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真题(含详解)_8510700.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453704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真题(含详解)_851070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真题(含详解)_851070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真题(含详解)_851070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真题(含详解)_851070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真题(含详解)_851070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真题(含详解)_851070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真题(含详解)_8510700.doc(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中考真题(含详解)一选择题(共24小题)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如下: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中可以证明“硫在氧气中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放出热量C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以上选项都可以2下列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太阳下的湿衣服慢慢变干B使用过的铁锅出现锈迹C装热水的塑料瓶扭曲变形D冰箱取出的雪糕慢慢融化3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吸附B蒸馏C沉淀D消毒4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西瓜榨果汁B苹果酿果醋C糯米酿甜酒D鲜奶制酸奶52017

2、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在甲骨上刻文字D用石块修筑长城6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A活性炭作除味剂B液氧用于火箭发射C石墨用作电刷D干冰用于食品保鲜7下列四个事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BCD8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碎B石蜡熔化C食物腐败D汽油挥发9下列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不同的是()A酒精挥发B海市蜃楼C面包发霉D制作雪雕10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B

3、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D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112018年5月28日吉林省松原市发生5.7级地震,绥化大部分地区有震感。下列各种灾后救援及生活行为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A搭建帐篷B生火做饭C铲除废石D砍断倾倒树木12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日光灯通电发光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粮食酿酒D干冰人工降雨13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火烧赤壁B刻舟求剑C司马光砸缸D铁杵磨成针14“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条生命。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裂B轮胎变瘪C燃油燃烧D座椅摇晃15物质的下列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液氧(支持燃

4、烧)B金属铜(制电线)C活性炭(做防毒面具的吸附剂)D不锈钢(做水壶)16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盐酸易挥发B金属具有导电性C酒精易溶于水D常温下,氮气很稳定17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吸附性B溶解性C氧化性D挥发性18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19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导热性B延展性C氧化性D挥发性20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中主要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用盐酸除去铁锈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C用干冰人工降雨D用氧化钙做干燥剂21

5、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可燃性B导电性C溶解性D挥发性22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利用了化学反应原理的是()A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自来水B门锁不易打开时灌入铅笔芯粉末C用天然气作燃料煮饭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23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蜡熔化B铁生锈C米酿酒D纸燃烧24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中与另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是()A酒精挥发B气球爆炸C食物腐烂D湿衣服晒干二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25根据实验内容选择合适选项完成下列实验记录(1)用试管将水加热至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2)在大试管中加入少量研磨后的胆矾粉末,用酒精灯加热。观察试管中发生的现

6、象。(3)如图所示,在盛有少量石灰石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注意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中发生的变化。实验现象有:A蓝色粉末变成白色B水沸腾变成蒸气C产生大量无色气体D蒸气与冷的玻璃片凝结成无色液滴E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试管口有无色液体产生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1)液态的水液态的水(2)蓝色胆矾粉末白色物质(3)块状的石灰石等二氧化碳气体等26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王刚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猜想与假设】一、都是化学变化;二、 【收集证据】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

7、来验证自己的猜想:(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上,观察到:a ;b手摸烧杯壁有 感觉;c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2)将烧杯迅速倒翻转,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分析: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 ,蜡烛燃烧为 变化。(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通电前通电中通电后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分析: 。【获得结论】猜想二正确。27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王刚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猜想与假设】一、都是化学变化;二: 【收集证据】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1)将干冷的烧

8、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上,观察到:a 烧杯内壁出现 ;b手摸烧杯壁有 感觉;c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2)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分析: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 ,蜡烛燃烧为 变化(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通电前通电中通电后灯丝为银白色固体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灯丝为银白色固体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 变化【获得结论】猜想 (填“一”或“二”)正确三解答题(共4小题)28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以下问题。臭氧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得多。臭氧

9、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若将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在无声放电条件下,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氧气中含有3%的臭氧。(1)臭氧的物理性质有: 、 、 ;(2)臭氧的化学性质有: ;(3)臭氧的用途: 。29化学世界绚丽多彩,请选择适当的字母填空A红色 B绿色 C黑色 D白色 E蓝色 F紫黑色(1)高锰酸钾固体 ;(2)氧化镁 ;(3)胆矾 30(1)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以下是生产、生活中一些物质的用途:浓硫酸做干燥剂 氧化钙做干燥剂 用化学方法除去铁锈洗涤剂除油污 铜用作导线 用含有氢

10、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请从用途中体现出的主要性质角度,将上述用途平均分为两类:其中一类的分类标准是 ,包括事例为 (填序号)。(2)很多化学实验常常伴随着颜色的变化。结合图,你认为下列实验中的A与 (填符号)归为一类比较合适,理由是 。品红加入水中液体变成红色碘加入汽油后液体变成棕色如图,最终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铝加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变为无色ABCD3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谈到氨气(NH3),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它的刺激性气味,其实NH3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NH3与食品工业黄曲霉毒素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广泛存在于霉变的花生、玉米等粮油及其制品中在食品工业生产中,常利用氨气熏蒸法降低食物中滋生的

11、黄曲霉毒素该方法是利用NH3与食物中的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再与黄曲霉毒素反应,从而有效的降低黄曲霉的毒性实验人员通过实验寻找氨气熏蒸法的最佳条件将 50g 花生破碎成粉末,包裹密封并注入NH3,置于恒温箱进行熏蒸图1是在相同熏蒸时间、NH3浓度和花生含水量的条件下,熏蒸温度对降解某种黄曲霉毒素的影响NH3与无机化工近年来,CO2捕集与封存被认为是减少 CO2 排放的有效途径 NH3溶于水后形成的氨水可作为吸收CO2的新型吸收剂图2为工业吸收CO2的装置示意图实验研究表明,CO2的脱除率受到反应温度、氨水流量、氨水浓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喷雾塔内的反应温度低于40时,CO2的脱除率随着氨水流

12、量和氨水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升高,最高可达到85%,大大减少了CO2的排放,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至此,你对NH3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呢?希望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你还会对NH3有更全面的认识!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请列举出NH3的物理性质 (答1条即可)(2)氨气熏蒸法中,NH3与食物中水的结合过程属于 (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3)依据图1回答:当温度为40和45时,降解率分别为84.34%和84.35%,考虑到经济性原则,应选取的最佳熏蒸温度为 在2545的范围内,随着熏蒸温度的升高,黄曲霉毒素的降解率逐渐 (填“增大”或“减小”)(4)喷雾塔中利用氨水吸收CO2氨水以雾状喷洒的目的

13、是 (5)下列关于氨水吸收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A从喷雾塔出气口排放出的气体中不含CO2B吸收过程中,喷雾塔内的反应温度对CO2脱除率没有影响C反应温度低于40时,喷洒浓度较高的氨水,有助于提升CO2的脱除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4小题)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如下: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中可以证明“硫在氧气中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放出热量C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以上选项都可以【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颜色的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解答】解:根据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它的本质特征是有其他(新的)物质生成,硫磺在氧气中燃烧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余均是伴随的现象,辅助判断,但不是根本依据;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