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竞培中心201905070112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511697 上传时间:2020-01-1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1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竞培中心20190507011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竞培中心20190507011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竞培中心20190507011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竞培中心20190507011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竞培中心20190507011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竞培中心2019050701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竞培中心20190507011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安徽省阜阳三中安徽省阜阳三中 2018 20192018 2019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竞培 历史试题 竞培 第 卷 50 分 一 单项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 共 50 分 1 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 又称神农氏 据传他使用 焚林而田 的耕作方法 还发明了耒 耜等生产工具 这些传说 A 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 B 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 证据 C 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D 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 2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 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 宋代一改此法 不抑兼并 据 此可知宋代 A 中央集权弱化 B 流民问题严重 C 土地兼并

2、缓和 D 自耕小农衰退 3 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 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 即把皇室官僚乃 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 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 同时也使民生日用 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 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 这里的 它 指的是 A 民营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个体手工业 4 据 东京梦华录 等记载 宋代都城多见 当街列床凳 堆垛冰雪 出售凉食和 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 这反映了 A 生活习俗改变 B 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 官府鼓励经商 D 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5 明成祖朱棣认为 北京 山川形胜 足以控四夷 制天下 将都城从南京迁至 北京 这一举措客观上 A

3、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 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 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 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6 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 有力者无田可耕 有田者无力可耕 现象的根本原 2 因是 A 贵族 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 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 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 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7 据统计 1493 1600年 世界的银产量是23000吨 其中新大陆美洲生产的是17000 吨 而从 1550 年到 1645 年 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有 14000 吨 是这一时期中国自 产白银的近 10 倍 材料说明 A 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B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C 自然经

4、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D 价格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8 恩格斯指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 这种小生 产正在无 法挽救地走向死亡和衰落 对于近代中国来说 这种 割断 的出现 是由于 A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B 资产阶级发起 实业救国 C 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 D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的挤压 9 郑观应在 盛世危言 冲说 洋布 洋纱洋花边洋林洋市入中国 而女红失业 煤油 洋懒洋电灯入中国 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 洋铁洋针 洋懒洋电灯入中国 而治 业者多无事投闲 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材料说明列强的商品输出 A 对中国社会传统的经济生活影响很小 B 使中国传统的经济迎

5、来了发展 机遇 C 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D 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水平 10 李福明办的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北京官府衙门的勒索而到官府讲理 结果被以 私 设磨房 哄闹官署 等罪名 交刑部照例治罪 他的面粉厂也被迫停业 这件 事表明 A 清朝是一个没有法律的政权 B 外国资本主义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C 封建势力反对一切外来事物 D 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 发展 11 1912 1919 年中国新建工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 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 3 下列 关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A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B 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 济侵略 C

6、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 D 群众掀起抵制日货 提倡国货 运动 12 从 1953 年开始 全国围绕苏联的援建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 许多新兴 项目先后 投产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偏重沿海地区 內地稀少的状况 说明这一时 期中国 的工业建设 A 完全由苏联援建 B 调整了工业布局 C 形成了合理的工业结构 D 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3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 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 农民 头遍哨子不买账 二遍哨 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 B 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C 抵制 大跃进 的错误 D 政治运动干扰生产活动 14 19

7、78 年底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18 户农民暗中自发将集体耕地包干到户 1979 年 2 月 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 1982 年 9 月 中 共 十二大 对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予以肯定 包产到户 在农村迅速推广 据此可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A 从农民自发 部分地方政府试点到全国推广 B 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C 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15 到 21 世纪初 我国已有 95 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 国家定价的商品不 足 5 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 99 这主要表明我国 A 商品供求矛盾突出

8、 B 政府放弃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 控 C 商品价格完全市场化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16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泰达 是 20 世纪 80 年代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开 发区之一 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 工业园区投资环境评价中 天津开发区已连续多 4 年位居前列 当初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A 服务于天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B 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 化 C 引进外资 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出口产品 D 加强天津对内地的辐射作 用 17 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 海上探险 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 做到的那样 为上帝和陛下服务 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并像所有 人渴望的那样去

9、发财致富 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是 A 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的人文思想 B 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C 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 传播天主教 18 15 世纪末 欧洲人开始认识到一种新现象 通货膨胀即价格的普遍上涨 1500 年以后 西欧 价格很快开始迅速上涨 在这个世纪里 整个欧洲大陆的价格平均 上涨了 4 倍 这种现象 A 造成社会动荡 损害了国际贸易 B 表明西欧成为世界的贸易中 心 C 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 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 起 19 美洲白银生产在 16 世纪约为 17000 吨 到 17 世纪约为 42000 吨 其中有 31000 吨运抵欧洲 欧洲又将约

10、40 运往亚洲 材料主要反映了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 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C 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亚洲 D 欧洲加大了对亚洲的资本输出 20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 1619 1625 年 运回欧洲的棉布为 22 15 万匹 到 17 世纪末 这项贸易直线上升 棉织 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 而且便宜 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 需求量很大的商品 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 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A 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 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 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D 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21 英国的 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 以后 在人口稠密

11、的内地城镇 工厂 也增多了 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B 工厂制度的诞生 C 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D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5 22 19 世纪上半期 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 衣冠楚楚的绅士 淑女与衣衫褴 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 还得到处给人让路 保守人士惊呼 铁路会带来某种 平等化的危险 民主人士拍手称快 我看到火车真高兴 我想封建制度是永 远一去不返了 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 导致了生活方式变化 B 造成了社会秩序混乱 C 冲击了原有社会关系 D 开始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23 1911 年 伦敦居民约翰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 也可以投资到地球任 何角落的自

12、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 这一现象的最终形成在根本上得益于 A 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B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C 经济全球化 D 交通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 24 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 那时 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 它们组成两大集团 此后不久 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 从生产关系的角 度来看 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 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 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D 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25 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 工业所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 配备着对指 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 他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楼阁和作坊 他所描述的现象反映

13、了 A 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B 垄断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C 国家全面干预科学研究 D 技术来源于工匠经验 第 卷 50 分 二 主观题二 主观题 26 题 18 分 17 题 16 分 28 题 16 分 共 50 分 26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8 分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 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 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市镇逐渐兴起 到万历以后 其市镇总数不下 200 个 其中规模大 功能全的镇至少有 160 个 这 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 10 30 里之内 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 6 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 在每个市镇的周围 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 级集市环绕 这些市镇作为商品

14、集镇 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 结构 摘编自齐涛主编 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以 明清 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 贿赂官府关卡 广结政界要人 宴 请送礼 也包括主动被动地 捐帑 报效 其费占其利润比例 有人估计约不低 于 40 他们或以捐纳的方式 谋一 功名 虚衔 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 光 宗耀祖 投资科举 以摆脱 贱籍 徽商除了在其家乡广建县学私塾 宗庙 祠堂 助学恤贫外 经商之地也 乐助公益 尤以救灾恤贫 修桥铺路 助建书 院寺庙等最为突出 王家范 中国历史通论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 概括明清徽商的消费去向并说明原因 12 分 2 有学者认为 传统中国富商大贾不是促

15、进社会变革的新的社会力量 请根据 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该学者的观点 6 分 27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6 分 材料一 15 世纪 运抵欧洲的东方商品比原价涨了 8 10 倍 16 世纪 西班牙的 物价上涨四倍多 英法等国上涨 2 2 5 倍 材料二 拿破仑曾嘲笑英国是一个 小店主 的国家 然而 这个 小店主 用制 造业和航海雇佣了整个世界 将资本 生产 销售和市场联成商品经济的巨手 当 光荣革命打开了民主和自由的大门之后 这只巨手只是轻轻一送 就把英国推进了 一个新天新地 大国崛起 英国 材料三 鸦片战争替英国商业开辟了中国市场 厦门地区在 1845 年即因洋布的输 入而使 江浙之棉

16、布不复畅销 商人多不贩运 而闽浙之土布 土棉 遂亦因之壅 滞不能出口 自从根据 1842 年的条约而开放中国市场以来 中国出产的 丝茶向英国的输出额不断扩大 请回答 1 你如何理解 15 世纪和 16 世纪两次物价上涨的不同 4 分 7 2 把英国推进 新天新地 的因素有哪些 6 分 3 材料三反映了鸦片战争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出现了哪些现象 6 分 28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6 分 材料一 材料一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 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 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他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 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 从家 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 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 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 会 摘编自马克垚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材料二 下面是 19 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情况表 1870 年 1900 年 企业总数 808 669 产量 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 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材料三 材料三 19 世纪末的经济发展 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 培植出一种真正 的世界经济 到 1900 年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