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18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8775737.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477142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18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877573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18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877573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18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877573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18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877573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18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877573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18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877573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18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8775737.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18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2分)餐桌上的饮品种类丰富,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酸奶B玉米糊C冰水D可乐【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酸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A错;B、玉米糊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B错;C、冰水属于纯净物,溶液必须属于混合物,故C错;D、可乐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正确。故选:D。【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2(2分)下列生活用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

2、塑料袋B玻璃杯C木桶D纯棉毛巾【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塑料袋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B、玻璃杯是用玻璃制成的,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C、木桶是用木材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D、纯棉毛巾是用纯棉制成的,纯棉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3(2分)“向污染宣战”是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让潮州天更蓝、地更绿、水更

3、清,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以减少PM2.5的排放B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C使用清洁能源,以节约化石燃料D分类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利用【分析】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可以减少PM2.5的排放;B、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C、使用清洁能源,可以保护空气,保护环境;D、分类回收垃圾,可以节约资源【解答】解: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可以减少PM2.5的排放,故正确;B、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不能禁止,故错误;C、使用清洁能源,可以保护空气,保护环境,节约化石燃料,故正确;D、分类回收垃圾,可以节约资源,故正确。故选:B。【点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养成良好习惯,做环境小卫士4(2

4、分)实验室用KClO3制氧气并回收MnO2和KCl,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A用装置甲收集氧气B用装置乙溶解完全反应后的固体C用装置丙分离MnO2和KCl溶液D用装置丁蒸发分离后的溶液得KCl晶体【分析】A、根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进行解答;B、根据溶解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C、根据二氧化锰难溶于水,而氯化钾溶于水,所以可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进行解答;D、根据蒸发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正确;B、溶解时应用玻璃棒搅拌,故B正确;C、二氧化锰难溶于水,而氯化钾溶于水,所以可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C正确;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

5、的搅拌,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分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5(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能正确表示所述内容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 2Fe2O3B实验室制备CO2:CaCO3CaO+CO2C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DCO2通入CaCl2溶液中:CO2+CaCl2+H2OCaCO3+2HCl【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3Fe+2O2Fe3O4。B、实验

6、室制备CO2采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C、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二氧化碳与CaCl2溶液不反应,故该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6(2分)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见如图)。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7、()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铁粉生锈消耗了瓶内的氧气,生成的是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进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内原来氧气的体积。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装置气密性好;铁粉要足量;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等,结合红磷测定氧气的原理分析即可。【解答】解:A、铁生锈消耗氧气,使装置内的气压减小,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故A正确;B、如果装置漏气,会使进入的水偏少,测定的结果偏小,故B正确;C、发热剂的量必须足量,

8、因为只有足量的发热剂才能把氧气消耗完,使结果准确,故C错误;D、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是300mL,进入水的体积是55mL,即氧气的体积是55mL,因此氧气的体积分数=100%=18.3%,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结合红磷测定的原理进行分析,要注意测定原理、实验关键、现象和结论、装置的评价和改进等,能够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7(2分)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如图曲线中描述正确的是()ABCD【分析】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

9、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解答】解:A、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随着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性减弱,pH升高,当稀盐酸和氯化铜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显碱性,pH大于7,该选项描述不正确;B、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时,溶液质量增加,当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时,溶液质量减小,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质量增大,该选项描述不正确;C、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开始不产生沉淀,该选项描述不正确;D、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

10、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开始不产生沉淀,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产生沉淀,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沉淀,该选项描述正确。故选:D。【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8(2分)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用泥土烧制陶瓷B指南针指引航海C在甲骨上刻文字D用石块修筑长城【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泥土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11、化学变化。B、指南针指引航海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在甲骨上刻文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用石块修筑长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9(2分)如图所示,属于化学能转化为其它能量的是()A水力发电B电解水C定向爆破D太阳能供热【分析】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等的放出或吸收,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水力发电是将势能转化为电能。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

12、、电解水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定向爆破是化学能转化热能和光能,故选项符合题意。D、太阳能供热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能量转化的方式,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转化方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2分)实际生活中很多应用都有其相应的科学原理,以下应用与科学原理对应不正确的是()A地漏利用了连通器原理B近视眼镜凹透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C沼气可以做燃料甲烷具有可燃性D不能把铁打造成金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分析】A、根据连通器原理分析;B、根据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分析;C、根据根据甲烷的作用分析;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

13、种类不变分析。【解答】解:A地漏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正确;B近视眼配凹透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错误;C、沼气可以作燃料甲烷具有可燃性,正确;D、能把铁打造成金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多方面的物理化学知识,综合性较强,但都属于基础性的知识。11(2分)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加热固体B人应站在安全线外C稀释浓硫酸D手不接触笔尾的金属体【分析】A、根据加热试管内固体的注意事项分析;B、根据生活的实际经验分析;C、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分析;D、使用试电笔时,手只有接触笔尾金属体,测电笔才能使用【解答】解:A、加热试管内固体时,为冷凝液体倒流回试管,试管口应

14、向下倾斜,故错误;B、人应站在安全线外才安全,故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错误;D、使用测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用笔尖接触被检验导线,才能辨别火线和零线,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物理中的相关知识,涉及的知识面广,但难度不大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满分0分)12在科技节上,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中,产生使蜡烛熄灭的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2)实验二中,若玻璃管太长,则不易观察到蜡蒸汽燃烧,其原

15、因是玻璃管太长,使蜡蒸汽凝固。(3)实验三中,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A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B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盘中液面C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压强不再变化D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分析】(1)根据反应的原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2)根据玻璃管太长,使蜡蒸汽凝固分析;(3)根据蜡烛燃烧会消耗掉杯内上方的氧气,使其内部压强减小;当玻璃杯内压强较小时,杯内水面上升,杯内压强较大时,杯内水面下降解答。【解答】解:(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2)如果玻璃管太长,使蜡蒸汽凝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