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村党建工作表彰会议交流发言稿

上传人:杰猫 文档编号:119509428 上传时间:2020-0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农村党建工作表彰会议交流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农村党建工作表彰会议交流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农村党建工作表彰会议交流发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农村党建工作表彰会议交流发言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农村党建工作表彰会议交流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农村党建工作表彰会议交流发言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党建工作表彰会议交流发言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是关键,和谐是基础,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近年来,我们市把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作为全市党建工作的“头号工程”,强化管党责任,创新工作理念,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争当全省“两个率先”排头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是在农村党的建设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我们市委对“三级联创”活动始终高度重视,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三点共识:一是“三级联创”活动的生机和活力在于服务“两个率先”、服务新农村建设、促进基层发展;二是牢固确

2、立“党的执政能力是发展之本”的理念,将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作为活动的重点;三是明确了“三级联创”活动“关键在市、重点在镇、基础在村、拓展在面”的创建思路,紧紧围绕争当“两个率先”排头兵的实践,分类指导,全面www.推进各类创建活动。为推动“三级联创”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切实在完善和创新工作机制上下功夫。一是注重责任落实,创新领导机制。我们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在全市层层级级建立了一把手党建工作责任制。全市设立了每年300万元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专项资金,进一步健全了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物质保障机制。同时,建立领导干部“六个一”蹲点联系制度,即市镇领导干部分别挂钩一个镇(办事处

3、),蹲点一个经济薄弱村、一个企业、一个社区,扶持一个贫困户,分别确定一个党建工作责任区和联系点,充分发挥在抓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和表率作用。二是注重上下联动,创新合力机制。市委建立了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委宣传部、市委农工办等12个部门组成协调机构,对各部门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明确了具体的职责要求和工作标准。坚持每季碰头、半年点评、年终总评的办法,以上带下、以下促上,典型引路、相互推动,形成了整体推进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规范性机制。三是注重科学发展,创新考核机制。我们每三年制订一次基层党组织建设总体规划,对全市各基层党组织及相关部门明确了具体目标。在工作考

4、核中,注重把“三级联创”活动的目标任务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政绩观有机结合起来,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目标一体化管理方法,增强了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建立健全了镇级领导班子政绩考核体系和民主评议村干部工作制度,坚持考评时把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两种成果一起检验,按照“细化、量化”的要求,把党建工作“软任务”变成硬指标。每年年终,从各基层党委到各基层支部逐级进行考核,形成市、镇、村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格局。 二、突出能力建设,切实抓住“三级联创”活动的关键点和突破口们积极实施以岗位培训、学历教育、实践锻炼为主要内容的村干部素质教育工程,提高了其驾驭市场经济及对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5、四是真情关爱,完善保障机制。我们对农村基层干部既严格要求,又切实关心、爱护,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尤其是对最基层的村干部队伍,我们建立完善了激励保障机制,全面实行村干部工资统筹、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其中,市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资金实行统筹贴补,确保一些薄弱村的干部待遇得到保障,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拓展新的领域,不断提高“三级联创”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我们确立党建工作“全覆盖”的理念,主动延伸工作阵地,将村民小组、农村社区、非公企业等新领域纳入“三级联创”范畴,充分发挥社会各方的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保障。 2、积极开辟农村社区新领域。针对农民向市民转变加快、流动人口不断增多的情况,我市率先把社区引入镇村,并把农村社区作为基层党建工作新的阵地。去年以来,我们在城区四个街道建立了党工委,在农村普遍建立村级社区党支部。在此基础上,创设了流动党员管理站、在职党员工作站和47个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服务站),为党员及群众提供广泛服务。我们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内在需要,在全市构建了统一的“1890社区服务网”,居民不出社区就能得到周到的社区服务。我市社区党组织还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各种载体,推动社区居民素质提高,为城乡文明同步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