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上传人:杰猫 文档编号:119497260 上传时间:2020-01-1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状况的调查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最新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状况的调查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最新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状况的调查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最新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状况的调查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最新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状况的调查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状况的调查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状况的调查与思考(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状况的调查与思考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乡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农村、焦点在农民。新形势下,如何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提升乡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根本保证。带着这一课题,我们利用近三个多月的时间,对全市10个县(市、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对近百个乡村党组织战斗力状况进行了深入剖析、走访问卷,同20xx余名基层干部和党员群众进行了座谈讨论。调查中我们感到,经过先后两轮的集中整顿建设和“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2、取得了成效,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有了增强,农村改革和发展也取得了进展。同时我们也感到,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日渐突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亟待加强,乡村党组织的战斗力亟待提升,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方法、执政方式亟待改进。带领广大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使命要求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提升乡村党组织战斗力为核心,以维护和实践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与时俱进,适新应变,走出一条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路子。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乡村党组织的战斗力提升速度缓慢,担当“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政治责任着实令人堪忧基层党组织的战斗

3、力来源于班子的凝聚力、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和党员队伍的影响力。从调查的情况看,近些年来,乡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得到不断提升,但提升的速度与加快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落差。农村基层组织自身建设上的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不可否认,少数乡村党组织的战斗力每况愈下,一些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日益消退,一部分农民党员的先进性又难以体现,弱化了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能否全面完成时代赋予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历史使命,实在令人担忧。担忧之一:作为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核心堡垒,多数乡村党组织在带领群众加快发展奔小康中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但还有相当比例的党组织处于看摊守业、涣散贻业的状态调查中,我们对100个

4、乡村党组织按加快创业型、实干兴业型、看摊守业型、涣散贻业型进行了分类剖析,从总体上看,上述四种类型大致呈现2:3:4:1的比例。见“十县(市、区)百个乡(镇)村党组织状况分类表”。十县(市、区)百个乡(镇)村党组织状况分类表调查乡村所在县(市、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分类数量加快创业型实干兴业型看摊守业型涣散贻业型乡(镇)村乡(镇)村乡(镇)村乡(镇)村乡(镇)村肇东3121413141安达3101213411海伦21021315庆安310121414调查乡村所在县(市、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分类数量加快创业型实干兴业型看摊守业型涣散贻业型乡(镇)村乡(镇)村乡(镇)村乡(镇)村乡(镇)村绥棱281

5、2241兰西28121411青冈1611221望奎1411111明水1411111北林28111331合计208041662483228适应需要的占50不适应需要的占50从是否适应形势任务需要的角度,可以概括为两个50。见图示:一方面,适应需要的占50(主要是前两种类型)。他们的突出特点是:有一个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好班子,有一支艰苦创业、实干兴业的好队伍,有一条加快发展、富乡富村富民的好路子。比如,肇东市宋站镇党委以建设全国奶牛第一镇为目标,充分发挥镇村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大力发展奶牛产业,使全镇经济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镇级财政收入达1500多万元,位居全市160个乡镇之首。目前这

6、个镇奶牛饲养量达2.3万头,90以上的农户靠养奶牛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另一方面,不适应需要的也占50(主要是后两种类型)。其中看摊守业型的占40以上,这类党组织的主要特点是:干部不思进取,思想不解放,甘当“太平官”,发展没思路,问题绕着走,工作推着干,满足于“维持局面、完成任务、不出大事、没有上访”。海伦市把这类党组织称为“维持会”,老百姓把这类党组织中的干部形象地比喻为什么事也不干的“大头佛”、什么问题也不解决的“老面兜”。调查中,有个村的“三职”干部在位十几年,工作不冷不热,干群关系不好不坏,经济发展缓慢,村里面貌依旧。当我们问及这个村的群众为什么不选几个能人给自己“当家”?群众说:他们虽然

7、不是啥能人,也干不了啥事,但他们起码不“败霍”。与这个村所在的乡镇干部座谈,我们问为什么这么多年不对这个支部班子进行调整?干部反映:目前这样的村班子就不错了,虽然发展慢点,但起码能“看摊”,稳定住局面。这种状况,实在令人深思。如果仅仅局限于不“败霍”、能“看摊”,如何能加快发展,又怎么能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由于这种类型的党组织所占比例较大,工作徘徊不前,特别是隐藏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如不尽快改变这类党组织的战斗力现状,加快发展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将因此付之东流。在加快发展过程中,如果说“看摊守业型”党组织的问题已经成为阻力,那么“涣散贻业型”党组织的问题则更为严重。这种类型的党组

8、织软弱无力,甚至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无人干正事,无钱办公事,无章理民事,村困民穷,人心涣散,问题积重难返,久治难愈。尽管这种类型党组织所占比例不足10,但对党的事业危害极大,已经成为加快发展、建设小康的严重障碍。比如,兰西县的一个村,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党组织形同虚设,村党支部由“四大家族”轮流“坐庄”,干部以权谋私,财务管理混乱,宗族势力把持村务,一个不足20xx人的村外债(高息抬款)高达200多万元,人均外债比人均收入还高。担忧之二:作为党领导农村工作的决定因素,多数乡村干部在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中发挥了中坚骨干作用,但还有相当比例的基层干部处于没有本事、无所事事的状态政治路线确定

9、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发展的快慢。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对农村基层干部不能简单地用“主流是好的”来概括,应实事求是地做出深入具体地剖析。配合我们的调查,一些市县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现状进行了分类。有的从领导方式方法的角度,把基层干部分为示范型、任务型、蛮干型、无为型四类,各类所占比例依次为3:4:1:2;有的从素质能力升级的角度,按素质能力已经实现升级的、素质能力亟待提高的、素质能力难以提高需要调整的3个层面分析,每个层面各占三分之一;有的从履行职能的角度,认为农村基层干部能够奋发有为、艰苦创业的占30左右,尽职尽责、支撑局面的占50左右,没有本事、无所事事

10、的占20左右。从以上的分类剖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现状有喜有忧,喜中有忧,忧中难喜。通过对千名农民党员群众的问卷调查显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满意率占七成,不满意率占三成。见“千名农民党员群众问卷调查统计表”。千名农民党员群众问卷调查统计表问卷调查农民党员群众参与人数问卷内容:对乡村干部队伍是否满意满意人数及比例满意原因不满意人数及比例不满意原因104670968执行政策好领导能力强经济发展快工作作风实其他33732能力不强作风不实办事不公为政不廉其他3592013411323195137695令人欣喜的是:多数基层干部能够为党分忧、为民解难,成为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牢固

11、根基和重要支撑,保证了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推动了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特别是在农村基层干部中涌现了一批小康领路人、产业带头人和群众贴心人,加快了带领群众致富的步伐,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得到了农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比如被授予“人民好公仆”的望奎县宽五西村党支部书记佘树德同志,十几年如一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心系群众,带领一班人,艰苦创业,加快发展,把一个村困民穷的落后村变成了村强民富的小康村。这样的干部在基层不在少数,他们是党在农村、在农民心目中的政治支撑,他们的事业看得见、摸得着。要对这样的干部大力宣传,扩大影响,不能好事不出门,以此提高党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令人担忧的是:相当

12、比例的基层干部处于不会干事、无心干事、不干正事的状态。调查中基层反映,目前乡村干部有80不会做农村工作,或能力弱,或处于无心干事、不干正事的状态。这虽然有些言之过重,但不可否认,确实有一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不适应农村工作需要。观念陈旧,素质先天不足,工作思路不清,不会干事的基层干部为数不少。一是领导方式陈旧,不会抓农村经济。一些乡村干部开展工作还是行政命令的“老套路”,指挥农业生产还是催种催收“唱四季歌”,抓结构调整调来调去还是“大玉米”。调查中有的群众反映,乡村干部最大的“本事”就是收费,最擅长的工作就是开会,调整结构就是说大话,甚至“瞎指挥”。二是文化科技素质偏低,不能发挥示范引带作用。调查表

13、明,目前乡镇干部文化程度以大中专为主体,本科以上学历仅占16.8,涉农专业的不足10,高中以下文化达30。村干部文化程度以初高中为主,大中专文化程度仅占20左右,高中文化程度约占45,初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接近35。见“绥化市乡(镇)村干部文化状况统计表”。大多数村干部只能粗浅地掌握一些农业技术,精通和掌握高新农业技术的为数不多,甚至有的村干部还是“科盲”。这种科技文化素质状况,很难在调整结构、发展效益型农业中发挥示范引带作用。调查中,有个村为了带动群众发展畜牧业,决定由村干部带头集资养奶牛,由于不懂行,不懂技术,辛辛苦苦花高价买回的却是“淘汰”牛。也有一个村,在调整结构中组织引导群众种菇艹娘

14、,由于不懂栽培技术,乱施化肥,种出的菇艹娘光长秧子不结果。三是工作方法简单,不善于处理农村各种矛盾。对近几年农民群众上访问题进行分析,有一半以上是由于农村基层干部不负责任、作风不民主、处理问题方法简单、工作不细所致。在处理农村一些棘手矛盾和问题上,一些基层干部打骂群众,甚至借用专政工具管制群众,致使矛盾激化,党群、干群关系紧张。比如,青冈县有一名村委会主任,开展工作不讲方法,粗暴蛮横,两次殴打群众,造成群众越级上访,影响极坏。这样的干部在基层虽然为数不多,但影响则“一条鱼坏一锅汤”,坏事传千里,令人反感。给党在农民心目中的威信,甚至在农村的作用带来极大危害。全市乡(镇)、村干部文化状况统计表项

15、目人数比例乡镇干部9445名村干部8576名大学大专中专高中初中以下大专以上中专高中初中以下人数159249462611296179938392937所占比例()16.8652.3727.643.1320.9844.7734.28意志灰退,宗旨信念不牢,不愿为党工作,无心干事的基层干部愈见增多。调查中我们感到,农村矛盾错综复杂,乡村干部处在矛盾的旋涡中,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一些基层干部反映:完不成硬性任务,上级不“饶”你;不给群众办实事,老百姓不“尿”你;一旦触及群众利益,有人告“死”你。“矛盾多,干部累,上压下挤活遭罪”当干部实在没意思。一些村党支部书记反映:现在加快发展的任务越来越重,税费改

16、革后我们的工资却越来越低,干得再好也是农民,与其为工作“头拱地”,不如回家侍弄“一亩三分地”。由于矛盾缠身,压力过大,待遇降低,一些基层干部思想灰退,工作没有积极性,不愿再为党工作。据统计,近两年来,全市辞职不干的乡村干部就有89名,甚至有的乡镇党委书记也撂了挑子。这些人在农村有一定能力,在农民中有一定影响,他们的卸任给事业带来了一些损失,同时也给新上来的同志带来了工作阻力。调查中,还有一些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想“撂挑子”,但由于以前为了完成任务,经手了大量的抬借款,甚至把自己的工资也搭了进去,手插磨眼“拔不出”、“撂不下”。作风不正,不按政策办事,侵害群众利益,不干正事的基层干部大有人在。调查中,一些基层干部作风漂浮、不干实事、处事不公、以权谋私,仍是群众反映的一个突出问题。有的基层干部当干部的初衷就不正,上任之后就琢磨着怎么样欺上瞒下,中饱私囊;有的为了求得升迁,损害群众利益,搞政绩工程,虚报浮夸;有的为了保住位子,拉帮结伙,偏亲向友,甚至借助村匪屯霸邪恶势力;有的为了捞取好处,低价发包资源,任意挥霍集体资财。今年,在“两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