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947483 上传时间:2017-10-15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75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第 1 页 共 48 页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第一章 工程概况1.1 建筑概况本工程为陕西省石油化工局办公楼(见单身职工宿舍) ,位于西安市雁塔路。该建筑物为五层局部六层,最高处 22.45m,平面为“L”型,附楼带地下室,总建筑面积为 6121m2。本工程基础部分(前楼0.00 以下,附楼地下-2.350 以下)已完工。要求于 4 月 1 日开工,10 月 30 日竣工,项目总工期 7 个月。1.2 结构概况承重结构除门厅部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外,其余皆采用砖混结构,实体砖墙承重,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大梁及楼梯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了满足抗震要求,每个楼层设置圈梁一道,

2、在外墙内每隔十米左右设有钢筋混凝土抗震构造柱1.3 装修概况室内地面均采用水磨石地面,室内抹灰为石灰砂浆打底,纸浆灰罩面并喷白。室外装修均采用干粘石。屋面采用炉渣保温层,二毡三油防水层上铺绿豆砂。散水为无筋混凝土一次抹光。设备安装及水、暖、电工程配合土建施工。1.4 施工条件根据勘察报告土壤为一级大孔性黄土,天然地基承载力为 15Tm 2,地下水位在地表下 6-7m,地表耕土层厚 0.5m。建筑场地南侧及北侧均有已建成建筑物,西侧为菜地,以砖墙为界,东侧为雁塔路,距道沿 3m 内的人行道不得占用,沿街树木不得损伤。人行道一侧上面尚有高压输电线及点发现通过(附总平面图) 。- 2 -第 2 页

3、共 48 页施工期间在夏、秋二季,施工期间不遇冬季,雨季为 9、10 两个月。第二章 施工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设置本工程实行“项目法”施工,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施工现场组织机构,设立工程、质量安全、物资、经营计划、综合管理五个管理部门作为项目纵向控制的职能部门,并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作为我单位在该项目上的全权代表,负责施工方案、人事任免、技术措施、设备采购、材料调配、施工计划安排等关键问题的决策,执行本公司质量方针,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全面负责,完成企业与建设单位签定的合同内容。项目其他技术及管理人员对项目经理负责。公司与项目部、项目经理与

4、项目管理层、项目部与施工班组之间的权利与义务,通过合同及责任状明确。主要由项目承包合同(责任成本合同) 、项目工长专业承包责任状、施工班组承包责任状、项目施工工费承包合同、材料消耗评比合同等组成。2.1 项目组织机构系统图项目组织机构选择项目式组织机构,系统图如下:项 目 经 理项目副经理 项目副经理技术主管质量主管施工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安全主管计划主管材料主管财务主管- 3 -第 3 页 共 48 页图 2-1 项目组织机构系统图2.2 项目经理部主要管理人员配备及工作职责项目管理部组织机构为直线管理制,根据这种管理的要求,在项目经理的选用及其他管理人员的配备上要求如下表:表 1 施工项目经理

5、部主要管理人员设置表职务 姓名 职称 管理内容项目经理 樊洪虎 工程师 本工程各项管理工作项目副经理 陈东方 工程师 负责工程施工生产项目副经理 陈 冰 工程师 负责后勤保障项目技术主管 张剑锋 工程师 负责技术质量质量主管 赵 姣 助理工程师 负责工程质量安全主管 张 璞 安全员 负责工程生产安全、文明施工计划主管 李 衡 工程师 负责工程计划管理财务主管 杨 璐 会计师 负责工程财务材料主管 王晓强 材料员 材料采购、保管、发放施工负责人 任大明 工长 负责主体的施工施工负责人 詹斯茅 工长 负责装修的施工1)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经理部全面工作的主持者,项目经理的选择对工程能否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6、。根据对本工程的质量、工期、成本、文明施工、业主及监理和社会的评价,结合本工程的特点,现决定选派拥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及较高的管理和协调能力、具有二级项目经理资质的工程师担任本工程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根据管理幅度和深度需要,设项目副经理两名,分管生产和后勤工作。2)项目技术负责人作为项目施工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等方面的主管者,项目技术负责- 4 -第 4 页 共 48 页人与工程的质量、安全、成本、进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考察结果和综合评定,确定委派具有类似工程丰富施工经验的工程师担任本项目技术负责人。3)项目管理层人员根据单位项目管理文件的有关规定及现有管理人员情况,拟抽调与项目经理有良好合作经

7、历的人员组成项目现场管理班子。 工程管理:对施工范围内的工程质量、技术措施、进度等进行管理,解决图纸及设计上的问题,编制单项施工方案或施工技术交底工艺卡, 制订新技术、新工艺的方案;编制与调整周、旬、月施工进度计划。对工程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进行调配指导施工,并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有相应的技术素质。并对施工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质量安全管理:对施工过程中的生产安全、文明施工进行综合管理,检查班组文明施工、安全宣传教育、落实安全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对施工范围内的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控制、评定,对工程施工进行测量放线及按规范要求进行试验、检验、计量管理。负责创优规划、质量检查、验收、

8、控制质量成本、提供质量统计报表及返修、奖惩资料。计划财务管理:对工程用款有计划、有测算,并进行成本控制,对施工范围内的工程预决算、报量进行审查,参与谈判及对工程合约进行综合管理。负责进行工程变更的成本控制、控制定额用工、提供人工分析表、核发工资、奖金、外包应付帐单。器材物资管理:对施工机械设备、临时用水、用电进行管理协调。负责工程材料及施工用材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等管理工作。负责编制各类材料需用量计划、限额发料、进料验收及材料台帐、提供材料耗用月报、周转材料租赁单及各类材料的验收记录、控制材料采购成本、甲供材料验收、保管和发放;编制各类机械台班使用计划、提供各类机械实际使用台班资料及机械租

9、赁结算单、提高机械完好利用率、指导安装和拆除各类设备,加强- 5 -第 5 页 共 48 页设备维修保养、机械租赁的控制。综合管理:负责对外协调、后勤保障和消防保卫工作。2.3 项目责任矩阵对项目工作进行分解,如下图 2-2,并对项目参与各方的责任进行表述,如表 2表 2 项目责任分配矩阵任 务 名 称 技术部 计划部 质量部 材料部 财务部 施工队 项目经理1100 施工准备 1220 主体工程 1221 地下室 1222 前楼工程 1223 附楼工程 1230 装修工程 1231 内装修 1232 外装修 1240 竣工验收 符号含义:负责;参与;监督;批准2.4 施工项目管理总流程图-

10、6 -第 6 页 共 48 页图 2-3 施工项目管理工作总流程第三章 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3.1 指导思想(1)顺利实现业主对项目使用功能要求(2)确保工程总目标的实现工期:确保按合同工期完工品质:创建优质工程和省级文明工地安全:无任何安全事故成本:总成本控制在预算成本的 5-10%3.2 主体阶段工程施工段的划分在划分施工段时,注意以下原则:1. 为了充分发挥流水作业的特点,各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劳动工作量要大致相等,其相差幅度不宜超过 10%15%。技术交底施工中标签约、施工准备项目目标控制事中控制 事先控制质量评定施工项目管理总结结算- 7 -第 7 页 共 48 页2. 为了充分

11、发挥工人,主导机械的效率,每个施工段要有足够的工作面,使其所容纳的劳动力人数和机械台数,能满足合理劳动组织的要求。3. 为了保证拟建工程的结构整体完整性,施工段的划分界限应尽可能与结构的自然界限(如沉降缝、伸缩缝等)相一致。如果必须将分界线设在墙体中间时,应将其设在对结构整体性影响小的门窗洞口等部位,以减少留搓,便于修复。4. 对于多层拟建工程项目,既要划分施工段,有要划分施工层,且要证相应的专业工作队在施工层之间连续施工。施工段划分:本办公楼工程成“L”字型布置,两头为砖混结构,中间搭接部分为框架结构,两端五层,中间框架结构六层。综合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将主体工程划分为三段,框架结构为“”段

12、,砖混结构的 114 段为“”段,砖混结构的 DL 段为“”段。、段主体完工就可以做屋面,屋面完工后就能尽快做外装修,以免因雨季影响外装修工程而延误工期。3.3 施工流向的确定施工流向的确定原则:1. 建设单位的生产或使用要求。2. 从建筑结构特征来看,一般情况下,工程量大,施工技术复杂,工期长的部位先施工;当有高低层或高低跨并列时,应先从并列出开始;多层建筑应从层数多的区段开始施工。3. 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上的要求,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及基础埋深不同时应先深后浅,先土建,后局部安装。本工程为五层,局部六层,因为竖向施工流水在施工层数上是不同的,所以根据施工流水段划分原则应先从层数多的部位开

13、始施工;横向施工流向从施工第段到第段,再到第段。- 8 -第 8 页 共 48 页施工流向(施工起点流向):主体工程:第段施工段第施工段第施工段内 装 修:下上外 装 修:上下综合考虑工期,在主体第三层结束后就开始内装修,当、段主体结构完工后就开始屋面工程,以保证雨季前完成外装修。3.4 起重机械的选择及校核垂直运输采用 QT60 塔吊,并辅以卷扬机井架上料,此塔吊的性能指标:最大幅度/起重荷载:20m/30KN;最小幅度/起重荷载:10m/60KN;最大幅度吊钩高度:23m ;最小幅度吊钩高度:36m ;轨距:3.8m。塔吊布置在楼南侧,塔道中心线距楼 4.2m,距-轴间的梁 SL48.1的

14、中点为 14.04m,该处起重能力为 3.1t,能满足 SL48.1 构件(重 1.10t)吊装。拐角处,塔吊中心距楼 5.0m,此点距-SLS1.1 轴间的中点为13.19m,该处起重能力为 2.95t,考虑偏转,足以吊起 SL51.1(重 1.18t)。QT16 的最小回转半径是 8.0m,以轨中心距楼 4.2m 投影到轴上为 6.8m,塔轨的最短距离应为 5.226.8223.6m(塔中心距轨端以 5m 计),按楼南 56.68m 长度布置,足以满足需要。3.5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1)脚手架工程本工程外架采用单排扣件式钢管落地式脚手架,主要用于结构和装修阶段的安全防护和提供操作平

15、台。1.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搭设顺序为: - 9 -第 9 页 共 48 页做好搭设的准备工作地基处理放置纵向扫地杆逐根树立立杆,随即与纵向扫地杆扣牢安装临时支撑安装第一步大横杆安装第一步小横杆第二步大横杆第三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抛撑(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牢,在装设两道联墙杆后方可拆除)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设置联墙杆接立杆加设剪刀撑铺脚手板绑护身栏杆和挡脚板立挂安全网拆除顺序为:安全网护身栏杆挡脚板脚手板小横杆大横杆立杆联墙杆纵向支撑2.联墙拉杆的设置:联墙点的位置设置在与立杆和大横杆相交的节点处,离节点间距不宜大于 30cm。在结构圈梁上过中线位置预埋 483.5 钢管。短钢管两端分别用直角扣件与预埋钢管及大横杆相连。结构边梁上水平方向每 4m 设置一个,联墙拉杆水平方向间距 4m,垂直方向隔层设置。3.脚手架的防护脚手架外架立面采用密目式绿色安全网,水平方向作业层按结构进度满铺脚手板。4.脚手架的验收脚手架应由架子工严格按规范搭设,搭设前由安全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脚手架主要受力杆件材质应一致,严禁钢木混用。脚手架应分部、分段按施工进度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2)砌体工程1.常温下,砖应隔夜浇水,防止过湿或产生不均现象,在干燥酷热及多风的气候下,砖应提前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