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研究江苏省2016届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模块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25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复习课件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500684 上传时间:2020-01-1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7.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题与研究江苏省2016届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模块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25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试题与研究江苏省2016届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模块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25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试题与研究江苏省2016届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模块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25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试题与研究江苏省2016届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模块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25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试题与研究江苏省2016届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模块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25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题与研究江苏省2016届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模块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25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题与研究江苏省2016届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模块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25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复习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考点研究 模块三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25课时质量守恒定律 命题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015年2次 2014年4次 2013年4次 1 2013淮安6题2分 尿素 CO NH2 2 是含氮量较高的氮肥 工业上以CO2等物质为原料合成尿素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2X CO NH2 2 H2O 其中X的化学式是 A N2B NH3C N2H4D NO B 江苏2013 2015年中考真题精选 解析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 两个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化学反应前原子个数不变知 从表格可以得出X的化学式为NH3 故选B 2 2015南京12题2分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 乙 丙 丁四

2、种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测得反应前及t1 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 该反应中 乙 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 5D 该反应中 甲 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 4 D 解析 在化学反应中 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 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 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 分析题给图像信息可知 甲物质反应后质量减少16g 8g 8g 是反应物 丙物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 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 B正确丁物质反应后质量减少24g 4g 20g 是反应物 乙物质反应后质量增加32g

3、4g 28g 是生成物 此反应的表达式为 甲 丁 乙 由此推知此反应是化合反应 A正确 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8g 20g 7 5 C正确 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8g 28g 2 7 D错误 答案 D 3 2015南通20题2分 在不同时刻 某反应中的甲 乙 丙 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倍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 乙和丙为生成物B a等于32C b等于37D 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 2 解析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差分别为甲 64g 乙 44g 丁 16g 由反应物的质量减少 生成物的质量增多 可知甲 丁为反应物 乙为生成物 根据

4、质量守恒定律 判断丙为生成物 生成物丙的质量 64g 16g 44g 36g b 1g 36g 37g A C正确 参加反应的甲与生成的乙的质量比为64g 44g 16 11 t时刻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64g 32g 32g 根据二者的质量比 计算得出生成的乙的质量为 22g 则t时刻乙物质的总质量为22g 10g 32g B正确 设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 b 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则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x 参加反应的甲 丁的质量比a 2x bx 64g 16g 计算得出a b 2 1 D错误 答案 D 考点梳理 概念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适用范围 一切化学反

5、应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高频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及装置的要求常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反应 a 必须发生了化学反应b 反应现象明显c 如有气体参加或生成 则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质量总和 质量总和 考点梳理 理解 五个一定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微观 一定改变宏观 一定改变 微观 可能改变宏观 可能改变 微观宏观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元素种类 分子的种类 物质的种类 分子数目 元素化合价 推断物质的组成 依据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依据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不变 推断反应

6、中的化学计量数及比值 依据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一物质的质量 依据 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高频 实验视频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常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反应 密闭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重点 考情分析 此命题点考查的内容有 推断未知化学式或计量数 6次 有关微观示意图的分析 3次 有关表格数据分析 1次 大多数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试题综合性较强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突破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数目不变 可知

7、X为NO2 考向1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之推断未知化学式或计量数例1 2015扬州 在反应中 X的化学式为 A H2B NO2C CO2D CO B 考向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之微观反应示意图例2 2015济南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B 图示中x的数值为3C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D 反应中甲 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 7 D 解析 由微观模拟示意图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 所以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A正确 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

8、变 可知x为3 B正确 反应前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1 反应后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 所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正确 反应中甲与丙的质量比为16 28 4 7 D错误 答案 D 方法指导 解答微观反应示意图相关问题的方法 观察反应前后是否有相同的分子 有的话 消除相同的分子 根据示意图分别写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化学式 若未给出示意图 可对不同原子进行命名 如将 命名为A原子 命名为B原子 然后写出反应前后物质的化学式 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根据书写出来的化学方程式逐项判断正误 考向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之表格数据分析例3 2015宿迁 将一定质量的a b c 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

9、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 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a和b是反应物B x 2 0C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 d可能是催化剂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有6 4g 4 0g 3 2g 2 8g 5 2g 7 2g x 2 8g x 1 2g 反应后a c的质量减少 b的质量增加 d的质量不变 则a c是反应物 b是生成物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 D 方法指导 解答此类试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 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计算出未知物质质量 根据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是增加还是减少判断此物质是反应物 生成物或催化剂 注意 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可能是催化剂

10、 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 并写出反应表达式 根据反应表达式作进一步判断 如判断反应类型 考向4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之推断有机物分子构成例43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 8gCO2和5 4gH2O 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A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与氢元素 可能含氧元素B 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 2C 该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D 该物质可以表示为C3H6 D 解析 生成物中碳元素质量为8 8g 2 4g 氢元素质量为5 4 0 6g 碳氢元素总质量为2 4g 0 6g 3 0g 与原物质质量相等 所以原物质不含氧元素 A错误 该物质分子中碳 氢原子个数比为 1 3 故B错误 D正确 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 4g 0 6g 4 1 C错误 故选D 答案 D 方法指导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不变的特点可得出该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CO2和H2O 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守恒可得出此物质一定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 可能含有氧元素 要判断是否含有氧元素可计算出反应物 碳氢元素的质量之和 若小于原物质质量则原物质含有氧元素 若等于原物质质量则原物质不含氧元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