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119489354 上传时间:2020-01-1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试卷注意事项:本试卷共 16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1、 语言文字运用(12 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我们正面临一个膨食化的阅读时代。时代所能挤出的一点点脑汁,多陷入学理的臃肿系统中 ,多少 的繁文,一旦脱去了泡沫,真实有用的信息大概仅几十字或一句话。A毋庸置喙 不能自已 洋洋万言 B毋庸讳言 不能自已 鸿篇巨制C毋庸置喙 不能自拔 鸿篇巨制 D毋庸讳言 不能自拔 洋洋万言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很喜欢“守望者”这个名称,它使我想起守林人。守林人的心境总是非常宁静的,他长年与树木、松鼠这样一

2、些最单纯的生命为伴,他自己的生命也变得单纯了。 , 。 。 。 。 。可是,你决不能说他们是人类中可有可无的一员。如果没有这些守望者默默守望,森林消失,都市人到哪里去寻欢作乐?灯塔熄灭,弄潮儿如何还能大出风头?这守望的生涯使他心明眼亮,不染尘嚣他的全部生活就是守护森林,瞭望云天“守望者”的名称还使我想起守灯塔人与弄潮儿相比,守灯塔人的工作未免平凡当然,与都市人相比,守林人的生活未免冷清在奔流的江河中,守灯塔人日夜守护灯塔,保护着船只的安全航行ABCD3下列诗文与所描绘的传统艺术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从风回绮袖,映日转花钿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

3、万雄兵 胸中具上下千古之思,腕下有纵横万里之势 A舞蹈 书法 戏剧 绘画B戏剧 绘画 舞蹈 书法C舞蹈 绘画 戏剧 书法D戏剧 书法 舞蹈 绘画4. 下面这段话中,画线语句表达都得体的一组是(3 分)( )先生乃三湘大儒,得知我祖籍湘潭,常叨陪末座,相谈甚欢。我毕业后,特地前往拜见周先生,并惠赠先生命我画的斗方小品。一日午后,先生翩然莅临寒斋,品茗小坐。我适有对联新裱,遂张挂素壁,谨求雅教。先生凝视良久,未发一言。我正待移席请益, 先生颔首微笑,端茶闻香,低首品茗。A. B. C. D. 二、文言文阅读(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宋尚书司封郎中孙公墓志铭王安石公讳锡,字昌龄。

4、曾祖钊,祖易从,父再荣,皆弗仕。公以天圣二年进士起家和州历阳、无为巢二县主簿。改镇江军节度推官。知杭州仁和县。籍取凶恶,戒以不改必穷极案治,而治其余一以仁恕,故县人畏爱之。三年,乃用举者以集庆军节度掌书记充国子监直讲。七年,乃用举者召试集贤校理。坐考锁厅进士举籍中有不中格者两人,降监和州清酒务。会明堂恩召还,同判尚书刑部。先时主者多持事往决于中书,公独视法如何,不往。戎州人向吉等操兵贾贩,恃其众,所过不输物税,州县捕逐,皆散走。成都钤辖司奏请逮捕亲属系狱,至更两赦。有诣阙诉者,刑部详覆官以为特敕遇赦不原者,虽数赦,犹论如法。公独奏释之,凡释百二十三人。公于议法多如此。复为开封府推官,当随尹奏事

5、,仁宗问大辟几何,且以慎刑爱人为戒。公因奏开封敕有重于编敕而当改者数事,仁宗皆以为然。它日,问尹以公姓名,称之。道士赵清贶出入庞宰相家,受赇,御史以劾庞,府治实清贶自为,庞不知也。御史又劾府希宰相指,仁宗亦疑,乃悉罢知府、推判官,而以公知太平州。上以公提点淮南路刑狱。在淮南二年,所活大辟十三人,所举多善士,未尝听人请属。还为三司户部判官,求知宣州,许之。至则召五县令,约以州所下书有不便封还,故县得自为政而州无事。又知舒州,发常平、广惠仓以活陈、许流人。计口量远近给食遣去,去者率钱买香焚之府门以祝公,至或感泣。初,提点刑狱恐聚流人为盗,又惜常平、广惠仓,数牒止公,不听。佐属皆争曰:“不可。”公行

6、之自若。比代去,州人阖城门留之,薄暮,与争门乃得出,遂以老告致事。今上即位,迁司封,赐金紫。以熙宁元年正月十二日卒,年七十八。(选自王安石王文公文集,有删改)【注】 考锁厅:宋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专门为有官位的人举行的一种单独考试。大辟:古五刑之一,初谓五刑中的死刑,俗称砍头,隋朝后泛指一切死刑。编敕:将皇帝的命令上升为一般法律形式的立法程序。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乃用举者以集庆军节度掌书记充国子监直讲 用:因为B. 刑部详覆官以为特敕遇赦不原者 原:推究C. 御史又劾府希宰相指 希:迎合D. 未尝听人请属 属:同“嘱”,嘱托,请托6.下列对原

7、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在孙公任同判尚书刑部之前,主事者常常到中书省去请示案件如何判决,而孙公到任后却可以独立判断案件,依法审理,无需向上请示。B. 孙公向皇帝上报开封府执行皇帝的命令比朝廷的法律更严苛,应当修改,皇帝认为有理,并且称赞了开封府尹。C. 皇上让孙公担任淮南路提点刑狱,孙公在淮南两年,使十三个被判处死刑的人活了下来,由他推荐的多为贤良之士,孙公从未接受别人的请托。D. 孙公担任宣州知州时,允许各县各自为政,宣州因此相安无事;后担任舒州知州,遣散流民,流民离去时都烧香为孙公祈福。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籍取凶恶,戒以不改必

8、穷极案治,而治其余一以仁恕,故县人畏爱之。(5分)(2)比代去,州人阖城门留之,薄暮,与争门乃得出,遂以老告致事。(5分)8.孙公为官时表现出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简要概括。(4分)三、古诗词鉴赏(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910 题。 答张十一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注】本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到阳山(今属广东)后的第二年春天所作。德宗贞元十九年,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到郴州林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筼筜(yndng):竹子。踯躅:映山红,杜鹏花科。9

9、首联写景有何作用?(5分)10为什么诗人陡然觉得“霜毛一半加”,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11.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总角之宴,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氓)(2)己欲立而立人, 。(论语雍也)(3)皇览揆余初度兮, 。(屈原离骚)(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5)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6)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7)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8) 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214题。提琴阿城老侯是手艺人。老侯原来在乡

10、下学木匠,开始的时候锛檩锛椽子。锛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活儿。站在原木上,用锛像用镐,一下一下把木头锛出形来,弄不好就锛到自己的脚上。老侯一次也没有锛到自己脚上。老侯对没有锛伤自己很得意,说,师傅瞧我还行,就让我煞大锯。煞大锯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活儿,先将原木架起来,一个人在上,一个人在下,一上一下地拉一张大锯。大锯有齿的一边是弧形的,锯齿有大拇指大。干别的活可以喊号子,煞大锯却只能咬着牙,一声不吭,锯完才算。老侯的腰力就是这样练出来的。后来老侯学细木工,手下稳,别人都很佩服,其实老侯靠的是腰。老侯学了细木工,有的时候别人会求他干一些很奇怪的活儿。老侯记得有人拿来过一只不太大的架子,料子是黄花梨,缺了一

11、个小枨,老侯琢磨着给配上了。人家来取活的时候,老侯问,这是个什么?来人说,不知道。老侯心里说,我才不信不知道呢。不过老侯到底也不知道那个架子是干什么的,这件事一直是老侯的一块心病。老侯的家在河北,早年间地方上有许多教堂,教堂办学校,学校上音乐课,用木风琴,弹起来呜呜的很好听。老侯常常要修这木风琴。修好了,神父坐下来弹,老侯就站在旁边听。有一次神父弹着弹着,忽然说,侯木匠,你会不会修另外一种琴?老侯问,什么琴?神父说,提琴。老侯不知道,嘴上说试试吧。神父就把提琴拿来让老侯试试,是把意大利琴。老侯把琴拿回家琢磨了很久。粗看这把琴很复杂,到处都是弧,没有直的地方。看久了,道理却简单,就是一个有窟窿的

12、木盒。明白了道理,老侯就做了许多模具,蒸了鱼膘胶,把提琴重新粘起来。神父看到修好的琴,很惊奇。神父于是介绍老侯到北京去,因为教会的关系,老侯就常修些教堂的精细什物,四城的人都叫老侯“洋木匠”。老侯因为修过洋乐器,所以渐渐有人来找老侯修各种乐器,老侯都能对付。这以后,老侯就做了乐器厂的师傅,专门修洋乐器。一天有个干部模样的人拿来一把提琴,请老侯修。老侯一眼就认出是神父那把提琴,老侯没有吭声。老侯知道,跟教会沾关系,是麻烦。因为是修过的东西。所以做起来很快。干部来取琴的时候,老侯忍不住说,您的这琴是把好琴。干部说,不是我的,是单位上的。老侯说,就是不太爱惜,公家的东西,好好保存着吧。是把好琴。“文

13、化大革命”开始的那年夏天,到处抄家砸东西,老侯忽然想起那把琴。厂里不开工,老侯凭记忆寻到那个单位去。老侯在这个单位里东瞧瞧,西看看。单位里人来人往,大字报贴得到处都是,到处都是加了碱的面浆糊味儿。老侯后来笑自己,这是干吗呢?人家单位的东西,自己找个什么呢?怎么找得到呢?于是就往外走。可巧就让老侯瞧见了那把琴。琴面板已经没有了,所以像一把大勺,一个戴红袖箍的人也正拿它当勺盛着浆糊刷大字报。老侯就站在那里看那个人刷大字报。那人刷完了,换了一个地方接着刷,老侯就一直跟着,好像一个关心国家大事的人。 (选自阿城精选集,有删改)【注】 锛:木工用的一种工具,用时向下向内用力砍,称“锛子”,这里用作动词。

14、1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前半部分花了不少笔墨写老侯学木匠活的过程,看起来与中心情节无关,但这部分内容既是对人物身份的初步交代,也为下文情节发展作了铺垫。B. 小说中神父、干部模样的人、刷大字报的人等次要人物,虽然和老侯身份地位不相同,但却同处在特定的时代,其命运及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的影响。C. 通过小说情节的发展,我们也见证了老侯精神世界的巨大转变,他由一个普通的手工艺人,转变为一个关心国家命运、有较高政治觉悟的上进者。D. 这篇小说不以情节紧张取胜,而是以冷峻的笔调写人写事,文中没有强烈的抒情段落,作者也几乎没有什么议论性的文字,但却体现了作者的深刻思考。13. 小说主人公老侯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6分)14. 小说为何以“提琴”为题,试作简要探究。(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2 分)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