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C卷选修4201807130129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510851 上传时间:2020-01-17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C卷选修4201807130129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C卷选修4201807130129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C卷选修4201807130129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C卷选修4201807130129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C卷选修4201807130129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C卷选修420180713012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C卷选修4201807130129(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7-20182017-2018 学年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学年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 高二化学选修高二化学选修 4 4(C C 卷)卷) ( (测试时间:测试时间:9090 分钟分钟 满分满分 100100 分分) )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得分: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化学与生活皆有着密切联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纯碱和用清洁剂都能洗涤玻璃仪器表面油污,但去污原理不同。 B制作烟花的过程中常加入金属发光剂和发色剂使烟花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 C草莓棚中使用的“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的主要成分可以

2、是碳酸钙 D芒硝晶体(Na2SO410H2O)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晚上重新结晶放 热,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热能 【答案】C 2在一定条件下,已知下列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s)+O2(g)=CO2(g) H=-393.5kJmol-1 2H2(g)+O2(g)=2H2O(l) H=-572kJmol-1 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l-1。 在此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s)+2H2(g)=CH4(g) H=+75.5kJmol-1 BCH4(g)+O2(g)=C(s)+2H2O(g) H=-1283.

3、5kJ.mol-1 C1molH2(g)和 3molCH4(g)燃烧共放热 2956kJ.mol-1 D相同质量的 H2和 CH4充分燃烧时,H2放出的热量约等于 CH4放出的热量的 2.57 倍 【答案】D 【解析】AC(s)+O2(g)=CO2(g) H=-393.5kJmol-1,2H2(g)+O2(g)=2H2O(l) 2 H=-572kJmol-1, 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将+- 得:C(s)+2H2(g)=CH4(g) H=(-393.5kJmol-1)+(-572kJmol-1)-(-890kJmol-

4、1)=-75.5kJmol-1, 故 A 错误 ; B根据盖斯定律,将-得:CH4(g)+O2(g)=C(s)+2H2O(g) H=(-890kJmol-1)-(-393.5kJmol-1)=-496.5kJmol-1,故 B 错误;C1molH2(g) 和 3molCH4(g)燃烧放出的热量之和为+ 890kJ3= 2956kJ,故 C 错误 ; D根据 热化学方程式, 4g 氢气完全燃烧放出 572kJ 热量, 4gCH4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4=222.5kJ,H2放出的热量约等于 CH4放出的热量的=2.57 倍,故 D 正确; 故选 D。 3 最新报道 : 科学家首次用 X 射线激光

5、技术观察到 CO 与 O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 和 O 生成 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 C 和 O CCO 和 O 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 CO2 D状态状态表示 CO 与 O2反应的过程 【答案】C 4一定温度下,向 10 mL 0.40 molL1 H2O2溶液中加入适量 FeCl3溶液,不同时刻测得生 3 成 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所示: t / min 0 2 4 6 V(O2) / mL 0 9. 9 17. 2 22. 4 资料显示,反应分两步进行 : 2Fe3+H2O2 = 2Fe2+

6、O22H+, H2O22Fe2+2H+ = 2H2O2Fe3+。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e3+的作用是增大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B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是放热反应 C反应 2H2O2(aq) = 2H2O(l)O2(g)的 HE1E20 D06 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3102 molL1min1 【答案】C 5甲醚是一种淸洁燃料,以=2 的比例将混合气体通入 1L 的反应器中,一定条件下 发生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 H,其 CO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 压强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 A上述反应

7、H0 B图中 P1P2c(OH-)c(CH3COO-) c(H+) D点和点所示溶液中都有: c(CH3COO-)+c(OH-)=c(CH3COOH)+c(H+) 【答案】B 点溶液的 c(Na+)+c(H+)c(OH-)一定小于点溶液的 c(Na+)+c(H+)c(OH-),即点 溶液的 c(CN-)小于点溶液的 c(CH3COO-),选项 A 错误。开始时为 20.00mL 浓度均为 0.10 molL-1 的 CH3COOH 溶液和 HCN 溶液,所以两溶液中 CH3COOH 和 HCN 的物质的量相 等,由物料守恒得到:n(CH3COO-)+ n(CH3COOH) =n(HCN)+n(

8、CN-),加入氢氧化钠不会影 响上述的物料守恒, 所以等式依然成立, 点和点所示溶液的体积相等, 所以在等式 : n(CH3COO-)+ n(CH3COOH) =n(HCN)+n(CN-)的 两 侧 都 除 以 相 同 的 溶 液 体 积 得 到 : c(CH3COO-)+ c(CH3COOH) =c(HCN)+c(CN-),即 c(CH3COO-)-c(CN-)=c(HCN)-c(CH3COOH),选项 B 正确。点所示溶液加入了 20mL 的氢 氧化钠溶液, 此时酸碱恰好中和, 形成 CH3COONa 溶液, 该溶液的离子溶度顺序为 c(Na+) 7 c(CH3COO-)c(OH-)c(H

9、+),选项 C 错误。根据电荷守恒,点和点所示溶液中都 有 : c(CH3COO-)+c(OH-)=c(Na+)+c(H+), 如 果 题 目 所 说 两 点 所 示 溶 液 都 有 : c(CH3COO-)+c(OH-)=c(CH3COOH)+c(H+)成立,则两点溶液都应该有 c(Na+)=c(CH3COOH), 实际两点溶液均不存在以上结果。点所示溶液加入了 10mL 氢氧化钠溶液,中和一半 的醋酸,应该得到 CH3COOH 和 CH3COONa 浓度相等的混合溶液,此时溶液显酸性,可以 认为 CH3COOH 的电离大于 CH3COO-的水解,所以有 c(CH3COO-)c(Na+)c(

10、CH3COOH), 即 c(Na+)c(CH3COOH); 点所示溶液中已经是 c(Na+)c(CH3COOH),随着氢氧化钠的 加入 c(Na+)增大,c(CH3COOH)减小,点所示溶液中两者更不可能相等,选项 D 错误。 9常温下,向 lL0.lmolL-1一元酸 HR 溶液中逐渐通人氨气已知常温下 Kb(NH3 H20)=1.7610-5, 使溶液温 度和体积保持不变, 混合溶液的 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 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1 molL-1HR 溶液的 pH 约为 3 BHR 为弱酸,常温时 Ka (HR) =1l0-7 C当通入 0.1molNH3时,c(

11、R-) c(NH4+) D当 c(HR) =c(R-)时,溶液必为中性 【答案】A 析可知,HR 是弱酸,常温时 Ka(HR)=10-5mol/L,故 B 错误;ClL0.lmolL-1一元酸 HR 溶液中 n(HR)=0.1mol,当通入 0.1molNH3 时,恰好与 HR 完全反应,得 NH4R 溶液, 8 因 Ka(HR) Kb(NH3H2O), 所以 R-的水解程度大于 NH4+的水解程度, 则 c(R-)c(NH4+), 故 C 错误 ; D据图可知,当 c(HR) =c(R-)时,lg =0,pH=5,溶液成酸性,故 D 错误;答案选 A。 点睛 : 本题主要通过图象考查酸碱溶液混合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弱电解质的电离 和溶液的pH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