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周测卷分类汇编:写作专题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9502115 上传时间:2020-01-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周测卷分类汇编:写作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周测卷分类汇编:写作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周测卷分类汇编:写作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周测卷分类汇编:写作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周测卷分类汇编:写作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周测卷分类汇编:写作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周测卷分类汇编:写作专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作专题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1周周测卷八、作文(7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真相往往隐藏在事实的背后,打开真相的钥匙是事实。有些人想方设法弄清事情的真相;而有些时候,真相还没有来得及展开,便被人们丢到脑后了。很多时候,我们活在假象里;明白真相时,又活在假象的阴影里。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21.写作提示(1)材料解读材料核心词“真相”,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事情的真实情况”,反义词有“假象”“表象”,不能与“真理”混淆,也不能直接等同于“事实”。第一句话揭示“真相”来源和了解真相

2、的渠道,强调其不易为人所知;第二句话指出人们对待弄清真相的两种态度;第三句话指出明了真相后的心态和做法;第四句话指出了正确的人生态度。(2)立意参考围绕“真相”展开均可,必须紧扣该概念内涵立意构思。材料提供了几个立意方向。依据第一句,可以分析事实与真相的关系,思考如何去了解真相;也可以强调获知真相的不易,批评脱离事实、主观臆测或胡乱虚构真相的现象。依据第二句,可以肯定探知真相的可贵和必要,赞扬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处事原则或人生态度;也可以批判当下社会世态: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再是事实的真相,而是纷繁耀目的表象,多了一份喧嚣与炒作,少了一份严肃和严谨。比如,街头巷尾谣言的传播、媒体对热点的

3、炒作、舆论界的跟风与从众,等等。依据第三句,可以就真相与假象的关系分析。第一分句,道出人生常态,其实活在假象里固然可悲,但仔细思考,也未尝不可。活在假象里,可能是审美要求,可能是情感要求,也可能是客观限制;第二分句与之相对,活在假象阴影里,其原因还在于审美或情感的失落。依据此话成文容易写出新意和深度。依据第四句话,可以围绕“真相”谈正确的人生态度。“生活真相”要化大为小,具体为某一人、某一段、某一种生活或事件,不宜泛泛而论。其他立意只要紧扣“真相”内涵提炼,均视为切题。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2周周测卷八、作文(7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4、;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过去,我们离天很远,离地很近;我们关心土地的肥瘠,亲人的吉恙。现在,我们离天很近,离地很远;我们了解很远的地方发生的事情,而忽视了身边细节。21.写作提示审题立意的关键是解读材料,所给材料是今昔对比,考生既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理解材料中“天”和“地”的具体所指,又要在对比中抓住重点。材料的重点在后一句,特别是“忽视”一词更点出了现实的针对性,人心的浮躁,不少人行事的不切合实际、舍近求远,对美好事物的不够珍惜这些现象都比较突出,考生需结合具体的生活现象,进行分析说理,文章才不会流于空泛,才有切实的意义。立意引导:根据材料,命题人的倾向比较清楚,即肯定贴近泥土的生活态度,而否

5、定不接地气,好高骛远,而忘记身边美好的人和事的生活态度。考生可思考贴近泥土的好处和不接地气的危害,还可深入分析当今社会人们为什么缺乏贴近泥土的朴素的生活之道,以及探讨应该如何做的问题。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3周周测卷八、作文(7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容。纪伯伦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鲁迅21.写作提示一个不懂宽容的人,将失去别人的尊重;一个一味地宽容的人,将失去自己的尊严。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4周周测卷八、作文(7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

6、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有人说,一个人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需要向生活示弱。也有人说,生命的高贵与尊严昭示我们不该向生活示弱。21.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具有思辨性的材料作文。材料共两句话,第一句话强调人有时需要向生活示弱;第二句话强调人不能向生活示弱。每句话前面是原因,后面是结论。到底该不该向生活“示弱”,这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我们一分为二地辩证思考。可以就其中一个方面立意行文,也可综合两句话进行立意。立意引导:适度的示弱可让自己的天地更加宽广。我们要做生命的强者,不能向生活示弱。有时,示弱是一种人生智慧。不必时时处处逞强,也不可一味示弱。江苏

7、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5周周测卷八、作文(7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选择,无数次的选择构成了人生。今天的选择决定明天的生活。21.写作提示材料是两句话,第一句话是说人生的选择无处不在,我们的人生中有许多的选择;第二句话强调当下的选择对未来的影响,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就是强调我们要重视今天的选择,今天的选择要为未来做准备,对未来负责。考生审题立意时当以第二句话为重点,要明白第一句话是为第二句话做铺垫的。立意引导:该作文题的命题意图非常明显,旨在引导考生对当下生活进行思考,要有对未来负责的精神。但这样

8、一个较为通俗易懂的道理,要把它写深写透还是要注意把握立意的角度。如果单纯地谈“人生的选择”,而没有关注到“今天的选择”对“明天的生活”的影响,这是失之偏颇的。正确的选择与人的思想、胸怀、品格有关,选择之后又和信念、能力、毅力有关,注意到这些点,思路会更开阔,写作内容也会更丰富。另外,即使抓住最佳立意去写,如果没有现实的针对性,也容易浮于表面,不易将文章写得深透。考生需结合当下生活来思考,找到一个“小切口”,从而深挖下去。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6周周测卷八、作文(7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我们不能脱离传统;但为了走向

9、未来,我们不能停留于传统。21.写作提示(1)对材料的理解:这是一道思考如何正确对待传统的命题。材料为两句话,前一句指出人们与传统紧密相连的客观现实,后一句表明了对传统的态度及其原因。总的来说,材料的主旨为既要传承传统,更要面向未来,发展传统。材料的关键词是“传统”,“传统”意为“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现代汉语词典)。传统是指一个民族在与自然的长期交往活动中所积累和积淀下来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和,它直接影响到人的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方

10、向、丧失根本。国家的魂魄,民族的精神,始终是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流淌在国人心中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创造和积累,积淀着各个时期的社会因子,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文化繁荣、昌盛的根基。因此,本次作文题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和积极的时代意义。传统无时不蕴含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琴棋书画,甚至生老病死,都与传统息息相关。但传统有好坏之分,有科学、愚昧之分,随着时代发展,传统也会变“味”。如何对待传统?关键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

11、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只有对传统进行创新,才能保持它的生命力,让它一代代传承下去。如国家将清明、端午、春节定为法定节假日,就是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传承;如白话文的变革、戏曲的创新、新文学的兴起就是对传统文化的革新;如春晚联欢、清明鲜花、短信祝福就是对传统的创新等等。在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不能抛弃传统,但时代在进步,人们又不能一成不变地守着过去的传统,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我们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才能为传统输入新鲜血液,更好地发展。(2)本次作文的立意注意点:在审题时,应分清材料中两句话的主次关系,前句“我们不能脱离传统”是前提,而后句“但为了走向未来,我们不能停留于传统”

12、是材料内涵的重点。如脱离材料漫谈“传统”,或只写我们要继承传统,或只写我们要抛弃传统,都是偏离材料中心。正确的立意应是由我们与传统的紧密关系入手,引出我们应面向未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前后两句均需关照,后句为立意的重点。这是本则材料的审题关键所在。在行文时要力避笼统,可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阐明“传统”的具体内容。可写人,可写物,可写事,也可从“文化”“思想”等领域入手,可多角度联系领域中的某个要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理性认知,深入剖析或生动描述,在思辨中显现哲思灼见,表现某种特定的价值追求。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7周周测卷八、作文(70分)21

13、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迈克尔杰克逊在生命之舞中这样写道:“我转得越快,我体内就越是静止。我的舞蹈唯动于外,唯静于内。宁静就是我真正的舞蹈,尽管它一动不动。”静与动是相对而言的,生命中本应该有动有静、有张有弛,这样才合乎规律。21.写作提示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审题立意的关键是读懂材料。迈克尔杰克逊的话以自己的舞蹈为例,形象地阐明了动与静之间的辩证关系。“静与动是相对而言的才合乎规律”这句话强调动静结合是一种好的生命状态。过动则犹如紧绷的琴弦,于忙碌疲惫中损伤元气;过静则犹如一潭死水,于停滞僵硬中失去活力。“静”与“动”结合起来,把握住分

14、寸才能恰到好处。其实“静”与“动”并无截然的界限,有时“静”也是“动”。像淡泊名利,保持内心的宁静;力戒浮躁,拒绝诱惑,保持内心的沉静;积蓄力量,等待机会,保持内心的平静这些表面看是“静”,其实内心在激烈地“动”。而有了这样的“静”,才有更理智、更智慧的“动”由此拓展思路,联系生活实际,围绕“静”和“动”行文即可。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8周周测卷八、作文(7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有人说,做大事的人必定不会在意琐事,琐碎的心境、琐碎的事,会扼杀掉人最优质的天分。也有人说,做好琐事,才能成就大事。21.写作提示材料共

15、两句话,每一句都是一个观点,且这两种观点是对立的,整个材料具有辩证性。第一句话强调做大事不能在乎琐碎之事,第二句话强调琐碎之事对于成功的意义。考生既可从第一种观点出发立意,也可从第二种观点出发立意,还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辩证思考分析。兼顾两种观点来写可使文章更具有深度和思辨色彩。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9周周测卷八、作文(7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生活不是完美的,无论有形的事物,还是无形的情感,都会或多或少留下一些裂痕。有的人在裂痕中看到了希望,找到了奋斗的方向;有的人在裂痕中看到了被扭曲的形象,对生活产生了消极的情绪。裂痕,因心境不同而不同。21.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反映生活哲理的作文题目。“裂痕”是材料的写作中心,不同的人对裂痕的认识不同,表现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多元化的时代,需要多维度的思考,面对裂痕,不同心境下的不同人会看到不同的人生。抓住裂痕的象征意蕴,把它具化成生活中的困难、遗憾、缺陷等进行深刻思考,挖掘生活哲理,便可以让作文展示出浓厚的生活与哲理气息。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10周周测卷八、作文(7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中庸我一直是属于不安分守己的,我现在已经56岁了,还是属于激情四射的,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