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课件 苏教版必修1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510637 上传时间:2020-01-17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课件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课件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课件 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课件 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课件 苏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课件 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课件 苏教版必修1(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柳宗元,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世称河东先生,晚年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当时古文运动的领袖,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贞元九年(793),柳宗元进士及第。公元805年,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升任礼部员外郎,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但为时不久,就在其政敌联合反击下而失败,“永贞革新”失败,受到残酷迫害,先是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司马;十年之后,又改任为柳州刺史。,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永州八记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永州八记即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

2、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他写的游记不仅文笔简洁,描摹生动真切,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着对生活遭际的感慨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始得西山宴游记,始得,初游。宴游,宴饮游乐。,自余为僇人,僇(l)人,获罪的人。僇,通“戮”。这里是遭到贬谪的意思。,居是州,居,住。是,这。是州,指永州。,恒惴栗,恒,常

3、。惴栗,恐惧。忧惧的样子。,其隙也,隙,空闲。,则施施而行,施施(y),缓慢行走的样子。,第1段 :字词解释,漫漫而游,漫漫,随意不受拘束的样子。,日与其徒上高山,日,每日。徒,指同伴、佣人等。,穷回溪,穷,穷尽。回溪,弯曲的小溪。,幽泉怪石,幽泉,幽深的泉水。怪石,奇特的石头。,无远不到,只要风景好,不管多远的地方都去。,到则披草而坐,披草,拨开草。披,用手拨开。,第1段 :字词解释,醉则更相枕以卧,更,更换交替。相枕,互相紧靠着。,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心里想到那里,梦中也就到了那里。极,到。趣,通“趋”,往。,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异态,奇异的形态。,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始,未尝。怪特

4、,奇怪、特别。,第1段 :字词解释,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译文)自从我成为罪人,住在这个州,常常忧惧不安。公务之暇,就缓步行走,没有目的地出游。每天和随从登上高山,进入深林,走遍萦回曲折的溪涧。只要有幽泉和怪石,无论多远没有不到的。到了就拨开杂草坐下,倒尽壶中的酒,喝得大醉;醉了就互相枕靠着躺下;躺下就做梦,心中想到了哪里,梦也就做到哪里。

5、睡醒就起来,起来就返回。自以为凡是这一州山水有点不同常态的,都为我所享有了,但从不知道西山的奇异和独特。,始指异之,指异,指点而称奇。,缘染溪,缘,沿着。,斫榛莽,斫(zhu),砍。榛(zhn)莽,杂乱丛生的草水。,焚茅茷,焚,烧。茅茷(f),茅草之类。茷,草叶众多的样子。,箕踞而遨,箕踞(j j),席地而坐,随便伸开两腿,像个簸箕。遨,游赏。,第2段 :字词解释,则凡数州之土壤,土壤,土地。,皆在衽席之下,衽( rn ) 席,古代睡觉用的席子。,岈然洼然,岈(xi)然,(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样深邃。洼然,(低的地方)像深池一样低陷。,若垤若穴,垤(di),蚁垤,蚂蚁做窝时堆在洞外的小土堆。穴,

6、洞。,第2段 :字词解释,尺寸千里,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形容登高望远。,攒蹙累积,攒(cun),聚集。蹙(c),收缩。累积,重叠积压。,莫得遁隐,遁(dn) 隐,隐蔽、隐藏。,萦青缭白,萦回着青山,缭绕着白云。萦,缭都是缠绕 的意思。,外与天际,与,接、合。天际,天边。,第2段 :字词解释,四望如一,向四面环顾,看到的情景都一样。,然后知是山之特立,然后,这样以后,指看了眼前的美景之后。特立,高出一般的存在。,不与培塿为类,培塿(pu lu):大小坟冢。这里借指小土堆似的山丘。,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悠悠,广大的样子。 灏(ho)气,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大气。涯,边际,极限。,第2段 :字词

7、解释,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究,洋洋,得意的样子。造物者,即天地、自然。,引觞满酌,引觞(shng),拿起酒杯。引,拿。,颓然就醉,颓然,形容醉倒的样子。就,接近。,心凝形释,凝,凝结,停止了思维活动。释,消散。,第2段 :字词解释,与万化冥合,万化,万物。冥合,融化其中,浑然一体。,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向,从前。未始,未尝。,游于是乎始,于是,从此,从现在。,故为之文以志,以,来。志,记。,第2段 :字词解释,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 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

8、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译文)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的西亭上,望见西山,才开始指点着它,认为它怪异。于是就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草木丛,烧掉茂密的茅草,直到山顶为止。我攀援着登上西山,席地而坐,观赏风景,周围几州的土地,都在我的卧席之下。那些高高低低的地形,高的隆起,低的凹陷,有的像小土堆,有的像洞穴。尺寸之界包含了千里的景物,各种景物聚拢紧缩,层层堆叠,没有一个能逃避我的眼光而隐藏起来。青山白水相互萦绕,外接天际,四面望去,浑然一体。,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9、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译文)这以后才知道这座山的独特卓立,与小土丘实非一类。我的 神思悠悠然与天地之气相应,而无法找到它的边际;情怀浩荡与大自然共游,而不知道它的尽头。拿起酒杯满酌而饮,摇晃就要醉倒,一点儿也不知道太阳已经下山。苍茫的暮色,从远处而来,直到一无所见,而我还不想回去。此时心神凝定,形体仿佛已经消散和万物融合为一体。从此以后才知道我以前根本没有游览过,真正的游览从这时才开始,所以为此写了这篇文章来记载它。这一年,是元和四年。,你能用图示来表示此

10、文的思路吗?,漫游他山( )( )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坐法华寺过湘江( ) ( )( ) 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穷回溪,醉酒而归,缘染溪,穷高山,俯视众山,“始得”统摄全篇,浮云萦绕群山,与天空连成一体,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问题探讨,1、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作者游奇山异水是想聊以忘忧,文章开头即写明自己不幸的遭遇和贬谪南荒后“恒惴栗”郁闷痛苦不堪的心情,因此“幽泉怪石,无远不到”,以至“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虽然他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却没有给他带来特殊的感觉,没有感到此山此水有何“怪特”之处。然而当作者“坐法华西亭,望西山”时,“数

11、州之土壤”尽收眼底,方觉西山是任何地方都无法相比的,渐渐地作者不知不觉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深切体会到天人合一的至理。因此作者认为西山之游才是真正游览山;水的开始,以往的游览算不上真正的游览。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问题探讨,2、作者怎样叙西山之游?,本文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但作者开篇却从他处着墨,先写以前永州异山秀水的游览,以此作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游不同于以往。作者首先是被那登高所见的博大景观而震惊,千里之间的高山深谷如土堆、洞穴,尽收眼底,浮云萦绕群山,与天空连成一体,此时作者才真正感受到与自然同呼吸,与天地同游的快慰。从高峻的西山中作者感受

12、到卓尔不群的人格之美,“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作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仿佛与西山心心相印,自己志高品峻的情操恰恰在西山那高峻峭拔之貌中得以体现。作者在这物我交融之中得到了解脱与审美享受,以至醉不思归。,问题探讨,3、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作用有何不同?,第一次出现是往日游览时,作者都会“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这短促紧凑的语句反映了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虽然他想在游览山水中得以解脱,但酒醉之后依然如故。而西山之游却使作者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不只是美酒醉人,更是这高峻峭拔的西山使其感受到物我相融醉而忘归,心中的欢喜怡

13、悦不言而喻。前后对比更突出西山之游给作者带来的独特感受。,问题探讨,4、 作者怎样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的?,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刻画细致,寄托深远,情景交融,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在本文没有直接写眼中西山,而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采用比照映衬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如先写“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再写登上西山始感高险难测,云天相连。由极目远眺,“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衬其高。所见之深山低谷,好像土堆洞口,千里之外的景物尤如近在咫尺亦衬其高。青云萦绕,云天相连浑然二体更衬其高。由此写出“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蝼为类”的感受。在比照映衬之下,西山之景更显其美,西山之游更觉其异

14、,问题探讨,5、作者怎样借景抒情?,文章开始写以往游览“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觉而起,起而归”,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所记山水景物无不融入自己的感情,表露自己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傲世情怀。,问题探讨,6、本文与小石潭记作于同一年,所写景物都是永州山水,但小石潭记更偏重于客观描写,本文更偏重于主观感受。试举例分析。,始得西山宴游记偏重于写主观感受。如写“西山之怪特”,“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缕为类。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15、,可见作者把西山视为知音,与西山心心相印,西山怪特之貌恰似自己卓尔不群的人格、志高品峻的情操。,“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为我们描绘的迷人景色,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与游者相乐。”对潭水、游鱼的描写,栩栩如生,十分传神,历来被人所诵记称道,归功于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细致描摹。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反衬出水清潭小,“日光下澈,影步石上”,则从另一角度突出水澄清透明。“似与游者相乐”,把鱼儿那种闲适、轻快、灵敏、活泼的神态描写得惟妙惟肖。既写出水清又写出鱼乐,水鱼相映成趣,互相点缀,充满诗情画意。,再如:

16、小石潭记中写“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描写潭中景基本上是纯客观实写,没有加入作者的主观感受。始得西山宴游记中写“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索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描写西山的高峻,气象的阔大没有直接着力于西山本身的景物,而通过登临眺望的尺寸千里的感受,通过景物之间的相互映衬运用生动的比喻,色彩的喧染,构成一幅绚丽多姿的山水画。,常用文言虚词,而,(一)连词,表并列,译为“和”、“与”。,例句蟹六跪而二螯。(劝学),表顺承,译为“就”、“然后”。,例句觉而起,起而归。(始得西山宴游记),表递进,译为“而且”、“并且”。,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常用文言虚词,而,表修饰,译为“地”、“着”。,例句其隙也,则施施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