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7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508324 上传时间:2020-01-1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2017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优化方案2017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优化方案2017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优化方案2017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优化方案2017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2017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2017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岳麓版必修3(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1课新文化运动 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民族资本主义 尊孔复古 2 兴起 1915年9月 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标志新文化运动兴起 3 代表人物 李大钊 胡适 钱玄同 鲁迅 刘半农等 4 前期指导思想 西方的民权 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5 思想阵地 主要是 6 活动基地 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陈独秀 新青年 北京大学 二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狂人日记 文学革命 平民教育 三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意义1 性质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 领域的延续 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 2 意义 1 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 以空前沉重的打击 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2 对促

2、进中国人民 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起了巨大作用 成为民主主义的 和文化革新运动 3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推动了 的发生 思想文化 专制主义 思想启蒙 五四运动 1 史料一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什么内容 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的运动相比 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 提倡民主与科学 反对愚昧与专制 已经由技术 制度层面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层面 2 根据史料二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为什么批判封建伦理道德 提示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 封建伦理道德导致中国的危亡 使民主 科学不能实现 阻碍中国人的觉醒和社会进步 是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 3 史料三中陈独秀对中西方文化持何种态度 是否正确 应该怎样对

3、待中西方文化 提示 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 绝对肯定的偏向 不正确 对待中西方文化应 兼容并蓄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一 新文化运动前期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1 提倡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 反对愚昧和迷信 用民主与科学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 提倡新道德是提倡民主 科学的前提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 反对封建专制 而封建专制是建立在旧道德基础之上的 所以反对封建礼教 反对旧道德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就是摧毁封建专制制度的根基 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二 儒家思想在维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 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全面否定儒家的传统道德 封建顽固势力比较强大 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 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具有两面性 与康有为等人的家世 教育和经历有关 北洋军阀企图利用孔子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 与陈独秀等人的思想和经历有关 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扫清思想上 道德上的障碍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全盘否定儒家传统道德和中国传统文化 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