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于自治县脱贫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杰猫 文档编号:119506651 上传时间:2020-01-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关于自治县脱贫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关于自治县脱贫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关于自治县脱贫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关于自治县脱贫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关于自治县脱贫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关于自治县脱贫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关于自治县脱贫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自治县脱贫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的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点事业,下面小编整理了关于脱贫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供您参阅。 根据*市民族宗教事务局转发省民委关于组织开展三江一线四个特困民族脱贫发展问题调研的通知(内部明电 20xx3号)要求,我局成立调研工作领导小组,于20xx年6月11日,深入*族聚居的花山乡芦山村,以查阅资料、 召开村干部座谈会、走访群众、听取群众意见等方式,对*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情况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就*族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作了全面分析,提出了今后脱贫发展的思路和政策措施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

2、如下: 一、*族人口分布情况 20xx年末,*族人口为1301人,在全县13个乡都有分布。*族人口在70人以上的乡镇有锦屏、文井、大朝山和花山4个乡镇,其中,花山乡569人,文井镇463人,锦屏镇112人,大朝山东镇80人。*族人口占行政村总人口20%以上的有一个村,即花山乡芦山村,*族人口为305人,*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22%。*有部分*族是苦聪人恢复*族称谓的。 二、*族经济发展状况 *族大部分居住在无量山和哀牢山的山区和半山区,区域海拔为1200米至2580米。为立体型高山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6度。粮食生产以种植玉米、小麦、水稻和豆类为主;畜牧业养殖猪、牛

3、和羊;经济林木和经济作物有核桃、茶叶、蚕桑和烤烟;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业、养殖业和手工副业收入。调查表明,20xx年,*族人均经济纯收入1200元,人均所得粮食280公斤。在*族人口中90%的为贫困人口。 三、*族地区自然资源状况 *族大部分居住在无量山和哀牢山的山区和半山区,区域海拔为1200米至2580米。为立体型高山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6度。在森林、气候、土地等方面有一些发展的潜力,主要是: 1、森林资源 *族居住地区森林覆盖率都在50%以上,森林植被状况良好,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茶叶、核桃、蚕桑、烤烟等产业有潜力,适宜走绿色经济发展之路子。 2、气候资源

4、 *族人口居住地区,大部分属亚热带高山气候区,光热资源丰富,雨热同季,干凉同步,年平均降雨量在14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气温在16度,适宜发展立体式的农、林、牧等产业。 (3)土地资源 *族人口居住地区,可开发利用的荒山荒坡多,适宜发展蚕桑、核桃、茶叶、果木、烤烟等经济林产业和经济作物。 四、*族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族大部分与汉族、*、哈尼族等民族杂居,生活习俗基本上延续汉族的生活习俗,无语言文字,无特殊的建筑风格,不信仰宗教,无特殊的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与*同过火把节。 五、*族生产生活方式 *族群众生产生活方式,以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主,无其特殊性。

5、 (一)生产情况 在种植业方面,*族和其他民族一样,粮食作物种植玉米、小麦、水稻和豆类,绝大部分以传统的耕作方式种植,科技含量低,粗放经营,广种薄收。经济林木和经济作物种植泡核桃、茶叶、蚕桑、烤烟甘蔗等。 养殖业也方面,*族和其他民族一样,饲养猪、牛、羊和家禽,以传统的饲养方法饲养为主,采用科学的饲养方法饲养的较少,养殖生产水平低,出栏率不高,养殖产业效益低,基本停留在养牛为耕地,养猪、养鸡为过年的发展水平。 (二)生活状况 *族群众大部分居住于山区,交通闭塞,信息不灵,产业发展滞后,群众经济贫困,生活条件还比较差。绝大部分农户居住的房屋为土木结构的瓦房,目前还有一部分为茅草房、木片屋和杈杈房

6、,无水泥地平,卫生条件差。绝大部分*族群众没有现代家庭生活用具,如电视机、摩托、电冰箱等。 六、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状况 调查表明,20xx年末,*族地区不通简易公路的自然村还有20%左右;人畜饮水困难人口还有400余人,占*族总人口的30%左右;人均高稳产田地0.5亩,大部分*族农户没有沼气;水利化程度仅达15%。 七、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一)*族教育状况 *族地区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族适龄儿童入学率99%,巩固率98%,小学毕业率98%;初中入学率98%,初中辍学率20%左右,初中毕业率80%;初中升学率10%左右。 (二)*族科技状况 *族地区科技发展缓慢,村委会一级虽然建有科技文化活动室

7、,但是科技图书配备少,可供*族群众学习的不多。*族群众的科技意识淡薄,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20%左右。 (三)*族文化状况 *族地区文化发展缓慢,*族群众文化素质低,高中学历的村民较少,*族群众居住的村民小组一级无文化活动室,无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 (四)*族医疗卫生状况 *族地区村一级都有卫生室,配备有必要的医疗器具和药品,村民享有初级卫生保健,100%的*族群众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族群众有较强的计划生育意识,能较好的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无计划外生育的情况。 (五)*族广播电视状况 *族地区大部分无电视转播站,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困难,有电视机的农户自己购买卫星地面接收机

8、收看。村一级大部分未通有线电话。 (四)*族人才培养情况 *族大部分与*、汉族等民族杂居,教育文化发展缓慢,*族群众的文化素质低,*族受教育年限为 年 ,无*族本科生,*族的文化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八、*族脱贫发展过程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经济发展方面 1、受环境条件的制约,*族群众产业发展步伐慢。由于*族大部分居住在高寒山区,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气候冷凉,烤烟、蚕桑等短、贫、快项目无法覆盖,*族产业发展步伐慢。 2、*族群众文化素质低,科技普及推广难度大。*族地区教育文化发展滞后,*族群众文化素质低,长期受陈旧观念的影响,接受新技术能力差,新项目、新技术推广步伐慢,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

9、献率低。 3、*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族群众经济收入少,贫困面大,自我发展能力低,又无国家的特殊扶持帮助,对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 (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 1、文化体育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缓慢,经济贫困,群众无能力投资文化体育设施,缺少必要的文化活动设施。 2、*族居住的村民小组无科技室,缺少供*族群众学习的科技图书资料。 3、*族聚居地区村无有线电话及电视转播站,*族群众群众收看电视难。 (三)人才培养方面 *族地区教育发展缓慢,教育质量低,*族人才缺乏,无*族本科生毕业人才。 (四)社会生活保障和民族团结方面 1、*族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这部分贫困人口,发展难,致

10、富难。还有一部分为茅草房、杈杈房和木片户,这些*族农户居住条件简陋,卫生条件差。在*族人口中约30%的享受农村低保。 2、*族大部分与*、汉族、哈尼族等民族杂居,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能与其他民族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共同发展进步。 九、*族脱贫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一)解决*族群众发展问题的总体思路、目标和对策措施 1、扶持发展*族的总体思路 (1)设立县级扶贫资金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帮助*族群众加强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和交通条件,解决能源、人畜饮水等困难。 (2)因地制宜做好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帮助*族群众发展蚕桑、茶叶、核桃、烤烟等产业,建立经济支柱产业,不断增加经济收

11、入,逐步解决经济贫困问题。 (3)加强文化、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实现*族地区的村民小组有文化活动场所、能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目标,改善*族群众的就医和文化娱乐生活条件。 2、扶持*族的总体目标和政策措施 抓住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机遇,以实现*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增加对*族地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产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投入,逐步改善*族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建设支柱产业的方式,带动*族地区的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步伐,逐步缩小发展差距。 (1)加快*族地区水利、交通、能源、农田地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

12、生产条件,发展沼气洁净能源,到20xx年,实现每个*族自然村通路、通水的目标,解决好*族群众的用电、交通、人畜饮水等困难,增强*族群众的发展后劲。 (2)做好*族地区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帮助*族群众发展畜牧、蚕桑、茶叶、烤烟等产业,因地制宜的培植地方经济支柱,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到20xx年,*族族群众人均纯收入达1600元以上;到2015年人均纯收入达1900元以上。 (3)增加对*族地区教育、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加快*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到20xx年,实现每个*族自然村有文化活动室、能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进一步改善*族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条件,促进

13、*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族人口素质。 (4)增加对*族地区科技推广的投入,举办种植和养业实用技术培训,加快*族地区科技推广步伐,进一步提高*族劳动者素质。 (二)扶持发展*族脱贫的初步规划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因族举措,促进*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以提高*族群众生活水平为出发点,以加快*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以科技为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中心,结合*族地区实际,编制以*族为主的片区综合开发扶贫规划,以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分类制定年度发展计划,进行山、水、田、林、路、电、科

14、教、卫生、广播电视、环境与生态保护等综合治理,促进*族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繁荣的目标。 (1)发展措施 a、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族扶贫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b、设立县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对*族地区的人畜饮水、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和帮助。 c、以村委会、村民小组、自然村为单位,分期分批组织实施扶贫项目,分步推进。 (2)发展目标 20xx年末,达到以下目标: a、人均纯收入达1600元以上,返贫率控制在5%以内。 b、村级学校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每个自然村有文化活动场地。 c、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0%以上, d、每个劳动力掌握2门以上实用技术,农业科技普及应用率达90%以上。 e、人均拥有0.8亩左右的基本农田地,100%的*族自然村和农户饮水困难得到解决。 f、户均有4亩以上的经济林木和经济作物,80%以上的农户用上洁净能源沼气。 (三)对中央和省对*族脱贫发展问题采取的特殊政策、帮扶措施和扶持重点等的建议 1、对*族扶持发展政策措施的建议 建议中央和省增加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对*族在产业发展、交通建设、解决人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