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16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四)(解析版)_5250210.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511635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市2016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四)(解析版)_525021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吉林省长春市2016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四)(解析版)_525021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吉林省长春市2016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四)(解析版)_525021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吉林省长春市2016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四)(解析版)_525021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吉林省长春市2016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四)(解析版)_525021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市2016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四)(解析版)_52502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市2016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四)(解析版)_5250210.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四)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空气的成分中,约占总体积21%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2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酒精挥发C木条燃烧D水结成冰3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烧碱B金刚石C氯化钠D酒精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SBKClCP2O5DKMnO45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A用橡胶塞塞住试管B稀释浓硫酸C用滴管取液体D量取液体6纯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下列关于Na2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原子直接构成B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C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3D钠元素

2、的质量分数是100%7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B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C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氧原子个数不同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不同氧气浓度不同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水都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B氢气、煤都是储量丰富的清洁能源CCO2、SO2都是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D合金、合成纤维都是有机合成材料9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B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C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D碳酸

3、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10下列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A除去NaOH中的Na2CO3: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蒸发B分离Cu和Ag的固体混合物: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过滤C制备Fe(OH)3:过量的KOH和FeCl3溶液混合,过滤、洗涤、干燥D证明BaCO3中混有BaSO4:加入适量的稀H2SO4,观察是否有固体剩余二、非选择题11图中A是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B、C是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A表示的元素属于(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B、C属于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3)C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12

4、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1)生活中,鉴别软水、硬水常加入;(2)用水灭火的原理包括隔绝氧气和;(3)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瓶底留有少量水,目的是防止;(4)若要配制100g0.9%的生理盐水,需要取用水的质量为g13玻璃棒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仪器(1)过滤操作中,需用玻璃棒且其末端应斜靠在 层滤纸一边;(2)蒸发操作中,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过热,造成;(3)测定溶液的pH时,可用玻璃棒,滴在pH试纸上14根据图中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10时,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2)20时,将20g NaCl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g;(3

5、)将40均含100g水的KNO3饱和溶液、NaCl饱和溶液降温至1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15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中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该反应的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NH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6应用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学习金属性质分析下列反应,回答

6、问题AFe+CuSO4FeSO4+CuBMg+MnSO4Mn+MgSO4CMn+FeSO4Fe+MnSO4(1)由此可以知道铁桶(选填“能”或“不能”)用来盛装CuSO4溶液;(2)Fe、Cu、Mg、Mn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3)Mn能否与稀硫酸反应?如果能,写出反应方程式,如果不能,说明理由17“比较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1)请以下表中序号为示例,填写序号、中的空格:(表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可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举例物质类别间的相互反应物质类别间的相互转化CaCl2+Na2CO3=CaCO3+2NaCl2盐1盐2盐新盐硫酸与

7、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酸盐酸CuSO4+2NaOHCuSO4+Cu(OH)2碱碱新碱(2)室温下,氯化镁与下列物质在常温下的转化关系,通过一步反应可实验的是(填标号)AMgCl2Ag(N03)2 BKN03MgCl2CMgCl2HCl DMg(OH)2MgCl218结合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标有a的仪器名称是;(2)在实验室里利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CaCO3+2HClCaCl2+H2O+C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若要生成2.2gCO2,参加反应的CaCO3的质量为g;(3)关于图C所示的实验中,若X是石蕊溶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若X是,将能观察到C试管内的液体中出

8、现浑浊19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绘制了如图曲线,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A点处溶液的溶质是;(2)请写出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点处溶液的pH7(填“”、“=”或“”)20实验课中,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1)小红将稀盐酸加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化学方程式为;(2)小强将稀盐酸加入盛有K2CO3溶液的试管中,实验现象是;(3)反应结束后,两同学把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的气泡,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现象说明小红实验后的溶液中溶质有;(4)小强从废液缸中取出废液,过滤,对滤液进行实验探究他认为滤液中除含有

9、NaCl外,还可能含有Na2CO3,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即可证明21有一包粉末,已知由CaCO3、FeCl3、MgCl2、Na2SO4、NaOH、NaNO3中的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现进行以下实验,各步骤均已充分反应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无色溶液A;向步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黄色溶液;将步得到的无色溶液A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式是(2)A中一定存在的溶质的化学式是(3)生成白色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是(4)这包粉末中可能含有物质的化学式是2016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四)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

10、符合题意1空气的成分中,约占总体积21%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解答】解:A、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选项错误;B、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项正确;C、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

11、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酒精挥发C木条燃烧D水结成冰【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木条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水结成冰过程中只是

12、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烧碱B金刚石C氯化钠D酒精【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氢氧

13、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SBKClCP2O5DKMnO4【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解答】解:A、S是由硫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B、KCl中不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C、P2O5是由磷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D、KMnO4是由钾元素、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C【点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5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A用橡胶塞塞住试管B稀释浓硫酸C用滴管取液体D量取液体【考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