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高中地理 第1章 行星地球 第3节 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505633 上传时间:2020-01-17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0.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高中地理 第1章 行星地球 第3节 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17-2018年高中地理 第1章 行星地球 第3节 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17-2018年高中地理 第1章 行星地球 第3节 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2017-2018年高中地理 第1章 行星地球 第3节 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2017-2018年高中地理 第1章 行星地球 第3节 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高中地理 第1章 行星地球 第3节 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高中地理 第1章 行星地球 第3节 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互动课堂 昼夜长短的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 1 一般状况 1 夏半年 太阳直射北半球 北半球各纬度 纬度越高 昼越长 夜越短 2 冬半年 太阳直射南半球 北半球各纬度 纬度越高 昼越短 夜越长 知识点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长大于夜长 昼长小于夜长 2 二分二至日的昼夜长短变化 最大值 极昼 最小值 极夜 昼夜等长 天安门广场国旗的升降时间 是根据北京的日出日落时间确定的 具体时间是由北京天文台的天文学家专门计算的 早晨 当太阳的上部边缘与天安门广场所见地平线相平时为升旗时间 a日期不同 国旗的升降时间也有所差异 遇到阴天 雨天或雪天时 升

2、旗和降旗的时间与前一天相同 附升旗图片 请思考下列问题 1 天安门广场国旗升降时间在冬季与夏季有何不同 2 推测北京的白昼在哪个季节最长 答案 1 冬季 国旗升的晚 降的早 夏季 国旗升的早 降的晚 2 夏季 1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 昼夜长短的时间变化规律 以北半球为例 拓展延伸 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 对称规律 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 同线等长 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 递增规律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 且纬度越高 昼越长 另一半球相反 极昼 极夜规律 极昼 极夜 的起始纬度 90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极昼 极夜 发生地区 纬度越高 极昼 极夜 出现的天数越多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

3、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 另一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夜现象 特殊提醒 理解昼夜长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太阳直射某地 该地不一定昼最长 夜最短 如北半球各地夏至日这一天昼最长 2 昼变长 夜变短不等于昼长夜短 如北半球昼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可能直射南半球 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3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 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 出现极昼和极夜的范围越大 4 同一纬线上各地同一天的昼夜长短相等 日出 日落地方时也相同 同一纬线 除赤道 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相同 除二分日 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 1 读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 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地球公转到甲处时

4、 A B C D四地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为 2 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的过程中 A D两点昼夜长短的变化分别是 3 地球公转到乙处时 D点的昼长是 C A B D A地昼变短夜变长 D地昼变长夜变短 16小时 解析 第 1 题 根据地球与太阳距离的远近可判断 甲处为远日点附近 太阳直射北半球 北半球昼长夜短 因而可判断出A B C三点位于北半球 根据A B C D四点的位置关系 可以判断出它们的白昼长短情况 第 2 题 根据地球与太阳距离的远近可判断 乙处位于地球的近日点附近 当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的过程中 太阳直射点南移 A点 北半球 昼渐短夜渐长 D点 南半球 情况相反 第 3 题 结合昼长计

5、算方法很容易得出答案 直接观察图也可发现夜长为昼长的一半 1 正午太阳高度角 是指一日之内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最大的角度 2 空间分布规律 同一时刻 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 北两侧递减 知识点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直射点 3 时间分布规律 1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 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 2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 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 3 南北回归线之间 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最大值 最小值 最小值 最大值 材料一冲着小区楼房间距有50m 小区绿化率为50 的宣传广告 某市一些市民先后购买了位于曹家渡的静安丽舍 恒辉阁商品房 岂料

6、两年后开发商改变建筑方案 楼房的间距仅为30 4m 为此 该小区的38户业主们将开发商告上法庭 材料二我国房地产开发商 为了节约土地投资成本 使楼间距越来越小 许多地区出现了牵手楼 如下图 请思考下列问题 1 小区业主为什么这么重视楼间距问题 2 楼高与楼间距不变的情况下 底层业主们采光条件最差的季节是哪一个 为什么 答案 1 楼间距与太阳光照相关 在太阳高度一定的情况下楼间距的大小会影响到采光效果 2 冬季 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四季中最小 前楼的影子最长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 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分布规律 随纬度而变化 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即太阳直射哪一条纬线 哪一条纬线上该日的

7、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为90 然后向南北两侧递减 如下图所示 2 季节变化规律 夏至日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太阳辐射最强 南半球各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太阳辐射最弱 冬至日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太阳辐射最强 北半球各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太阳辐射最弱 南 北回归线之间的地点 太阳直射该点所在纬线时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的最大值 3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某一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决定了该地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那么一千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受地球球体

8、形状和平行光线的影响 地球上除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 外 其它地点每远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一个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就减少1 因此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是 H 90 纬度差 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 例如夏至日 6月22日 与冬至日 12月22日 北京 40 N 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 夏至日 H 90 40 23 26 73 26 冬至日 H 90 40 23 26 26 34 如果计算的不是二分二年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当日直射点的纬度可以在当年的天文年历上查到 特别提醒 在太阳直射点南北两侧 距离直射点相等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方法技巧 两个角度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

9、 递变规律 来增去减 即太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 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移去则减小 2 年变化规律 热带范围内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值由赤道向南 北两侧逐渐增大 从23 26 增大到46 52 温带范围内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值均为46 52 寒带范围内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值由极圈向极点逐渐减小 从46 52 减小到23 26 下图中a表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高度和方向 b表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高度和方向 可以据此判断半球 2 图中 三条线分别代表南半球冬半年某日 三地的太阳高度变化过程 h为一已知量 读图 回答问题 1 三地的纬度依次为 2 h的最大值为 H2的最小值为 H1的固定值为 3 该

10、日 地球上出现极夜现象的范围是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4 地位于 地的 方向 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根据 地发生极昼现象可判定 地位于北半球 地昼夜等长 可确定其在赤道上 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时 则 地位于120 E经线上 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8时 则 地位于30 E经线上 90 N 北纬 90 h 0 23 26 66 34 2h 南纬 90 h 及其以南地区 由北纬h向南北两侧递减 西南 解析 第 1 题 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 该日 地太阳高度无变化 地应为北极点 地恰好发生极昼现象 其纬度值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 等于北极点的太阳高度值 是互余的 则 地纬度为北纬 90 h 地昼长

11、为12小时 则 地位于赤道 第 2 题 地的太阳高度值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 太阳直射点最北可到达23 26 N则h的最大值为23 26 H2为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 其最小值为66 34 H1为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其值固定等于太阳直射点纬度值的2倍 即2h 第 3 题 由于该日太阳直射北纬h 则地球上出现极夜现象的范围是南纬 90 h 及其以南地区 正午太阳高度由北纬h向南北两侧递减 第 4 题 由第 1 题分析可知 地位于北半球 地位于赤道 则 地位于 地南方 由于 地太阳高度最大时 即正午 北京时间为12时 由此可判断 地位于120 E经线上 地正午时 北京时间为18时 由此可计算出 地位于

12、30 E经线上 即 地位于 地西侧 综上可知 地位于 地的西南方向 1 四季更替 1 成因 知识点三四季更替与五带 2 划分 最长 最高 最短 最低 6 7 8月 12 1 2月 2 五带 1 划分依据 总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 五带的划分 太阳辐射 每年7 8月份 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 人们穿着短袖长裙 如图1 而南半球某些地区气温较低 大雪纷飞 身穿棉袄 如图2 请思考下列问题 1 请你解释上述现象 2 12月22日前后 北半球是什么节气 南半球是什么节气 为什么 答案 1 7 8月份 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半球 北半球各地区因为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气温高 为夏季 南半球地区正午太阳高度

13、较小 气温低 为冬季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2 北半球冬至日 南半球也是冬至日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但不能说南半球冬至日就是北半球的夏至日 正确的表述是 冬至日 北半球处于冬季 南半球处于夏季 夏至日 北半球处于夏季 南半球处于冬季 黄赤交角的度数 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极圈的度数 90 黄赤交角的度数若黄赤交角变大 则热带 寒带范围变大 温带范围变小 极昼极夜范围扩大 若黄赤交角变小 则热带寒带范围变小 温带范围变大 拓展延伸 四季更替的纬度差异此外 低纬度的高海拔地区 在夏半年因海拔高较凉爽 在冬半年因纬度低较温暖 其季节更替也不明显 被称为四季如春的 春城 如我国的昆明 巴西的巴西利亚 3 我国古代

14、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 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 指导农事活动 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 如图 回答 1 2 题 1 在下列各组节气中 北京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 A 清明 雨水B 立冬 立秋C 小雪 大寒D 雨水 处暑 2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不同地区的气候 物候有差异 二十四节气最适用的地区是 A 西北地区B 黄河流域C 东北地区D 江南丘陵 解析 同一地关于夏至日 或冬至日 对称的两个日期昼长相等 黄河流域位于暖温带 四季最为分明 C B 夏至日全球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图的判读 信息提取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

15、规律 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极昼极夜的分布范围 晨昏线的位置及特征 方法总结 地球光照图的判读方法 1 太阳直射点的确定 过地心且平分白昼的太阳光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即太阳直射点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3 极昼极夜的范围 太阳直射点纬度的余角到极点之间为极昼极夜的范围 4 昼夜长短的分布 直射点所在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另一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 夜正好相反 4 读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2 这一天是 月 日前后 节气是 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点附近 公转速度较 快或慢 3 此时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北半球 南半球 4 此时C地的地方时是 时

16、 昼长是 小时 D地的地方时是 时 昼长是 小时 E地的地方时是 时 昼长是 小时 5 这一天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 23 26 N 6 22 夏至 远日 慢 昼长夜短且昼最长 夜最短 昼短夜长且昼最短 夜最长 2 12 6 12 10 4 由北回归线向南 北两侧递减 解析 本题图中可以看到半个晨昏线圈 图上为晨线 判读这类图时 首先 要明确经纬网的圆圈外沿是几度经线 合为一个经线圈 数值和为180 每隔几度画一条经线 图中为每隔30 画一条经线 其次 要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然后按题目的要求逐一作答 在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时 可以把太阳光线用假设虚线延至圆心 符合者 箭头指处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本题图中 表示太阳光线的箭头指在北回归线上 由于本题是侧视图 看到的不是晨线就是昏线 要把平面计算出的昼夜长短时数加倍 才能得出正确的昼夜长短时数 要注意识别东经和西经 根据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日出 日落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及经度情况确定其他地点的时间和日期 知识构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