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1寻找进化的证据|冀人版(2001)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9512797 上传时间:2020-0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1寻找进化的证据|冀人版(200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1寻找进化的证据|冀人版(200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1寻找进化的证据|冀人版(200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1寻找进化的证据|冀人版(200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1寻找进化的证据|冀人版(20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1寻找进化的证据|冀人版(200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寻找进化的证据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自己设计制定的分类标准对各种化石进行分类。2、能根据模拟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推测化石的形成过程。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将自己的推测与其他同学交流。三、科学知识目标:能举实例说明“化石”的含义。教学重点:根据模拟实验推测化石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学生的模拟实验和根据模拟实验的推测。材料准备: 1、沙子、熟石膏、纸杯、月季叶或贝壳(学生任选一个用),一个碗,一烧杯水,小棒,肥皂水。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生命在地球上出现以后,经过亿万年漫长的进化过程,逐步演变成现在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科学家是如何知道生物进化过程的呢?今天我

2、们一起学习11课寻找进化的证据。(板书)2、你知道生物进化的证据是什么吗?学生通过预习课本,可能能说出“化石”这个名字。也可能说出一些看到的书籍或电影动画片等。老师在鼓励学生知识丰富的同时,指出科学家寻找到了一种证据,来说明生物进化的过程,那就是化石。同学们了解化石吗?3、学生上前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化石的资料。二、模拟化石的形成。1、化石: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它能直接反映出生物界进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可靠的、有力的证据。2、仔细观察各种化石,并根据化石制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我们来认识几种化石,同学们打开书47页,书上给了我们六幅化石的图片,你能不能自己制定

3、标准给它们分分类好吗?(教师进行适当的提示)3、汇报分类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将汇报引向深刻、全面)分类的结果可能有:(1)动物化石:三叶虫化石、贝壳化石、足印化石、恐龙化石、鱼化石。植物化石:植物化石(2)遗体化石:三叶虫化石、贝壳化石、恐龙化石、鱼化石、植物化石遗迹化石:足印化石、(洞穴)遗物化石:恐龙蛋、粪便、陶器等4、那么观察化石能告诉我们古生物的哪些信息呢?(如果学生说不全面,可从生物体是什么样的、生活的年代、生活的环境等方面进行提示)刚才同学们都在积极动脑筋,我们接下来继续思考,生物学家既然把化石作为了解生物进化发展的证据,那么化石能告诉我们古生物的哪些信息呢?教学预设:生物是什么样

4、的,从哪里发现化石的说明那个地方有那种生物,埋的多深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可以补充一些:确定地层的地质年代;揭开生命起源之谜,是生命进行曲的实录和大陆漂移说的旁证者;见证古地理、古气候的变化;找矿、找水的好助手。看来化石的还真了不起啊!(补充点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5、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呢?教学预设:学生在进行分类活动,讨论了化石的作用,其实学生内心存的一个最大的疑问:那就是化石是怎样形成的?这也上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老师直接设问,因为训练提问的能力不是本课的目标)6、模拟实验。我们今天来做一个模拟实验,出示老师做的模型:这是老师课前做的,同学们想不想做?我们来了解一下实验用到的材料和实验步骤。

5、(1)了解实验材料:熟石膏,沙子,筷子,一个纸杯,一烧杯水、一杯肥皂水,树叶或贝壳等生物材料。(2)实验步骤:看书或者课件出示,让学生读A、将水慢慢到入盛有沙子和熟石膏的碗中,一边倒一边搅拌成比较稠的糊状。B、向纸杯中倒入一半的石膏混合物。C、将生物材料(如树叶或者贝壳等)在肥皂水中涮一下。并放入纸杯中的石膏混合物中。D、然后把另一半的 石膏混合物全部倒入纸杯中,将生物材料全部掩埋看哪组同学能做到两个认真:一认真按实验步骤操作,二认真利用实验桌上的材料进行实验。(该实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推理化石的形成过程,所以实验前要让学生了解材料的特点和性质,实验中清楚实验的基本步骤,实验后要让学生观察人

6、造化石发生了什么变化,理解发生变化的原因,只有清楚了这些才能对自然界中化石的形成进行推理,这是本课的难点。)7、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8、等学生做完后,在等待石膏凝固的过程中讨论下面三个问题,如果凝固了,就让学生看实验结果,如果没有凝固,就让学生根据讨论试着解释化石是怎样形成的。看实验情况而定。(如果凝固不了,课前要准备12个做好的化石,并通过实物投影或课件放出来让学生观察,以弥补课上完不成的遗憾,这叫提供实验例证)讨论:(1)实验用的这些材料分别代表自然界的什么?(盒子代表自然界的河流,树叶或贝壳代表被冲入河中的生物,石膏混合物代表泥沙)(2)实验经过几步制作的?(先倒进去的石膏混合物代表

7、河底的泥沙,后倒进去的石膏混合物代表被雨水或洪水冲入河中的沙石)(3)推理自然界中的化石是怎样变化的?9、教师巡视,了解讨论的情况。10、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11、放影片:同学们刚才分析的不错,下面老师请同学们看一段化石的影片。看看自己刚才的解释是不是需要补充?看谁看的又安静又认真。(默默的记下来,)(学生推理后在放影片,印证或纠正或补充学生的推理。看过影片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推理与实际是否一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12、看看我们的实验成果如何?后,去掉外面的纸盒,敲开 石膏混合物,看看自己的“化石”做的怎么样? 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研究。三、拓展应用1、 应用知识,学会推测。(如果时间不允许就不进行此项活动)下面我们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个问题好吗? 推测:宋代旅游学家沈括在太行山发现了鱼的化石。根据这一发现,你能推测一下:太行山脉地区的地壳曾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布置作业:“课内课外”相结合,课虽然结束了,探究却没有停止。 同学们,当你学完“化石”这一课,是不是对化石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啊?最后老师再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化石的图片,请设法留下你的足迹,当亿万年后人们把它当成珍贵的化石。好不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的积极配合,同学们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