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6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5415792.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467734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2016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541579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徐州市2016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541579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徐州市2016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541579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徐州市2016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541579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徐州市2016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541579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2016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541579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2016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5415792.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徐州市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思想品德、历史试题来源:学科网ZXXK1.本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本卷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3.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26题,第1至13题为思想品德试题,第14至26题为历史试题。每题2分,共52分)14.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学习历史的必备素养之一。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表述正确的是A.公元前3世纪早期秦统一全国B.康熙四

2、十年时康熙皇帝40岁C.辛丑年过后十是是辛亥年D.中华民国三十三年抗日战争胜利15.工程和建筑是文明的载体。下列对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A.图1是明朝为了防御匈奴而修建的城防工程B.图2是隋朝开凿的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C.图3是清朝时开始营建的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D.图4是唐朝时李春主持建造的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大型石拱桥16.下列观点属于魏源的是A.然则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译夷书始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C.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D.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

3、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17.右图反映的是我国某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它主要表明A.封建传统等级观念已彻底废除B.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国民人格平等的观念逐渐形成D.新文化运动推动习俗改革18.学者齐卫平认为,中共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有三个主导因素:第一,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发源地;第二,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第三个主导因素应该是上海A.最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B.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地方C.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D.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地方19.今年是西安事变爆发80周年。小明同学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后,写道:“一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方的五个大字历史的转折。”(见下图)“历

4、史的转折”是指A.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人民解放战争转为战役进攻D.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20.1997年6月30日午夜12点,香港回归中英双方防务交接仪式上,中文指挥官高声说到时:“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这一瞬间标志着A.“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诞生B.中国结束半殖民地社会C.香港进入“港人治港”新时代D.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21.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该突破可能是 A B C D22.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雅典,可能遇到的场景是A.观看

5、楔形文字铭刻的法典B.国王任命陪审法庭官员来源:学科网ZXXKC.妇女参与公民大会的表决D.公民大会决策重大事务23.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发,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因为它们都A.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平等B.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C.反对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D.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4.17-18世纪,欧洲兴起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让真理来代替迷信,让正义来代替偏私,让平等来代替强权,让人权来代替压迫。”这股思潮的杰出代表是A.莎士比亚B.但丁C.达芬奇D.伏尔泰25.二战秘史的结语中

6、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事件与此观点相符的是A.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B.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C.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D.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26.二战后西欧地位一落千丈,受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和控制。西欧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道路,最终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重塑昔日辉煌。为此,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建立了A.欧洲联盟B.世界贸易组织C.欧洲共同体D.亚太经合组织二、非选择题(本部分6小题,共48分。第27至29题为历史试题,24分;第30-32题为思想品德试题,24分)27(6分)史实与

7、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或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史实:商鞅的经济和政治改革无疑远比他的武功更为重要。公元前350年,“开”(废除之意)田之阡陌。他废除了旧的固定的占地制度(井田制)而代之以单位面积可以不同的更为灵活的制度。剑桥中国史推论:商鞅变法改革土地制度,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 )(2)史实:“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主独裁而天下无所制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推论:皇帝处于独尊的地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3)史实:所载的货物包括上等丝绸,刺绣和其它奢侈品,作为在航程中赠送给当地统治者

8、的礼物。但是就朝廷而言,在这种交往中政治利益高于经济利益。郑和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跨越了半个地球,把明帝国的声威最大限度地远播到海外。剑桥明史推论:郑和下西洋是一次以宣扬国威为目的的大规模远洋航行,扩大了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4)史实:辛亥革命对徐州(当时的行政称谓多以铜山县为代表)的影响是巨大的,武昌城头炮响的第二个月,徐州的同盟会会员周仲穆等人便积极响应。12月3日,以同盟会会员、铜山县自治研究所所长王少华为代表的先进人士,召开了铜山县各界代表会议,决定铜山独立,成立铜山县政府,宣布铜山光复。徐州简史推论:徐州革命党人积极响应武昌起义,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来源:学科网

9、(5)史实:“罗斯福把赞同和反对的两派代表请到白宫开会,企业家们和他们在国会里的代言人之所以同意,是因为他们当中有人认为,一切自由竞争都应该停止。他们完全相信,要复兴和繁荣,就非限制竞争不可。”(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推论:罗斯福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来应对经济危机。( )来源:Z*xx*k.Com(6)史实:“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集团或外来压力所试图的征服活动。”“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美国前总统杜鲁门推论: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美国公开干涉别国内政,它把冷战推向了高潮。( )

10、28.(6分)情境分析: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情境一:1902年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教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分析:该情境发生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它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情境中“成为外国人的朋友”的实质含义是什么?(3分)(2)情境二: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了周恩来头像图片,图片的右上角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分析:情境中“中国人来了”指的是什么历

11、史事件?之后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上述两个历史事件的发生说明了什么?(3分)29.(12分)综合探究: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某校九年级学生就这个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了系列探究,请你参与。【世界篇】材料一 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析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刘宗绪世界近代史(1)“动力革命”和“运输革命”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分别有

12、何具体表现?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材料二 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的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2)新经济政策的哪一内容为哈默在苏俄的投资经商提供了有利条件?新经济政策有何突出特点?(2分)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技术在5年中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为30%左右。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世界近现代史(3

13、)20世纪90年代,美国步入什么时代?这主要利益于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推动?(2分)【中国篇】材料四(见右图)(4)据材料四,指出图中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2分)材料五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5)针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我国进行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当时国家采

14、取了什么措施来改变“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的状况?(2分)【综合篇】(6)综上所述,归纳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因素。(1分)徐州市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题号14151617来源:学&科&网181920212223242526答案CBACCDCADBDAC二、非选择题(27题6分,28题6分,29题12分)27、史实与推论(每小题1分,共6分)(1) (2) (3) (4) (5) (6)28、情境分析(6分)(错别字不得分)(1)辛丑条约(1分)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或成为“洋人的朝廷”)(1分)(2) 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分) 尼克松访华(或中美发表联合公报)(1分)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1分)29、综合探究题(共12分)(1)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1分);火车的发明(1分) 英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或由乡村为主体向城市为主题发展)(1分)(2) 中小企业可允许外国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