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2016届中考最后冲刺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5352433.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512052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东台市2016届中考最后冲刺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535243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东台市2016届中考最后冲刺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535243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东台市2016届中考最后冲刺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535243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东台市2016届中考最后冲刺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535243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东台市2016届中考最后冲刺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535243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东台市2016届中考最后冲刺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535243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东台市2016届中考最后冲刺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5352433.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初三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卷面总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35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1) ,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2)天街小雨润如酥,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6)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7)诗歌如一壶香茗,芬芳了四季。新燕啄春泥,我们同白居易感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生机;夏意醉琅琊,我们随欧阳修感受“佳木秀而繁阴”的清凉;秋韵满南山,我们与陶渊明同享“ , ”的闲适;冬雪飘边塞,我们

2、和岑参共赏“ , ”的春意雪景。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5 分)中华之美,异彩纷呈: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建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美在建筑,亭台轩榭尽显精巧布局; ,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纷呈 笙xio (2)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1分) 改为 (3)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写出恰当的内容。(2分) , 3下面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BBC名记者詹宁斯将暗访所得的国际足联腐败证据的音频写入书中出版,引发足坛大地震。B 在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中,经过杭州申亚委员会全体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杭州终于获得了2022

3、年亚运会的举办权。C 在世界反法西斯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我国举行盛大的阅兵式,是为了向人们发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末未来。D 日本想要发展同亚洲邻国的关系,关键在于它能否正确认识历史、重信践诺。4根据语境,下列加点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德国近日推出紫外线除菌加湿器,这一“神器”在手,就算在办公室码字过程中也能保持肌肤水嫩、避免空气中细菌感染。(这里指上文说的“紫外线除菌加湿器”,含有赞美其功能强大之意。)B不知从何时起,生活中的“低头族”“刷屏党”汹涌来袭。(这里指低下头看屏幕。)C东台甘港,中国最美乡村,约吗?(这里指一起去看看,有鼓励尝试和邀请参与之意

4、。)D好老师孙青不布置作业、不拖堂、不吝啬表扬,她的“走心”之举得到了学生们的纷纷点赞。(这里意为离心、变心。) 5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绿色生态”已成为东台最响亮的区域名片。跟随“2015美丽中国行聚焦生态盐城”活动来东台采风的中央权威媒体记者,则这样描述“在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能够激发创作灵感。”2015年11月11日,中国盐城沿海湿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东台站比赛成功举行,央视专题片报道,此次比赛对于选手和观众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生态体验和精神享受,来东台“森呼吸”名副其实。似乎,每一个与东台亲密接触的人,都会被这儿优美的自然风光、清新的

5、生态环境所折服。此外,参加“感知中国”江苏东台文化之旅活动的173名留学生也啧啧称赞:“东台环境质量真好!”“来东台,太棒了!” A B A D. 6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2分)有评论认为,作家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绝非偶然。一方面,他是一名一直真正用心灵为孩子写书的儿童文学大师,其作品的正确道义感、审美价值以及字里行间的悲悯精神,深深打动全球读者;另一方面,扎实的现实铺垫也功不可没。截止到2016年初,国家投在曹文轩近20部作品的多语种翻译输出资助总金额达400.2万元。在得到安徒生奖之前,曹文轩作品已经输出到50多个国家,并且翻译的质量非常高。此外,如今国内不少出版社都

6、善于抓住各种国际大型书展,推介中国作家的作品,寻找中国故事获得国际普遍认同的创新表达方式。主要信息: 7阅读下面三则材料(7分)材料一:最近,一组“最酷85岁老爷爷”的时尚照片“火”遍网络:老人或戴着墨镜和鸭舌帽,隔着护栏远眺大海;或身着一袭西装,搭着绿领结、白耳机线摄影师想用这组照片告诉大家,老年人的生活也可以精致优雅,希望大家能够善待老人、多陪伴老人。 材料二:2015年冬,安徽大学磬苑校区杏园学生公寓1612宿舍窗子却“关不上”。窗户顶部连杆上,有个鸟巢半倚着顶部的玻璃,里面有三只雏鸟。该宿舍的学生决定,任由寒风吹也不关窗户。 材料三:沈阳的潘先生急着要去照顾正在生病住院的孩子,实在找不

7、到停车的地方,就给交警留下一张纸条以及联系方式,讲清了原委。回来时,他的车窗上多了一张字条:“祝早日康复,以后尽量按位停车。”落款“皇姑大队宣”。(1) 仔细探究以上材料,提炼出你所获得的信息。(3分)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2)如把这三则材料摄制成一条电视公益广告,请你为之配一条简短的宣传语。(2分) (3)如果你以校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这位交警,请结合材料三拟一个采访问题。(2分) 8名著阅读(5分)这里笼罩着死一般的沉寂和旷野的凄凉。怪不得给这儿的人写信,仿佛是送信给教堂过道上的墓穴,从来得不到答复。黑森森的石头诉说着府宅遭了什么厄运火灾?但又是怎么烧起来的呢?这场灾难的经过加何?除了灰

8、浆、大理石和木制品,还有什么其他损失呢,生命是不是象财产一样遭到了毁灭?如果是,谁丧失了生命?这个可怕的问题,眼前没有谁来回答甚至连默默的迹象、无言的标记都无法回答。我徘徊在断垣颓壁之间,穿行于残破的府宅内层之中,获得了迹象,表明这场灾难不是最近发生的。我想,冬雪曾经飘入空空的拱门,冬雨曾打在没有玻璃的窗户上。在一堆堆湿透了的垃圾中,春意催发了草木,乱石堆中和断梁之间,处处长出了野草。呵!这片废墟的主人又在哪里?他在哪个国度?在谁的保护之下?(1)文段中的“这里”是指哪里?“我”是谁?这里曾遭遇了怎样的故事?(3分) (2)这段文字在该篇章中有什么作用?(2分) 二、阅读与理解(55分)(一)

9、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9-10 题。(6分)夜 坐张耒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注:张耒,北宋诗人,师从苏轼,后因苏轼被贬而遭牵连,六年中三次被贬。本诗作于诗人晚年,其时他长期赋闲、贫病交加。9请发挥合理的想象,描绘出诗歌首句所展示的画面。(2分) 10诗的第二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二)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11-14题。(15分)【甲】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

10、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选自石渠记)【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乃记之而去。 (选自小石潭记)【注释】渴:指袁家渴,一泉水名。 箭:小竹。 庥:同“休”,休息。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 民桥其上 ( ) (2 )有泉幽然 ( ) (3)昌蒲被之 ( ) (4)心乐之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1)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2分) (2) 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3分) 13.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分别简要概括。(2分) 14.甲、乙两文都是柳宗元被贬永州之作,其共同的写作手法是什么?都表达了什么情感?(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