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20180717013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517434 上传时间:2020-01-1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20180717013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20180717013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20180717013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20180717013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20180717013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201807170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20180717013(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育才学校育才学校 2017 20182017 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高二 普通班普通班 化学试题化学试题 总分 100 分 时间 90 分钟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525 小题 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 分 共共 5050 分 分 1 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 醋酸的电离 CH3COOHCH3COO H B 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NaHCO3 Na HCO3 C 氯化铵的水解 NH4 H2ONH4OH H D 碳酸钙的溶解平衡 CaCO3 s Ca2 aq CO32 aq 2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2、 A 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B 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 C 反应速率越大 反应现象就一定越明显 D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提高反应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 3 下列事实 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溴水中有平衡 Br2 H2OHBr HBrO 加入 AgNO3溶液后 溶液颜色变浅 B 对 CO g NO2 g CO2 g NO g 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C 升高温度能够增大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 D 合成 NH3反应 为提高 NH3的产率 理论上应采取相对较低温度的措施 4 一定条件下 可逆反应 N2 g 3H2 g 2NH3 g H 92 4kJ mol 1 达

3、到化学 平衡状态时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c N2 c H2 1 3 B 反应放出 92 4 kJ 的热量 C v正 N2 3v逆 H2 D 容器内气体分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 5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 用惰性电极电解 MgCl2溶液 2Cl 2H2OCl2 H2 2OH B 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少量 Na2CO3溶液 2Al3 3CO32 Al2 CO3 3 C 一 定 量 明 矾 溶 液 中 滴 加 Ba OH 2溶 液 至 沉 淀 的 质 量 最 大 时 2 2Ba2 4OH Al3 2SO42 2BaSO4 AlO2 2H2O D FeCl3溶液与 NaAlO2溶液混合

4、 Fe3 3AlO2 Fe AlO2 3 6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 H 57 3kJ mol 则 H2SO4和 Ca OH 2反应的中和热 H 2 57 3 kJ mol B CO g 的燃烧热是 283 0kJ mol 则 2CO2 g 2CO g O2 g 反应的 H 566 0kJ mol C 铁粉与硫粉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 则此反应是吸热反应 D 1mol 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甲烷燃烧热 7 H 浓度相同的两份等体积溶液 A 和 B A 为 HCl 溶液 B 为 CH3COOH 溶液 二者分别和等质 量的锌反应

5、 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开始时的反应速率 A B 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 A B 反应过程的平均速率 B A A 中有锌剩余 B 中有锌剩余 A B C D 8 少量铁粉与 100 mL 0 01 mol L 1的稀盐酸反应 反应速率太慢 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 不改变 H2的产量 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加 H2O 加 NaOH 固体 滴入几滴浓盐酸 加 CH3COONa 固体 加 NaCl 溶液 滴入几滴硫 酸铜溶液 升高温度 不考虑盐酸挥发 改用 10 mL 0 1 mol L 盐酸 A B C D 9 对于工业合成氨反应 N2 g 3H2 g 2NH3 g 以下分

6、析不正确的是 A 在 5L 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内 前 2 分钟消耗 2molN2 则 v N2 0 2mol L 1 min 1 B 改变条件可使 H2的转化率达 100 C 每消耗 3molH2 必然生成 2molNH3 D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缓解了粮食不足问题 10 我国晋代 抱朴子 中描述了大量的化学反应 其中有 丹砂 HgS 烧之成水银 积 变又还成丹砂 以曾青涂铁 铁赤色如铜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中描述的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 B 曾青 是含有 Cu2 的溶液 如硫酸铜溶液 C 积变又还成丹砂 中的 还 可理解为 被还原 3 D 水银能跟曾青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

7、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e2 Mg2 Cl NO3 能大量共存于 pH 0 的溶液中 B 1 L 浓度为 l mol L 1的 NH4Cl 溶液中含有 NA个 NH4 C 除去 NO 中混有的少量 NO2 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 再用排空气法收集 NO D 反应 MnO2 ZnS 2H2SO4 MnSO4 ZnSO4 S 2H2O 中 每析出 12 8g S 共转移 0 8mol 电子 12 一元弱酸 HA aq 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 HAA H 将 1 0 mol HA 分子加入水中制得 1 0 L 溶液 下图中 表示溶液中 HA H A 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正确的

8、是 13 不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 A 相同温度下 Zn 粉分别与同浓度的 CH3COOH 溶液 盐酸反应 与醋酸反应生成 H2的速率慢 B 0 1 mol L CH3COONa 溶液的 pH 大于 7 C CH3COOH 溶液与 NaCO3反应生成 CO2 D pH 为 2 的 CH3COOH 溶液 1mL 加水稀释到 10mL 时 pH 大于 2 小于 3 14 下列实验操作过程能引起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 NaOH 溶液时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用量筒量取 5 0 mL 溶液时 俯视读数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 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质量分

9、数为 10 和 90 的两种硫酸等体积混合配制 50 的硫酸溶液 A B C D 15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00 mL 0 1 mol L 1 K2SO4溶液中 含有氧原子数为 0 04NA 4 B 1 mol Na 与足量 O2反应 生成 Na2O 和 Na2O2的混合物 转移的电子数为 NA C 25 时 1 0 L pH 13 的 Ba OH 2溶液中 含有的 OH 数目为 0 2NA D 100 g 17 的氨水中 含有氨分子数为 NA 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常温下 SiO2 s 2C s Si s 2CO g 不能自发进行 则该反应的 H

10、0 B 常温下 NH4Cl 溶液加水稀释 不变 C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 溶液变红 证明 Na2SiO3发生了水解 D 如图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17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用玻璃棒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实验 火焰呈 黄色 溶液中含有 Na B 向浓度均为 0 1 mol L 1的 FeCl3和 AlCl3混合溶 液中滴加 NaOH 溶液 出现红褐色沉淀 Ksp Fe OH 3 Ksp Al OH 3 C 室温下 用 pH 试纸测得 0 1 mol L 1Na2CO3溶液 的 pH 约为 11 0 1mol L

11、 1NaHCO3溶液的 pH 约为 8 HCO3 结合 H 的能力比 CO32 的强 D 用 Fe3 浓度相同的 FeCl3溶液和 Fe2 SO4 3溶液 分别清洗做完银镜反应的试管 FeCl3溶液清洗得 干净 存在可逆过程 Fe3 Ag Fe2 Ag 且溶解度 AgCl Ag2SO4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温度下 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 蒸馏水 0 1 mol L 1盐酸 5 0 1 mol L 1氯化镁溶液 0 1 mol L 1硝酸银溶液中 Ag 浓度 B 为确定某酸 H2A 是强酸还是弱酸 可测 NaHA 溶液的 pH 若 pH 7 则 H2A 是弱酸 若 pHH

12、B D 向 MgC12 CuC12混 合 溶 液 中 逐 滴 加 入 少 量 氨 水 先 生 成 Mg OH 2沉 淀 说 明 Ksp Cu OH 2 Ksp Mg OH 2 23 将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 CuSO4溶液和 NaCl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用石墨电极进行电解 电解 过程中 溶液的 pH 随时间 t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 点 pH 小于 7 是因为 Cu2 水解使溶液显酸性 B C 点的 pH 比 A 点的 pH 小 C BC 段阴极产物是 H2 D CD 段电解的本质是电解 H2O 24 汽车尾气中 NO 产生的反应为 N2 g O2 g 2NO g 一

13、定条件下 等物质的量的 N2 g 和 O2 g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 如图曲线 a 表示该反应在温度 T 下 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曲线 b 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 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曲线 b 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B 温度 T 下 随着反应的进行 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C 温度 T 下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D 若曲线 b 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 可判断该反应的 H 或 3 NH4HSO4在分析试剂 医药 电子工业中用途广泛 现向 100 mL 0 1 mol L 1NH4HSO4溶 液中滴加 0 1 mol L 1NaOH 溶液 得到的溶液

14、 pH 与 N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试 分析图中a b c d e 五个点 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填 a b c d 或 e 下同 其溶液中 c OH 的数值最接近 NH3 H2O 的电离常数 K 数值的是 在 c 点 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27 为探究 H2O2制备氧气 生成氧气速率的影响因素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 实验编号 反应物 催化剂 甲 试管中加入 3 mL 2 H2O2溶液和 3 滴蒸馏 水 无 乙 试管中加入 3 mL 5 H2O2溶液和 3 滴蒸馏 水 无 丙 试管中加入 3 mL 5 H2O2溶液和 3 滴蒸馏 水 1 mL 0 1 mol

15、 L 1 FeCl3溶 液 丁 试管中加入 3 mL 5 H2O2溶液和 3 滴稀盐 酸溶液 1 mL 0 1 mol L 1 FeCl3溶 液 戊 试管中加入 3 mL 5 H2O2溶液和 3 滴1 mL 0 1 mol L 1 FeCl3溶 9 NaOH 溶液 液 查阅资料 过氧化氢 H2O2 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 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 性质比较稳定 在加热的条件下 它能分解生成氧气 研究表明 将新制的 5 的 H2O2溶液加热到 65 时就有 氧气放出 加热到 80 时就有较多氧气产生 1 实验丙 实验丁和实验戊的实验目的是 2 请根据该同学查阅的资料分析 H2O2的性质 解释实验甲和实验

16、乙能否达到实验目的 3 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对实验丙 丁 戊中产生的气体进行收集 并在 2 分钟内 6 个时间点 对注射器内气体进行读数 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 s 20 40 60 80 100 120 实验丙 9 5 19 5 29 0 36 5 46 0 54 5 实验丁 8 0 16 0 23 5 31 5 39 0 46 5 气 体 体 积 mL 实验戊 15 5 30 0 44 5 58 5 71 5 83 0 对实验丁 20 40 s 的反应速率v1 mL s 1 100 120 s 的反应速率v2 mL s 1 不 考 虑 实 验 测 量 误 差 二 者 速 率 存 在 差 异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如图是根据实验收集到最大体积的气体时所用时间绘制的图像 曲线 c 表示的是实验 填 丙 丁 或 戊 28 丙烯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原料 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列转化 10 1 A 的结构简式为 2 D 与足量乙醇反应生成 E 的化学方程式 3 与足量 NaOH 水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B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 写出其中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的 2 种同分异构体的 结构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