解他的人。后来他真遇到了一个这样的人。她是个会计,也喜欢计算,也是看到一组数字就把它们加起来算出结果。两个人在一起时总比赛谁算得快。跟她在一起,数学家很开心。数学家想跟她结婚,却因为一件小事又黄了。那天是情人节,数学家陪女友去逛街。看到一家新开业的咖啡厅搞打折优惠活动,就进去了。要了两杯咖啡,又要了五样小点心。吃完去结账,看到结账的队伍排得很长。原来那天收银员有事没来,女老板临时顶替。她

11、不太会算账,借助计算器也算得很慢。要结账的人在旁边催她,越催她越着急,越着急越算不好。数学家见状走过去说,你要是信得过我们,我们帮你算。女老板抬头看看数学家和他的女友,觉得他们不像坏人,就同意了。于是,数学家帮女老板算账,女友帮核实,女老板在旁边收钱。不一会儿,结账的队伍就消失了,剩下最后一位客人。就是这最后一个人的账,让数学家和女友出现了分歧。数学家算出客人应付182元,女友说是188元。让客人自己算,结果跟数学家一样。最后让女老板算,女老板算完后,看看数学家又看看他女友,说,这位先生算得对。数学家女友说,你说谎!女老板说,我为什么要说谎?我们三个算的结果都一样,说明你确实算错了。数学家女友

12、说,我没错,不信我重新给你算一遍。客人有点儿不高兴,说,你这人怎么这样?算错了还不承认。女老板说,您别生气,我按您算的结果收钱。客人递过来200元钱,女老板找给他18元。客人拿着找回的零钱走了。数学家女友气愤不已,她看看女老板,又看看数学家,一句话没说就走了。数学家跑出去追女友。女友说,除非你承认自己算错了,否则别再来找我。数学家觉得女友不讲道理,就没再找她。女老板很感激数学家那天帮她算账,他再去喝咖啡时,说啥也不要钱。一来二去,两个人成了朋友,后来又成了恋人。女老板是个年轻的单身女人,厌倦了职场的尔虞我诈,辞职开了这家咖啡厅。数学家经常来帮女老板算账,女老板对他的计算能力崇拜得五体投地。一年

13、后的情人节,他们结婚了。结婚那天,咖啡厅全部商品打八折。服务员问:开心果也打折吗?女老板说,当然不打,开心怎么能打折呢?数学家觉得这话耳熟,就问,开心果不打折,那去年怎么打了?女老板看着数学家笑了,说,去年也没打。最后那位客人买了一碟开心果,你算账时一并打了折,所以那天的账,你当时的女友算的是对的。数学家很意外,说,那你为什么说她算错了?女老板说,傻瓜,因为我看上你了呗!数学家很生气,说,你怎么能这样!数学家不能原谅女老板,执意跟她离了婚。女老板不理解,数学家为什么这么对她。(选自小说选刊,有改动)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数学家和女会计都乐于助人,因爱好相同而相恋

14、,最终分手根本上是性格使然。B小说题目匠心独运,既是对内容的准确浓缩,又包含明显的调侃意味。C小说通过人物的肖像、言行、心理及环境描写,刻画了社会众生相。D小说通过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启发读者思考爱情的真正涵义。答案A解析B项,小说题目中没有“包含明显的调侃意味”。C项,文中没有肖像描写;“描写了社会众生相”也不恰当。D项,本文情节不能说“跌宕起伏、扣人心弦”。2直击高考源点小说第段画线句子分别写到女老板和数学家女友两次“看看”,试就此对人物心理加以分析。答:答案女老板的两次“看看”,表明她已经知道数学家算错,但对是否说明真相有些犹豫,最终选择了偏向数学家,透露了对他的好感。数学家女友的

15、两次“看看”,表明了她的不解和气愤,她觉得这两个人不可理喻,于是怒而离开。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词句及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两个句子中的两处“看看”,第一个句子写的是“女老板”分别看数学家及其女友,女老板的“看”是在揣测两人的关系,并思索在两个人的答案中选择支持谁的答案为好;第二个句子写的是“数学家女友”分别看女老板和数学家,她的“看”是对两个人都不认可自己答案的不解和气愤,以及对数学家的失望。3小说最后才交代一年前数学家算错了账,这样处理有何作用?结合作品加以分析。答:答案使故事情节平中见奇,形成高潮;使女老板和数学家的形象更加丰满;进一步揭示人际交往中情商重要性的主题;增添作品的情趣,让人回味。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结构和技法的能力。作答时,考生可以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表达、情节的发展、结构特点等角度进行分析。从塑造人物的角度看,结尾才交代一年前数学家算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