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第4讲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一预习学案(学生讲义)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119484519 上传时间:2020-0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第4讲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一预习学案(学生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第4讲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一预习学案(学生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第4讲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一预习学案(学生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第4讲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一预习学案(学生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第4讲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一预习学案(学生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第4讲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一预习学案(学生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第4讲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一预习学案(学生讲义)(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诗歌鉴赏阅读之表达技巧(一)1.学会赏析诗歌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2.准确运用所学知识赏析诗歌表达技巧,提高赏析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 素材积累优美语段如果只看到太阳的黑点,那你的生活将缺少温暖;如果你只看到月亮的阴影,那么你的生命历程将难以找到光明;如果你总是发现朋友的缺点,你么你的人生旅程将难以找到知音;同样,如果你总希望自己完美无缺,假设你的这一愿望真的能如愿以偿,那么你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

2、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和构思立意,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诗歌鉴赏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个层面,一是辨认修辞手法并具体解说,二是说明其表达效果。高考对于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做具体分析,而不能只就共性泛泛而谈。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具体地说,就是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考点一:修辞手法知识点积累下面就几种最主要的

3、修辞手法进行讲解。1.比喻诗人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相似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修辞手法就叫作比喻。比喻可以用来写景、抒情、寓理和刻画人物,即喻情、喻事、喻理、喻人。比喻的主要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2.比拟比拟包含拟人和拟物两种。(1)拟人。拟人就是把不具备人的动作和感情的事物人格化。拟人化的写法可以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既能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有了拟人化之后所特有的具象效果。(2)拟物。把人当做物,或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的修辞手法。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4.双关双关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

4、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双关修辞的句子,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5.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现的事物,或借事物的局部特征来代替所要表现的事物。借代的运用可使语言简练、形象、含蓄。古诗词中常见的借代物有:杜康酒;尺素、双鲤书信;干戈战争;渔樵隐逸生活;汗青史书;吴钩宝刀、利剑类;樯橹船;天狼入侵的异族;楼兰边疆之敌;柳营军营。6.对偶对偶是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上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表达效果: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如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方法点拨】(1)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2)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这种修辞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3)析效果。指出这种修辞手法有何效果,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模板】诗中使用了的修辞手法,(结合具体内容阐释如何运用),(具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春近王 铚山雪银屏晓,溪梅玉镜春。东风露消息,万物有精神。索莫贫游世,龙钟老迫身。欲浮沧海去,风浪阔无津。注作者曾为枢密院编修官,后因忤奸相秦桧意,遭到贬斥。索莫:孤寂沮丧的样子。首联写“山”和

6、“溪”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加以分析。考点二:鉴赏表达方式知识点积累(一)抒情方式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抒情,抒情是古代诗歌创作中运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它可以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古讽今和托物言志等。1.直接抒情 又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2.间接抒情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

7、自己的感情,就是间接抒情。中国古代诗歌追求含蓄,所以往往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常见的有:(1)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加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2)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

8、的抒情方式。如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词人的离愁别恨。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的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3)托物言志。托,寄托,借助;物,客观外物;言,表达;志,志向,志愿;托物言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中。(4)借古讽今。诗人借助历史人物或事件影

9、射、讽刺现实,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的手法。(二)描写方式1.虚实结合“实”指的是眼前的、现实的景、物、人、事;“虚”指的是不在眼前的景、物、人、事,不是事实,为心中所想,梦中所见。虚和实之间或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或相反相成,形成强烈对比,从而突出中心。如李煜的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是回忆中的景物。姜夔的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春风十里”,实景是“尽荠麦青青”,通过描写昔盛更显出今衰。鉴赏虚实结合时,应当明确哪是虚,哪是实。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多用于人物的刻画,正面描写指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直接表现人物;侧面描写又叫间

10、接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例如形容女子容貌美,“明眸皓齿、貌若天仙”即为正面描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则为侧面描写。在鉴赏正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时,应当明确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3.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指在一首诗中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以动写静,二是以静写动。动静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动态和静态相互结合,相互映衬。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以动衬静是以动态的景物来反衬静态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的一种表现手法。鉴赏动静结合时,应当明确哪是

11、动,哪是静。4.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看似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诗人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首诗歌,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揭示主题思想等的作用。5.白描白描主要用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不重辞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如实地勾勒出描写对象的情态面貌,具有传神和突出主体的作用。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却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6.点面结合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12、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面结合的形式多样,可以是虚面上的实点,也可以是动面上的静点。鉴赏点面结合时,应当明确哪些是点,哪些是面。【方法点拨】 (1)明确用了哪种表达方式。(2)结合诗句阐释表达方式是如何运用的。(3)简析该表达方式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答题步骤】这首诗采用了的表达方式,写出了意像的特点,表现了的思想感情,起到了的作用。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闲敲棋子”虽是诗人一个小小的动作,却将诗人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1阅读诗歌

13、完成下面题目吹笛杜甫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却尽生。注:此诗约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由夔州移寓西阁时。(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扣题起兴,秋山静寂,皓月悬空,清风萧瑟,横笛数声,牵动诗人的心绪。B第二句使用反问,既写出了吹笛之人吹奏技巧的高妙,也写了自己满怀的乡愁。C颔联,实写悠扬宛转的笛音在风中传播,虚写明月映照关山的景象,实虚相生。D这中宵月明之际,听了这笛曲之后,胡骑就会北归,戍边将士也要南行返乡。E全诗运用烘云托月,由闻笛入手,多方铺垫,反复渲染,

14、逐层推进,沉郁顿挫。(2)请简析尾联的表达技巧。(6分)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练习。悲秋黄公度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注】黄公度,宋高宗绍兴八年(1136)举进士第一,曾任秘书省正字,时秦桧当权,因贻书台谏官言时政,被加上“讥谤”国事的罪名,贬为肇庆府通判。别浦,通往大江的水河汊。楚人,指宋玉,他的九辩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等悲秋的辞句。(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点题,以“西风”点秋,以“怅望”点悲,展现出诗人在西风萧瑟中,独立书斋怅然想望的画面。B颔联

15、描写了一幅渺远迷蒙的景象,映衬诗人抑郁孤寂的心境。叠词的使用,突出了景物的层次性。C颈联写山鸟乐晴、井梧知寒,对比分明,暗含对朝廷中一些官员安于享乐,无意收复失地的批判。D.前三联景中见人,诗人因时节变迁想到了个人遭际和国家命运,展示出一个忧思者的气度和抱负。E.全诗通过简洁普通的形象和平淡直白的语言,来表现秋的的意境,表达诗人复杂的感情,耐人寻味。(2)尾联用了什么抒情方式?其中“感慨”一词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3.(河南省百校联盟2017届下学期高三年级4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登岳阳楼望君山【明 】杨基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净。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镜里芙蓉夜不收,水光山色两悠悠。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注】君山:又名湘山,实则是屹立于洞庭湖口的小岛。相传舜的妃子湘君(即湘妃、湘女)游此,故名。(1)下列对本诗的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