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短文两课时训练及答案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119502545 上传时间:2020-0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语文短文两课时训练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二语文短文两课时训练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二语文短文两课时训练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二语文短文两课时训练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二语文短文两课时训练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语文短文两课时训练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语文短文两课时训练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初二语文短文两篇课时训练及答案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鸿儒(y) 案牍(d) B、西蜀(sh) 亵玩(xi) C、濯洗(chu) 清涟(lin) D、淤泥(w) 泯然(mn) 2、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惟吾德馨(品德高尚) B、无案牍之劳形(使身体劳累) C、濯清涟而不妖(清水)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之与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4、爱莲说中,先用衬笔,再转去写莲,其中写菊花是( ) A、正衬 B、反衬 5、陋室铭的主旨是颂扬( ) A、陋室不陋

2、 B、鸿儒 C、德馨 D、陋室 6、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是( ) A、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B、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7、下列译文错误的一句是( ) A、同予者何人?译: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B、有仙则名。译:有了仙人就著名。 C、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D、濯清涟而不妖。译:生长在清水里,但并不显得妖气。 8、(一)语段点将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

3、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平众矣。 1、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 。 2、第1段主要从 、 、 三个方面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美好的品格。 3、文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傲的句子是 ,表达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仪态庄重,令人敬佩的词语是 。 4、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 答: 。 (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4、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文中哪一个词能统领全篇? 答: 。 2、用划分文章层次。 3、作者为陋室作铭,为什么要从山水仙龙写起?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 。 4、作者是从 , , 三个方面表达了主人的节操、情趣。 5、作者为陋室作铭,为什么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 。 (二)迁移过关 哀溺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公何后为?曰:吾腰千金,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

5、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选自柳宗元柳柳州集 1、哀溺的意思是 ,哀的原因是 。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理解错误的是( ) A、一日水暴甚(突然猛涨) B、绝湘水(横渡) C、中济船破(渡河到一半) D、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不能上岸) 3、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后何为?译:今天怎么落在最后呢? B、何不去之?译:怎么不掷掉呢? C、蔽之甚。译:太糊涂了。 D、何以货为?译:你身上有什么东西啊? 4、本文的中心思想是 。 参考答案 1、B 2、D 3、B 4、A 5、C 6、C 7、D (一)(甲)段 1、以牡丹从反

6、面映衬,以菊花作正面映衬,以突出莲花高洁可爱的形象 2、生长环境 体态香气 清高风度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莲,花之君子者也 5、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乙)段 1、德馨 2、/ 3、借山、水引出陋室,以仙、龙引出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比喻、类比 4、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 5、诸葛亮是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其才能、德行,为世人所景仰;扬子云是西汉著名学者,为世人所推崇。提及此二人,作者引以自况,以古贤居住的草庐云亭来衬托陋室,表示陋室主人也具有他们的志趣、操守与抱负。这里运用了类比的表现手法 (二) 1、为溺水而死的人哀伤 把钱财看得高于生命 2、D 3、D 4、讽刺利欲熏心,以致不顾身家性命的愚人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