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1期各大学报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94691 上传时间:2017-06-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第1期各大学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年第1期各大学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年第1期各大学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6年第1期各大学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6年第1期各大学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第1期各大学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第1期各大学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各大学报四川大学学报1、 “不得体”的社交表达:陆游的人际关系诗歌论析【作者】:吕肖奂【单位】: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华研究所【内容提要】:陆游一生不善于与人交往,多数人际关系诗歌在情绪表达上因为缺少分寸感而显得不那么“得体”:在官场中与官员交往的唱和散发着自傲自负又自卑气息;与同类朋侪交往唱和不像士人那样彬彬有礼,而如同江湖游士一样亢奋使气;退居乡下后陆游基本断绝与士人阶层往来,而向无法进行更深精神层面对话的乡邻显示个人的精神世界。因此我们几乎可以说陆游是个具有一定社交障碍的交往困难症患者。然而正是这一切在交往礼仪上的“不得体” ,让陆游的社交唱和诗歌脱离了一般人际关系的应酬乏味,而显得个性十

2、足且真诚有味。【关键字】:陆游 社交障碍 人际关系诗歌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汉末魏晋以“清”为美探源【作者】:袁济喜【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内容提要】:自上古以来,中国就有着尚清的思想意识。汉末魏晋时期,在社会生活与思想文化方面都兴起了以清为美的思潮。尚清意识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联系愈发密切,在统治者的人才选举、士人入仕方面都成为重要的考量标准。到了东汉末年,尚清又与党锢之祸中的士人人格精神相联系。三国魏晋时期,清谈与思辨的思想影响到文学艺术的走向,构成六朝文艺与美学不同于隋唐之后的亮点。【关键字】:汉魏两晋 社会生活 以清为美 文艺观念苏州大学学报1、韩愈古文的古典意义和现代意义【作者】:何

3、寄澎【单位】:台湾大学中文系【内容提要】:所谓“古典意义”与“现代意义” ,实即“文学史(散文史)意义” 。有关韩文的古典意义,识者固可就不同面向、角度做有得于心之阐述,如钱穆杂论唐代古文运动特就韩以诗为文一端审绎之,而据家言传统的复兴与抒情的拓展两个方面,可进一步深化对韩文“古典意义”的理解。对于韩文之以诗为文、务去陈言、以文为戏等极具特色之书写模式,于现代散文作者戮力追求新散文体式与格调之过程中,亦有或显或隐的启发或影响。纵贯考察可知,韩文之审美价值,不限于“古典”层面,其于“现代”散文之美学建构,亦具有一定程度的典范意义。在现代散文研究中,对此尤应会通、会心。【关键字】:韩愈 古文 古典

4、意义 现代意义2、焚稿烟燎中的明代文学影像【作者】:罗时进【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内容提要】:明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诗文观念迭变最为突出的时期。目前我们对明代诗文创作的评价基本建立在传世文本的基础上,尚未注意到曾经出现却归于焚燬的作品,而这部分作品数量极为可观,这一现象背后既有其人,亦有其事。考察其人,可了解明代文人的知愧且格;探究其事,则知其弃旧图新,此皆为可贵。但客观看来,在这一过程中不免存在高悬标衡而焚弃失度的现象,使文学史的许多段落仅存斑驳的焦尾碎锦,甚至出现一片空白。数百年之后回视相关自述和历史记载,一方面对焚稿者内省竢善、风裁独峻生出敬意,同时亦有失鱼之叹。透过烟燎考

5、察明代文人焚稿现象,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对文人轶事本身的了解,而是寻找一个与文学史参照互证的心态呈现、演变过程。这一研究的视角既是文学批评和文献学的,也是文学社会学的。【关键字】:明代文人 焚稿 焚馀 文学观念 品质与价值3、王韬诗歌尚“奇”主“变”论【作者】:陈玉兰【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内容提要】:近代中国经历着“千古未有之奇变”王韬顺时应变,提出“时势不同,文章亦因之而变”的口号,其诗歌创作以尚“奇”主“变”为宗旨,体现在题旨意涵的求新求异和艺术风格的奇气恢张两方面。就选题命意而言,王韬诗歌随着人生的萍飘蓬转而变化,流动着新意象,体现着新意境,达到了新境界;就艺术表现而言,王

6、韬以“奇”为准绳,提倡“恢张格律,崭新词句,戛然异人,以自成一家” ,诗作达到了格奇、句奇、意奇。这一方面奠基于其内在的禀赋修为,另一方面取决于其外在的人生际遇,同时更关乎传统审美取向与现代西学背景的交融,是时代气运与个人境界交相鼓荡的结果。【关键字】:王韬 诗歌 风格 新变 恢奇湖南大学学报1、经典诠释与信仰重建中国传统经学现代化的三种路向【作者】:姜哲【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内容提要】:清代的“乾嘉学派”似乎已经暗示了经学现代化的某种可能,然而其以“小学考据”替换“经学诠释”甚至发展为“语典之争” ,却无形中对经学本身造成了冲击。而“古史辨派”则以其所标榜的“疑古”精神,意图明确地想

7、要推翻传统经学的根基。但是,在“后批判”时代的今天,利科有关“第二朴真”的命题却为我们重拾经学信仰提供了某种新的契机。此外,西方的现代诠释学,也为“经学”向“后经学”的转变准备了必要的理论资源。【关键字】:经学 现代化 小学 第二朴真 诠释学 后经学2、圣人,圣言与圣行:作为一种经学判断的“孔子作春秋 ”【作者】:郭西安【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内容提要】:从观念构成及话语运作来重访“孔子作春秋 ”的争议问题,可将这一声明解析为三项话语要素,即作者、文本与书写。在汉代,对春秋作者的溯归与形塑,关联着春秋文本和书写的定位,三者协同运作,表征着不同的经学立场和判断。在中国经学话语空间中

8、,诠释主体与话语系统是相互生产的,而圣人、经书与书写这样的观念更需要被视为话语系统内部具有自我指涉与交互指涉意义的符号。 “孔子作在春秋 ”这一经学声明极为典范地体现了话语述行的能量,经学诠释主体通过言语行为的反复实施来构建话语事实,也施行经学实践本身。【关键字】:作者 文本 书写 经学 诠释实践 话语北京大学学报1、论歌唱与中国早期诗体发展之关系【作者】:赵敏俐【单位】: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内容提要】:中国最早的诗与歌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歌唱不仅强化看诗体的生成,也促成了词汇的组合与诗行的建构。歌唱需要整齐的节奏与统一的旋律,在人类早期音乐尚不发达的情况下,需要有节奏的声音语言与

9、之配合。与此同时,由于人类的词汇也不发达,也需要通过音乐将语言的节奏强化,二者相辅相成。中国早期诗歌中嗟叹词的大量使用,与歌唱有直接关系,其语言的组合与艺术的修饰也在歌的体式下不断完善发展,在歌唱的方式下进行艺术的创造和修辞,这使它们与后世文人案头的诗歌写作大不相同,所以研究中国早期诗歌的语言韵律离不开歌唱。 诗经中风、雅、颂三体分类的基础是歌唱,其艺术形式与语言技巧也受歌唱的影响。 楚辞中九歌 离骚 天问招魂及卜居的文体形式,我们可以从与歌唱关系的远近来加以认识。汉代诗歌有三种主要体式,来源于汉代三种最主要的歌唱形式,他们分别是楚歌、鼓吹饶歌和相和歌。楚歌承袭的是九歌的句法和句式,鼓吹饶歌是

10、中国最早的杂言体,相和歌以五言为主,这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文体,并且在汉代有一个自然的演进顺序。【关键字】:歌唱 诗体 节奏 韵律 艺术形式 语言技巧2、日本伎乐“吴公”本事与汉魏乐府【作者】:葛晓音【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内容提要】:日本伎乐又称“吴乐” ,是古代日本用于佛寺行道仪式的乐曲。一般认为是根源于印度佛教文化,又融合了西域文化的产物。在南北朝时期从中国经百济传到日本,共存九种。通过对这批曲子中“吴公”的表演内容的考辨,可以看出该曲以东晋吹笛名家桓伊歌怨诗以进谏的历史故事为本事,由此观察日本吴乐与汉魏乐府飞关系,说明日本伎乐中也包含中华文化的事实。【关键字】:日本伎乐 吴公 吴女 怨诗

11、 汉魏乐府3、五言诗律化进程与唐诗体式研究的思考与探索【作者】:杜晓勤【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内容提要】:学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体格律问题越来越关注,今年来的相关研究也渐趋深入,但也存在一些可完善和推进之处。就五言诗律化进程研究而言,我们已经大致“知其然”的情况下,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对其“所以然”的探讨上;就唐诗体式研究而言,也应加强对其系统性、历时性及各体式之间关系的研究,同时还有注意对相关诗学概念内涵和外延的考辨,将唐人所用与后人所论区分开来,如此方能得唐人诗体分类方式和诗体观念等方面,做了一些相关的考辨和实证研究工作,在纠正了学界相沿已久或新出现的一些偏误的同时,也对五言诗律化进程和唐诗

12、体式研究作了一定的宏观研究工作,在纠正了学界相传已久或新出现的一些偏误的同时,也对五言律化进程和唐诗体式研究作了一定的宏观理论思考,期望与学界同好一起推动中国古代诗歌体格律研究更上一层楼。【关键字】:五言诗律化进程 唐诗体式研究 诗体分类 齐梁诗 学术史4、意境与身体中国诗学的审美感悟之四【作者】:张晶【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内容提要】:在中国诗学研究中,意境是最为重要的范畴之一,也是最能体现中华美学特色的范畴。关于意境的构成,一般都理解为心与物或情与景的融合。作为主体方面的心或情,又被视为一种与人的身体不相关的纯粹意识。从旧题王昌龄所撰诗格的读解中可以获取意境理论新的内涵, 诗格不仅提出“物

13、境” “情境” “意境”的“三境”之说,更重要的是提出了“身在意中”“处身于境”的意境论美学命题,将诗人身体作为意境创造的主要维度。这个“身体”并非与心灵分离的肉体,而是灵肉合一的主体。法国著名现象学家梅洛庞蒂颠覆了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以身体及知觉作为其现象学的核心范畴,并提出“身体意向性”等概念,我们可以联系相关理论方法对意境与身体的关系进行较为全面的建构,从而使意境理论加入新的元素。【关键字】:意境 身体 身体倾向性 意 物色四川大学学报1、苏轼:儒家居丧不赋诗的典范【作者】:黄强【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内容提要】:居丧不赋诗,是六朝以来直至晚清大多数诗人践行的千年习俗,直接体现了崇仰君

14、子人格的儒家诗教的本质追求。苏轼是儒家居丧不赋诗的典范,南宋以来,受到朱熹、陆九渊、吴澄、阎若璩、焦循等人的由衷褒扬。但苏轼诗中的绝胜亭诗决无可能是苏辙居母丧期间所作,而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一首,亦并非苏轼劝他人丧制中赋诗之作。今人为古人撰写年谱,或为诗人作品系年时,往往因为不明了诸多古人居丧不赋诗,而发生种种疏漏或错误,因此对苏轼居丧不赋诗的考辨有其普遍意义。【关键字】:苏轼 居丧不赋诗 儒家诗教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元代“歌诗”的繁荣与历史定位【作者】:韩伟【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内容提要】:“歌诗”是对中国古代尤其是汉代以后入乐之诗、可歌之诗的泛称,元代是古代歌诗发展的重

15、要时期。元代歌诗在受到汉文化影响的同时,亦与辽、金“歌诗”传统有所联系。此种背景下, “歌诗”概念在元代被普遍接受并使用,很多文人陆续创作了大量的歌诗作品。其热情不亚于杂剧和戏曲的创作。同时,元代“歌诗”理论也表现出了崇尚情性、崇尚自然声律的特征,这与时代主题的理学思想形成了对话关系,表现出二元性特征。整体而言,元代“歌诗”在整个中国音乐文学史上是十分必要的一环。【关键字】:元代 歌诗 二元性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儒家伦理实践中的参与者与观察者【作者】:龚建平【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内容提要】:在社会结构发生改变,人们从宗族社会中解放出来,个体性增强的情况下,伦理实践需要关注参与者与观察者彼此的身份关系。在当事人有多重身份的情况下,只有决策的科学性与程度的透明性才是他们真正代表不在场的参与者的前提。在信念与决策,决策与行为之间,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不能排除情绪和利害关系的介入。认知上的误差和道德原则还不能满足政治法律的客观必要性要求。因之,如何超越参与者、当事人和旁观者各自的限制,使传统伦理观念的授受开拓新界域和新方法,参与者和观察者的身份相互转向成为必要。【关键字】:儒家伦理 参与者 观察者 当事人 身份转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