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梁才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481242 上传时间:2020-01-16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02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毕节梁才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贵州省毕节梁才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贵州省毕节梁才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贵州省毕节梁才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贵州省毕节梁才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毕节梁才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毕节梁才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贵州省毕节梁才学校高贵州省毕节梁才学校高 20162016 级高二上期第一学月考试级高二上期第一学月考试 历史科试题历史科试题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232 个小题 个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1 1 5 5 分 分 共共 48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荀子说 凡兼人 兼人 意为让人服从 者有三术 有以德兼人者 有以力兼人 者 有以富兼人者 以德兼人者王 以力兼人者弱 以富兼人者贫 古今一也 这一段话表明荀子 A 主张兼爱非攻 B 提倡法制 C 主张以德服人 D 提出制天命而用

2、之的思想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 以德兼人者王 以力兼人者弱 以富兼人者贫 古今一也 说明 以德兼人 与 以力兼人 以富兼人 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可以看出荀子主张以德服人 故答案为 C 项 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排除 ABD 项 2 孔子主张 仁者爱人 墨子提出 兼爱 非攻 孟子主张 政在得民 这 些思想观点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 A 人的平等权利 B 人的善良本性 C 人的自由平等 D 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 答案 D 解析 孔子的 仁者爱人 体现出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 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 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 墨子的 兼爱 非攻 体现出要求有一个社会秩序安定的政 治局面 孟子的

3、主张是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 不要过分地剥夺他们 因此三人主张的实 质就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故答案为 D 项 其他三项不符合三者思想观点共同的 本质内 涵 排除 ABC 项 点睛 比较型选择题是把两个以上的历史人物 事件或现象放在一起 让考生通过分析 比 较 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 前者是将同一类性质 的事件 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 主要考查它们的相同点 后者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 历史现 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 不同空间的表现进行比较 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 质 影响等方面的不同 本小题属于类比型试题 解答此题首先要看各自体现出的特点 再 找出三者的共同

4、点 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 注意结合课本内容逐一 2 辨析备选项 然后选出正确答案 3 天地君亲师 的思想发端于 国语 形成于 荀子 流行于西汉思想界 北宋初期 天地君亲师 的表达方式正式出现 明朝后期以来 民间广为流行崇奉 祭祀 天地君 亲师 清朝雍正初年 第一次以帝王和国家的名义 确定 天地君亲师 的次序 这一演 变反映了 A 传统社会价值体系的逐渐确立 B 专制集权的发展与强化 C 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日益巩固 D 大一统国家不断壮大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反映的 天地君亲师 思想的发端 流行 到表达方式的正式出现 广为流 行 以致以帝王和国家的名义 确定 天地君亲师 的

5、次序 这一演变过程体现出的是传统 社会价值体系的逐渐确立 故答案为 A 项 这一演变过程与专制集权无关 排除 B 项 这一 现象受儒学影响 但不是儒家思想统治地位日益巩固的过程 排除 C 项 D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排除 4 史记 田敬仲完世家 记载 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 自如邹衍 淳于髡 田 骈 接子 慎到 环渊之徒七十六人 皆次列第为上大夫 不治而议论 是以稷 下学士复盛 且数百千人 据此可以判断稷下学宫的主要性质是 A 参政议政场所 B 教育发展中心 C 外交发展中心 D 学术文化交流中心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中 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 和 不治而议论 说明在稷下学宫可以自由 发表自己的学术

6、见解 是各学派思想荟萃的中心 因此可以判断稷下学宫的主要性质是学术 文化交流中心 故答案为 D 项 在稷下学宫交流的思想可能涉及政治 但不是参政议政的场 所 排除 A 项 其他两项中的教育 外交均不符合 稷下学宫的主要性质 排除 BC 项 5 汉代帛画中充满珍禽异兽 神仙魔怪 显现出浪漫 神秘的特点 与这一绘画特 点相适应的时代思想文化特色是 A 荀子的唯物思想盛行 B 推崇黄老之学 C 佛教传入 D 追捧陆王心学 答案 B 解析 汉代帛画中充满珍禽异兽 神仙魔怪 显现出浪漫 神秘的特点 是由于西汉初期 推崇黄老之学 将其作为整个国家的指导思想 故答案为 B 项 神仙魔怪 与唯物思想无 3 关

7、 排除 A 项 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 陆王心学在汉朝之后 排除 CD 项 6 在唐诗和唐三彩中 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有 丝绸之路的畅通 民族交融的加强 开放的文化政策 古代商帮的推动 A B C D 答案 B 7 下列科技成果中 首先出现在唐朝的是 A 甘石星经 B 简仪 C 实测子午线长度 D 九章算术 答案 C 解析 唐朝时期僧一行主持实测子午线长度 故答案为 C 项 甘石星经 是战国时期的 天文学著作 排除 A 项 简仪是元代的天文观测仪器 排除 B 项 九章算术 是东汉时期 的应用数学著作 排除 D 项 8 李白曾经写诗赞美当时一位书法家 吾师醉后倚石床

8、 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 骤雨惊飒飒 落花飞雪何茫茫 据此推断 这位书法家最有可能是 A 王羲之 B 颜真卿 C 柳公权 D 怀素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 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在本题中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怀素符 合 吾师醉后倚石床 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 落花飞雪何茫茫 的书法习性和 书法风格 所以 这位书法家最有可能是 D 怀素 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D 考点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怀素 9 著名学者傅乐成认为宋文化与唐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类型 例如宋代诗歌深奥含

9、蓄 将唐诗的丰腴 通脱 旷达 化作瘦劲 深刻 曲折而富有哲理 导致宋诗具有这些特 4 点的主要原因是 A 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 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C 宋代租佃契约关系的迅速发展 D 宋代理学的兴起与发展 答案 D 解析 宋代的理学弥补先前儒学的不足 提出世界的本源是天理 更加思辨化 哲学化 反映在文学上使得 宋代诗歌深奥含蓄 瘦劲 深刻 曲折而富有哲理 故答案为 D 项 AC 项与材料无关 排除 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对宋代文学的世俗化产生很大影响 排除 B 项 10 南宋思想家朱熹提出 存天理 灭人欲 的观点 其中的 天理 主要是指 A 天人感应理论 B 自然界的运行规律 C

10、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D 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答案 D 解析 朱熹认为三纲五常也是 天理 存天理 灭人欲 的观点主要是通过强调道德 说教 让民众遵从统治者提倡的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故答案为 D 项 董仲舒提出 天 人感应 理论 朱熹的 天理 与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无关 排除 ABC 项 点睛 程朱理学宣扬天理 并将天理推崇到宇宙万物本源的高度 而三纲五常均是天理 从 哲学层面寻求封建伦理道德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提出 格物致知 的认识论 但其目的在于 明道德之善 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即通过对世间万事万物以 格物致知 的方式体会 感受 理 的存在 从而形成遵守封建伦理道德的自觉性 以上主张表明

11、宋明理学在引入佛 道哲 思的同时 从万物本源的高度来确立穷理灭欲 重建礼制的道德理想 儒学因此进入哲学化 思辨化阶段 11 费正清在 中国 传统与变迁 中指出 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先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 展 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 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其中 全新的创造 是指 A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 融合阴阳家 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新儒学 D 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答案 B 解析 宋明理学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即 部分是全新的创 造 故答案为 B 项 AD 项是对传

12、统儒学的发展 C 项是董仲舒的新儒学 均排除 5 点睛 宋明理学是儒 释 道三教长期争论和融合的结果 也是春秋战国和汉代这一历史时 期所形成的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体系的完善过程 有 对传统的重新发展 也有 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明确材料中 全新的创造 是指理学中吸收和增加 的内容 12 著名宋史专家邓广铭说 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 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 历史时期之内 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下列史实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设置中书门下 强化君主专制 商品经济发达 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 纺织领域出现大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印刷术 指南针和火药技术完善 影响深远 A B C D

13、 答案 B 解析 宋代商品经济发达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 宋朝时期印刷术 指南针和 火药技术的完善 影响深远 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B 项 与材料无关 不符合史实 排除含有 或 的 ACD 项 13 历史学家钱穆认为 古代中国在宋以前 文学艺术尚是贵族的 宗教的 而宋兴以来则 逐渐流向大众民间 成为日常人生的 下列分别体现 宋以前 与 宋兴以来 艺术形式 特点的是 A 彩陶画与汉赋 B 话本与小说 C 汉赋与风俗画 D 楚辞与文人画 答案 C 解析 汉赋气势恢宏 辞藻华美 反映出当时文人气度的宏阔广大 时代精神的豪迈勇进 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风俗画以社会习俗生活为题材 真实地

14、描绘社会习俗 的场景 宋朝是中国风俗画创作的高峰期 因此汉赋与风俗画分别体现 宋以前 与 宋兴 6 以来 艺术形式的特点 故答案为 C 项 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 排除 ABD 项 点睛 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把握宋朝时期文学艺术出现的新特点 两宋时期城市手工业 商业 经济的繁荣 市民阶层的扩大 生活水平的提高 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因此出现 宋 兴以来则逐渐流向大众民间 成为日常人生的 的文学艺术现象 风俗画和宋词的兴盛是突 出表现 14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 中国科技史 中提道 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 也没有把 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 可是他们向来主张 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 因此 在整

15、个中国历史上 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 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 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 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 B 个人与社会和自然界是分不开的 C 儒学注重人的研究而忽视自然科学 D 儒学提倡集体意识而否定个人意识 答案 C 解析 中国古代科技 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 即古代科技重视研究人 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 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 说明儒学反对对自 然科学的研究 解释与推广 因此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儒学注重人的研究而忽视自然科 学 故答案为 C 项 其他三项不符合 最准确的理解 的要求 排除 ABD 项 15 下列关于儒学发展演变的表述 不正确

16、的是 A 战国时 荀子吸收了法家的一些思想 B 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 C 宋朝时 新儒学中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来文化的成分 D 明末清初 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取代 答案 D 解析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对儒学进行批判继承 儒家思想仍然处于正统地位 D 项说法错误 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项 其他三项符合史实 不符合题意 排除 ABC 项 点睛 本题属于否定型即逆向选择题 解答时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 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 法 即根据题意 首先找出与题干意思相符的三个备选项 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 案 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本题要求选择 不正确 的选项 可以首先确定 符合 儒学发展演变 的选项 最后确定不符合史实的正确选项 7 16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 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 天下之大害 下列有关以上三种观点的表述 正确的是 A 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 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 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轻视 D 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答案 A 解析 三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都是从当时社会出发 试图解决现实问题而提出的 都与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