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教育科学和卫生的公共政策

上传人:杰猫 文档编号:119455215 上传时间:2020-01-16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59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教育科学和卫生的公共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第五章教育科学和卫生的公共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五章教育科学和卫生的公共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第五章教育科学和卫生的公共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第五章教育科学和卫生的公共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教育科学和卫生的公共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教育科学和卫生的公共政策(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教育、科学和卫生的公共政策,第一节 教育的公共政策 一、教育的混合产品属性 二、教育的概念、功能和作用 三、不同的教育观念 四、教育的发展历史 五、政府介入教育产品市场的必要性 六、中国的教育现状 七、发展教育事业的公共政策探讨,一、教育的混合产品属性,1954年,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1954年11号)上发表著名论文公共支出的纯理论,提出并系统论述其经典的“公共产品”定义。 他指出,所谓公共产品是“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能减少任何他人也对于该产品的消费”。 后来在经济学中,萨缪尔森又赋予“公共产品”完整定义:将该商品的效用扩展于他人的成本为零;无法排除他人参与分

2、享。,一、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公共产品理论依据产品消费特性界定其属性:公共产品、私人产品、混合产品。 教育具有混合产品属性。(1)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多分配给每一学生的边际成本不为零,消费始终具有竞争性,即便是免费义务教育,只要地区间、校际间教育水平差异客观存在,就具有一定竞争性。(2)可以通过收费及考试等措施将部分人排除在受教育之外,具有一定排他性。 教育的混合产品属性并不因提供方式或生产方式不同而变化。由此产生了“教育成本分担”问题。,二、教育的概念、功能和作用,(一)什么是教育 教育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改变人的观念的活动。 学校教育是以一定场地、由教师为主导,以课程方式,借助教育设备、设施

3、,对学生进行传授知识和技能。改变人的观念的活动。 (二)教育的一般功能 1、传道:传播真理、道德、原理(定理)和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 2、授业:获得职业技能; 3、解惑: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科学知识。,高等教育的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教育的作用,在人类由原始氏族社会进入农业社会以后,家庭是社会细胞,具有生产、福利和教育三大功能。 在小生产农业经济下,人们缺乏流动性,因而教育是由家庭完成。私垫是家庭教育的延长,目的是为家庭以外的社会培养治国精英。 工业革命后,工商业发展起来,随着人的流动,家庭功能退化。生产功能由企业承担,教育功能由学校承担,家庭只承担部分福利功

4、能,部分福利功能由政府社会组织承担。 由于城市人口必须在“家庭以外就业”,因而教育成为必须。,三、不同的教育观念,1、“福利论”与“产业论” 前者将教育视为公共福利事业,采用完全或基本上由政府拨款的方式。后者主张用市场方式,将教育当作产业来办,提出“教育产业化” 。福利论的基础是农业社会。由于人缺乏流动性,因而不大可能将教育转化为生产力,或者就业。这样,教育的唯一作用是自我提高。 2、“精英论”与“大众化教育论” 前者是小生产社会的产物,由于生产力不发达,所以需 要的知识有限,教育目的是培养少数社会精英领导社会。 后者也称为平民教育,是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教育是一 种天生的权利,是人权的一部分。

5、教育机会必须是平等的。 3、“自我知识完善论”与“就业准备论” 前者将教育看作是处我知识的完善,是农业社会的教育 观念。而后者将教育看作是一种就业准备,因而必须适应 规范的知识结构的要求。,四、教育的发展历史,(一)教育发展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于劳动力的需求 二是社会的富裕程度和教育的支付能力 (二)教育的发展阶段 1、封建社会的教育(私塾制、科举制、宫廷教育)阶段 2、资本主义社会前期(工业经济社会)的教育 批量生产的学校教育模式(20世纪初) 教育面拓宽 教育的标准化 教育的功利化,即就业成为教育的主要目的 3、后工业经济社会的教育 教育的资本化 教育的普及化和公平 200

6、0年4月“世界教育论坛”通过达喀尔行动框架,要求各国政府致力于在2015年前实现全民普及的优质基础教育。 教育的多层次化和覆盖化,五、政府介入教育产品市场的必要性,1、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 2、教育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 (1)有助于保持和发扬民主自由 (2)有助于减少未来分化和社会不平等 教育是重要的人力资本要素 教育可以切断代际贫困的联系 (3)有助于减少犯罪 (4)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 (5)对人类健康和计划生育有正效应 (6)教育收益具有区域外溢性 3、教育属于优值品 4、教育具有迟效性,教育产品的外部性,六、中国的教育现状,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发展 江泽民曾提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7、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中国政府将发展教育提高到国策地位,制定了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1990-2000年) 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 ,并相继设立了教育法(年月日起施行) 、义务教育法(2006年9月1日起施行)、职业教育法(年月日起施行)和高等教育法(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教育法所规定的四个独立学制阶段中,除学前教育外均已立法。 建国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迅速发展。,(一)成绩,1、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基本实现全面免费义务教育(2008年9月)。 2、高中阶段教育迅速发展,普及程度不断提高。 2006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

8、达,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5.7% 。 3、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走出低谷,规模增长明显加快。招生连年增速超过,提前实现 “到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万人”的目标。 4、高等教育跨入大众化阶段。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到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2006年比2001年年均递增速度达到26.6%;在校生规模为2001年在校生规模的近4倍。 5、民办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教育法规定的“两个提高”和“三个增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章 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两个提高:一是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有所提高;二是教育经费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有

9、所提高; 三个增长:一是财政教育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二是生均教育经费有所增长;三是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有所增长。 教育部 国家统计局 财政部 关于2007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政府教育投入总量继续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以及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均比上年有所增加,但有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达到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投入增长要求。,两个提高: (1)2007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为16.26,比上年15.18增加了1.08个百分点。 (2)200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32,比上年的3增加了0.32个百分点。 三个增长

10、: (1)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比06年增长32.08。其中,中央财政教育支出比上年增长76,高于中央财政经常性收入约28的增长幅度。 (2)2007年全国普通小学(35.11 )、普通初中(41.28) 、普通高中(18.19) 、中等职业学校(26.70) 、普通高等学校(11.54)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均增长。 (3)2007年全国普通小学(56.86 )、普通初中(62.38 )、普通高中(13.54)、中等职业学校(20.64) 、普通高等学校(3.32)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均增长。,(二) 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基础教育质量不均衡 义务教育属于法定的基本公共服

11、务,有均等化的内在要求。,表 2005年“三市一县”的生均成本、满意率、学业测试成绩指标,表:2006年江苏省义务教育部分投入和业绩指标,2、教育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偏低,国家教育发展纲要提出:实现教育支出占GDP比重的4%。这是我国政府的一项庄严承诺。 2005年、2004年政府性教育拨款占OECD各国GDP的比重平均为5.0%。从主要国家财政性教育拨款占一般政府支出比重看,2005年OECD国家平均为13%。 2008年中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将突破3%。但这与4%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分析原因:,(1) 我国的财政收入比重不高。 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0-14%较合理(OE

12、CD国家平均在13.2%),过高则会影响其他支出。教育支出占GDP比重较高的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均超过40%。2007年,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仍为20.68%。 (2)财政主体分散,责任难以落实。 以宁波市为例,2006年该市的可用财力仅占GDP的8.3%,若 达到教育的4%,则意味着全市财政的50%将用于教育,这既无必要,也做不到。 (3)一刀切,缺乏基于理性的地区性教育财政政策。 我国没有一个多元化的符合地方利益的教育财政政策,而是 “一刀切”地要求各级政府“新增的财力投向农村义务教育”。 财力总量上的有限性,体制上的脱节和机制上理性财政政策缺失,是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比重长期过

13、低的三个主要原因。,3、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按照国际通行标准(1999年),人均GDP为5000美元以下的国家,小学、中学、大学三级教育生均经费比为1:1.12:6.56。虽然我国各级教育生均经费差距在快速缩小,2003年这一比例为1:1.67:11.6,表明在高等教育已实行成本分担制度后,培养一名大学生的费用仍相当于小学生的近12倍。 (2008年,中国人均GDP为6078美元) 发达国家对一个大学生的政府拨款相当于1.5个小学生,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2.82。具体为:澳大利亚1:1.66;加拿大1:0.82;古巴1:6.02;日本1:0.72;菲律宾1:3.97;美国1:1.33。就是说,

14、日、加对一个大学生的拨款水平甚至低于小学生。,表 19942003年中国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比值 (以小学为1),4、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不适应,在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教育必须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这就必然首先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建设一套适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教育制度。而在这方面,无论从理论政策到制度建设都不能适应。 新的教育观念应包括这样一些内容: 1.树立新的教育价值观,教育不是纯消费事业,而是一种生产事业,是一种生产性投资; 2.树立全时空的教育观,教育是持续于人的一生的,是终身教育,同时它不仅只局限于学校; 3.树立新的人才观,要因材施教,使个性

15、获得充分发挥; 4.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变消极被动的灌输为积极主动的吸收,使学生发挥能动作用; 5.树立新的就业观,自主、多层次、多渠道就业。 6.树立新的教学观,不仅注重传授 知识,而且更要注重培养能力,使教学内容综合化、现代化,教学方法灵活多样。,5、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均等、资源不平衡,高等教育资源不平衡成为重要矛盾:北京当地院校的生均拨款比中央部属院校还多,而四川、江西培养一个公办大学生,仅能得到2000多元政府拨款,“还不足上海培养一个公办小学学生(经费)的四分之一”。“世界上很少能够找到我们国家这样生均预算内拨款最高省是最低省的8倍”。,七、发展教育事业的公共政策探讨,知识经济时代

16、,技术已经成为继土地、资本、劳动之后的第四大要素。各国政府纷纷调整公共政策,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列为国策。 (一)教育产品的生产政策 1、搞好教育发展规划。 2、转变政策,将政府投入重点由高等教育转入基础教育,由学历教育转向职业教育。,七、发展教育事业的公共政策探讨,(二)改革拨款方式,形成竞争机制 世界银行认为,当前存在着四种拨款方式: (1)协商拨款: 指以工资、公务费、购置费为基础的拨款。 (2)以生均成本为基础的拨款: 统一拨款标准 = 生均成本 -个人缴费 (3)以产出为基础的拨款: 按毕业的学生人数拨款 (4)绩效拨款: 以生均成本为基础的拨款+绩效考核,(三)处理好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的关系,准公共产品有两种生产方式,即公共生产(公立教育)和私人生产(私立教育)。在坚持公立为主的前提下,适度发展私人办学同样是加速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可以由私人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