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201905290168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489639 上传时间:2020-01-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201905290168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201905290168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201905290168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201905290168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201905290168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20190529016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20190529016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三亚华侨学校三亚华侨学校 2018 20192018 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化学科期中考试卷高一年级化学科期中考试卷 满分满分 100100 分分 时间时间 6060 分钟 分钟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试卷共 6 页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60 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本人姓名和准考证号 在答题卡上粘贴条形码 2 选择题的答题 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所选方框涂黑 如果修改答案应使用橡皮将错选 项方框涂点擦干净 并将改选项方框涂黑 3 非选择题的答题 使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题号

2、指定区域书写答案 在题号指 定的答题区域以外以及草稿纸 试题卷上书写的答案 无效 4 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0 16 第 卷第 卷 选择题 选择题 8080 分 分 本卷共有本卷共有 3535 小题小题 1 251 25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2 2 分分 26 3526 35 題每小题題每小题 3 3 分分 共共 8080 分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盛放酒精的仓库门上所贴的标签是 A B C D 2 决定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是 A 电子层数和最外

3、层电子数 B 次外层电子数 C 原子核内中子数 D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 不属于同一主族的元素是 A Be Mg B C Si C O S D N Br 2 4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 A 克 B 摩尔 C 克 摩尔 D 摩尔 克 5 Na2CO3属于 A 盐 B 酸 C 氧化物 D 碱 6 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A 豆浆 B 硫酸铜溶液 C 淀粉溶液 D 雾 7 仪器名称为 分液漏斗 的是 A B C D 8 下列化合物中 通常用来做红色颜料 俗称 铁红 的是 A FeO B Fe2O3 C Fe3O4 D Fe5O7 9 钠元素焰色反应的颜色呈 A 砖红色 B 紫色 C 黄色 D

4、绿色 10 下列各个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A B C D 11 下列物质中含离子键的是 A Cl2 B CO2 C NaCl D CH4 12 下列图示表示过滤的是 A B C D 13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B 催化剂 C 温度 D 压强 14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超重化学元素 元素符号为 Ts 元素名称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A 中子数 117 B 质子数 293 C 质量数 176 D 原子序数 117 15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的递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Na Mg Al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 P S Cl 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增大 C N

5、 O F 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 D Li Na K 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 16 下列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图示不一致的是 A 盐酸和 NaOH 溶液混合 B CH4在空气中燃烧 C 电解水得到 H2和 O2 D Al 与硫酸反应 17 将 2 molCaCl2溶解于水配成 2 L 溶液 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 A 0 5 mol L B 1 mol L C 2 mol L D 4 mol L 18 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 H2SO4 H2 SO42 B Ca OH 2 Ca2 OH 2 C AlCl3 Al 3 3Cl 1 D Al2 SO4 3 2Al3 3SO42 19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6、 A KNO3 B 乙醇 C 稀硫酸溶液 D Fe 20 下列气体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的是 A 氯气 B 氢气 C 氨气 D 氮气 21 用化学方法区别 SO2与 CO2最好选用的化学试 剂是 A 紫色的石蕊试液 B 品红溶液 C 澄清的石灰水 D 氢氧 化钠溶液 22 元素 S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A B 4 C D 23 下列各组性质比较错误的是 A 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H2S HCl B 酸性 HClO4 H2SO4 C 碱性 Mg OH 2 Al OH 3 D 原子半径 Cl F 24 在图所示的装置中 a 的活动性比氢要强 b 为碳棒 关于此装置的各种 叙述不正确的 是 A 碳棒上有气

7、体放出 溶液的 pH 增大 B a 是正极 b 是负极 C 导线中有电子流动 电子从 a 极流到 b 极 D a 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 25 在密闭容器中 发生反应 2A g B g 3C g 4D g 下列情况能够降低该反应速率的 是 A 缩小容器体积 B 加入催化剂 C 降低温度 D 增加气体 A 的用量 26 SO2排放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A 酸雨 B 温室效应 C 臭氧空洞 D 光化学烟雾 27 下列关于卤素 F Cl Br I 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依次减弱 B 氯水 溴水和碘水均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减弱 D 原子核外最外

8、层电子数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多 28 下列元素不属于碱金属元素的是 A Li B Na C K D A1 29 下列物质中 属于共价 化合物的是 A 氧化钙 B 氮气 C 硫化钠 D 硫化氢 30 已知 X 结构示意图如下图 则 X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5 A 第二周期 0 族 B 第四周期 A 族 C 第三周期 A 族 D 第三周期 A 族 31 下列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A 铝片与稀 H2S O4反应 B Ba OH 2 8H2O 与 NH4Cl 反应 C 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 D 甲烷在 O2中的燃烧反应 32 原电池是 装置 A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 热能转化为

9、化学能 D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33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CaCO3 CaO CO2 B Na2CO3 2HCl 2NaCl CO2 H2O C 2Cu O2 2CuO D Fe2O3 3H2SO4 Fe2 SO4 3 3H2O 34 Na 与 H2O 反应现象明显 下列现象中不能观察到的是 A Na 浮在水面上 B Na 在水面上游动 C Na 沉在水下 D Na 熔成光亮小球 35 下列物质难溶于水的是 A MgSO4 B NH4Cl C AgNO3 D BaCO3 第 卷第 卷 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 2020 分 分 36 10 分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周期 族 A A

10、A A A A A 0 1 H He 2 Li Be B C N O F Ne 3 Na Mg Al Si P S Cl Ar 请回答 1 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 作者是 填序号 a 阿伏加德罗 b 门捷列夫 c 居里夫人 2 从上表查出第 2 周期第 A 族的元素是 6 3 上表列出的元素中 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4 某同学探究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取已除去氧化膜且面积相等的镁条和铝条 分别投入 2ml 1mol L 的盐酸中 实验现象 镁比铝与酸反应更剧烈 实验结论 金属性 Mg Al 选填 或 查阅 资料 原子半径 nm Mg 0 160 Al 0 1

11、43 思 考 利用元素周期律对上述实验结论进行解释 37 10 分 1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进行了稀硫酸与金属铁反应的对照实验 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 序号 金属质量 g 金属状态 c H2SO4 mol L 1 V H2SO4 mL 反应前溶 液温度 金属消失 的时间 s 1 0 10 丝 0 5 50 20 500 2 0 10 粉末 0 5 50 20 50 3 0 10 丝 1 0 50 20 125 4 0 10 丝 1 0 50 35 50 对比 实验 1 和 3 表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的因素是 7 此外 该实验表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 说出一种即可 2 用右图原电池装置可加快铁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 此装置可以把 化学能转化为 能 其中铁作 填 负极 或 正极 3 举出生活中你熟悉的一种电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