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华第一龙》教案设计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119510841 上传时间:2020-0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中华第一龙》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中华第一龙》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中华第一龙》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中华第一龙》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中华第一龙》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中华第一龙》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中华第一龙》教案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小学语文中华第一龙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新华字典,读准加点字的读音:濮阳、粗犷、蜥蜴、游弋、房椽、举世瞩目;理解词语:图腾、万能之兽、万能之神等;丰富词汇,积累带龙的好词佳句。 2、学会通过中心句的理解来阅读、感悟段落的内容。 3、通过以读促悟的自主学习方法了解龙的形成以及发展的过程。 4、体会中华民族和龙的深厚情感,理解和感悟“龙”的象征意义。 学习重点: 了解“中华第一龙”的特征,理解中华民族对龙的情感,了解龙在中华文化的地位。 学习重点: 体会龙作为图腾这一艺术形象的形成过程及象征意义。 学习时间: 1课时 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展示龙的图片,感知龙的艺术形象

2、。 2、过渡:刚才我们听了歌曲,看了图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龙的一篇课文中华第一龙。 二、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1、出示课件,交代阅读提示: (1)、借助字典,读准下列词语中的带点字的读音。 濮阳 粗犷 蜥蜴 游弋 房椽 举世瞩目 (2)、“中华第一龙”指的是哪一条龙?它有什么特点? (3)、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把龙作为图腾?你从这一艺术形象中体会到了什么? (4)、用“词语”或“短句”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10分钟。 三、检查自学,汇报交流 1、交流读准字音的学习情况: 濮阳、粗犷、蜥蜴、游弋、房椽、举世瞩目 补充:砌成、鹰爪、抒发、发掘、连绵、惊涛骇浪 2、指名分节朗读

3、课文,相机正音并且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交流问题: (1)、“中华第一龙”指的是哪一条龙?它有什么特点? (2)、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把龙作为图腾?你从这一艺术形象中体会到了什么?(首先解释“图腾”,然后交流体会。) 四、深入学习,探究精髓 (一)、导读第4自然段,深挖细究 1、自由朗读,思考问题: 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排比)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课件出示语句 于是,我们的祖先便希望自己的图腾具有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大河那样的雄姿,让它像鸟儿一样能腾云驾雾,像鱼一样可以在水中游弋,向马一样可以飞快奔跑 探讨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这样想象。 2、探究两个问题,模仿句式说话。 问题:(

4、1)、省略号什么意思? (2)、什么是万能之兽、万能之神? 句式训练: 选用“骆头、鹿角、蛇颈、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说说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这样想象。 3、有感情地齐读第4自然段。 (二)、品读第5自然段,深入体会 1、指名朗读,思考问题: 龙在我们民族的心目中是怎么样的?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2、汇报交流: 议点:装饰(吉祥、神圣)、舞龙(喜庆、力量)、“龙”词(赞颂、祝福)、歌词(抒情、讴歌)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 提炼“龙”的精神是什么? 2、 把课文中带龙的词语抄下来,再写几个带龙的词语。 中华第一龙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华第一龙时,我通过课内感受龙形象,挖掘出学生内心潜在

5、有龙形象。在让学生对“龙文化”有兴趣之后,再将这个与龙有关的主题抛给学生,以“了解龙的起源,走进龙文化,感受龙艺术,弘扬龙精神”为主题线索,运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引领学生追寻龙的踪迹,进入远古的历史和龙的世界,去了解、探索龙的奥秘,从而让学生更为关注我们身边的龙文化,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华,摒弃其有悖于现代文明的隋性成分,从而秉赋和焕发龙的奋发向上的精神,培养他们民族自豪感,积极地为弘扬龙的精神而奋发努力。可以说,这节课只是龙文化研究的一个开端。第一题,借助字典,读准加点字的读音。这一题,既是为了读准一些生字的字音,更是为了复习。对不认识的字,要用部首查字法来

6、查,而养花一文要查的都是认识的字,可用音序查字法。这就复习了的两种主要方法。 “濮”“犷”“蜥”“椽”“瞩”要查的部首很明显,读音分别是p、gung、x、chun、zh。“弋”是独体字,查“弋”部,读音是y。第二题,“中华第一龙马精神马精神”指的是哪一条龙?它有哪些特点? “中华第一龙马精神马精神”指的是河南濮阳一座五千年前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那条龙。这条龙的特点是:用贝壳砌成,造型粗犷,样子像蜥蜴。第三题,龙这种艺术形象是怎样形成的?你从这一艺术形象中体会到了什么?龙这种艺术形象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文章的第4自然段具体讲了我们的祖先创造这一艺术形象的过程。学生可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从龙这一艺术形象,可以体会到我们祖先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体会到我们祖先的理想和希望,体会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学生可联系课文说说自己的体会。第四题,抄写课文中带“龙”字的词语,再写出几个带“龙”字的词语。课文中带“龙”字的词语有:望子成龙、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龙凤呈祥、巨龙腾飞。带“龙”字的词语还有很多,如,盘龙卧虎、虎踞龙盘、龙潭虎穴、龙马精神、车水马龙、龙飞凤舞、画龙点晴。通过个人思考,再互相交流,就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