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山东省氯碱企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512407 上传时间:2020-01-17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9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山东省氯碱企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安全生产)山东省氯碱企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安全生产)山东省氯碱企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安全生产)山东省氯碱企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安全生产)山东省氯碱企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山东省氯碱企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山东省氯碱企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滨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征求山东省氯碱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规范(试行)修改意见的函各县(区)安监局、开发区安监局,各氯碱企业: 现将省安监局组织编写的山东省氯碱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附后)转发给你们,并征求你们对该规范的修改意见,请于2008年5月30日前将修改意见及理由说明函告市安监局危化科。联系人: 李海峰、张涛联系电话:3162827,3162797(带传真)E-mail: 二八年五月二十二日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征求山东省氯碱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规范(试行)修改意见的函各市安监局,各氯碱企业,有关安全评价机构、设计单位: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有

2、关规定,进一步加强氯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确保液氯、烧碱等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安全,省安监局委托济宁中银电化有限公司起草了山东省氯碱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附后),待修改完善后,下发各地和有关企业贯彻执行。现征求你们对该规范的修改意见。请于2008年5月31日前将修改意见及理由说明函告省安监局危化处。联系人: 范长华、白冰联系电话:0531-82881189,82881175(带传真)E-mail: 二八年五月二十日山东省氯碱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目 录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设计管理第一节 厂址周边环境第二节 总平面布置第三节 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极

3、限第四节 厂房和仓库的防火间距第五节 厂房和仓库的安全疏散第六节 可燃、助燃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第七节 生产装置防火间距第八节 可燃液体储罐的防火间距第九节 消防车道第十节 建筑构造第十一节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第十二节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第三章 生产管理第一节 盐水工序第二节 电解工序第三节 整流工序第四节 氢气输送及处理工序第五节 氯气干燥、液化及充装工序第六节 液氯使用的安全要求第七节 盐酸工序第四章 设备管理第一节 消防电源及其配电第二节 建筑防雷第三节 管线布置第四节 防静电第五节 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第六节 起重设备第七节 厂内车辆第八节 强检设施第九节 场地排水第五章 作业安全第一节

4、 电气作业第二节 拆除作业第三节 动火作业第四节 设备内作业第五节 高处作业第六节 起重吊装作业第七节 动土作业第八节 危险化学品装卸和运输作业第六章 安全管理第一节 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第三节 教育培训第四节 安全投入第五节 日常管理第六节 应急救援和事故报告第七章 职业危害和健康监护第八章 附 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氯碱企业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保障从业人员人身安全,防止发生事故,依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规程

5、和技术标准,制定本规范。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山东省境内氯碱生产企业。第三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氯碱企业应严格遵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的要求,获得安全审批许可后方可投入生产,现有氯碱企业应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生产经营。第四条 氯碱企业应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双基”建设,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活动,不断提高自动化、信息化水平,逐步实现安全管理科学化。第五条 氯碱企业应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第六条 氯碱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

6、责,并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担负起自己的职责。第七条 氯碱企业应对本单位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责。第八条 氯碱企业应当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为本单位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第九条 氯碱企业应当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提高防治职业病水平,防止职业病的发生。第十条 氯碱企业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设施。第二章 设计管理第一节 厂址周边环境第十一条 氯碱企业厂址选择应全面考虑建设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选定技术可靠、经济合理、交通方便、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建设方案。第十二条 厂址与周边化工企业或其他工矿企业、交通线站、港埠之

7、间的距离应符合安全卫生、防火规定,并与航空站、气象站、体育中心、文化中心保持有关标准和规范所规定的距离。第十三条 厂址应具有满足生产、生活及发展规划所必需的水源和电源,且用水、用电量特别大的工业企业,宜靠近水源、电源。厂址必须考虑当地风向等因素,一般应位于城镇、工厂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方向。第十四条 厂址应充分考虑地震、软地基、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地质因素以及飓风、雷暴、沙暴等气象危害,避免建在断层、滑坡、泥石流、地下溶洞、采矿陷落区界线、重要的供水水源卫生保护区、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区等地段和地区。第十五条 厂址应位于不受洪水、潮水或者内涝威胁的地带,当不可避免时,必须有可靠的防洪、排涝

8、措施。第十六条 氯碱企业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边界距离至居民区边界的最小距离应符合氯碱厂(电解法制碱)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80712000)的要求。第十七条 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1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2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等公共设施;3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4车站、码头(按照国家规定、经批准专门从事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的除外)、机场、公路、铁路、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及出入口;5基本农田保护区、畜牧区、渔业水域和种子、种畜、水产苗种生产基地;6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7军事禁

9、区、军事管理区;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予以保护的其他区域。第二节 总平面布置第十八条 氯碱企业的厂区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符合生产流程、操作要求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应联合多层布置;2功能分区内各项设施的布置,应紧凑、合理;功能分区内部和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通道和宽度;3应结合当地气象条件,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朝向、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高温、热加工、有特殊要求和从业人员较多的建筑物,应避免日晒;4总平面布置应防止有害气体、烟雾、粉尘、强烈振动和高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危害。第十九条 氯碱企业的动力公用设施的布置,宜位于负荷中心,或靠近主要用户:1总降压变电所应靠近厂区边缘地势

10、较高地段,避免布置在多尘、有腐蚀气体和有水雾的场所,并位于多尘、有腐蚀性气体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和有水雾场所冬季盛行风向的上风侧。2循环水设施的布置应位于所服务的生产设施附近,并能使回水具有自流条件,或能减少扬程的地段;循环水冷却塔应与总变电所、道路、铁路和各种建构筑物保持规定距离。3污水处理场、大型物料堆场、仓库区应分别集中布置在厂区边缘地带。第二十条 厂区面积大于5万m2的氯碱企业应有两个以上的出入口,大型氯碱企业的人流和货运应明确分开,大宗危险货物运输必须有单独路线,不与人流及其它货流混行或者平交。第二十一条 厂区竖向设计应与总平面布置同时进行,且与厂区外现有和规划的运输线路、排

11、水系统、周围场地标高等相协调,满足生产、运输、防洪、排水、管线敷设及土石方工程的要求。第二十二条 厂区内火灾危险性较高,散发烟尘、水雾和噪声的生产部分应布置在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方位,厂前区、机、电、仪修和总变配电等部分应位于全年最小风频率的下风向,厂前区宜面向城镇一侧。第二十三条 厂区道路应根据交通、消防和分区要求合理布置,力求畅通。危险场所的道路为环形,路面宽度按交通密度及安全因素确定,保证消防、急救车辆畅通无阻。消防通道的宽度、转弯半径、回车场设置等应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第三节 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极限第二十四条 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该厂房或防火分

12、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1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2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自动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等于20%。第二十五条 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可分为一、二、三、四级。其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不应低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

13、0016-2006)表3.2.1的规定。但甲、乙类厂房,甲、乙、丙类仓库的耐火极限应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表3.2.1的规定提高1.00h。第二十六条 厂房的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间隔,除甲类厂房外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单层厂房,当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大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表3.3.1规定,且设置防火墙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或防火分隔水幕分隔。第二十七条 甲、乙类生产场所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甲、乙类仓库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仓库中的防火分区必须采用防火墙间隔。第二十八条 厂房内严禁设置员工宿舍。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

14、,当必须与本厂房贴邻建造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烧体防爆墙隔开和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在丙类厂房内设置的办公室、休息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厂房隔开,并应至少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第二十九条 厂房内设置丙类仓库时,必须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与厂房隔开,设置丁、戊类仓库时,必须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厂房隔开。第三十条 厂房中的丙类液体中间储罐应设置在单独房间内,其容积不应大于1m3。设置该中间储罐的房间,

15、其围护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相应要求,房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第三十一条 油浸变压器室、高压配电装置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其它防火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等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三十二条 变、配电所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或贴邻建造,且不应设置在爆炸性气体、粉尘环境的危险区域内。供甲、乙类厂房专用的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所,当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隔开时,可一面贴邻建造,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等规范的有关规定。乙类厂房的配电所必须在防火墙上开窗时,应设置密封固定的甲级防火窗。第三十三条 仓库内严禁设置员工宿舍。甲、乙类仓库内严禁设置办公室、休息室等,并不应贴邻建造。在丙、丁类仓库内设置的办公室、休息室,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