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测试题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19449303 上传时间:2020-01-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测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测试题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全等三角形的高相等 B.全等三角形的中线相等C.全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相等 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2. 若ABCDEF,AB2,AC4,若DEF的周长为偶数,则EF的取值为( )A.3 B.4 C.5 D.3或4或53.如图1,将ABC绕点A旋转之后得到ADE,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BC=DE B.E=C C.EAC=BAD D.B=E4.ABC和ABC中,满足下列条件时必全等的是( )ABCDE图1A.A=A,B=B,C=CB.AB=AB,AC=AC,A=AC.

2、C=C,AB=AB,BC=BCD.AB=AB,AC=AC,B=B5.已知下列条件,作出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的是( )A.两边及其夹角 B.两角及其夹边 C.三边 D.两边及除夹角外的另一个角6.下列说法中:如果两个三角形可以依据“AAS”来判定全等,那么一定也可以依据“ASA”来判定;如果两个三角形都和第三个三角形不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也一定不全等;要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给出的条件至少要有一组边对应相等.正确的是( )A. B. C. D.7.如图2,OA=OB,OC=OD,AC=BD,A=25,BOD=80,则C的度数是( )A.80 B.75 C.70 D.658. 如图3所示,ABA

3、C,要说明ADCAEB,需添加的条件不能是()A.BC B.ADAE C.ADCAEBD.DCBE DCBAEF图3 ABCDO图2ABCDEFG图49.如图4,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DEAB于点E,DFAC于点F,则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 )A.5对 B.4对 C.3对 D.2对10.如图5,ABC是不等边三角形,DE=BC,以D、E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三角形,使所作的三角形与ABC全等,这样的三角形最多可以画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ABCDE图5二、细心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24分)11. 已知ABCDEF,BCEF6厘米,ABC的面积为9平方厘米,

4、则EF边上的高是厘米.12. 已知ABCDEF,且ABC中最大角为100,则DEF最大角为. 13.如图6,在ABC和BAD中,BC=AD,请你再补充一个条件,使ABCBAD你补充的条件是_(只填一个)图6ABCDEF图7ABCDE图814.如图7,B=E=90,EF=AB,AD=CF,则CB和ED的位置关系是_,数量关系是_.15.如图8,在ABC中,AD=DE,AB=BE,A=88,则CED=_.16.已知线段a,b,m求作ABC,使BC=a,AC=b,BC上的中线AD=m.延长CD到B,使BD=CD;连接AB;作ADC,使DC=a,AC=b,AD=m.作法的合理顺序是_.17.如图9,在

5、ABC中,点A的坐标为(0,1),点C的坐标为(5,4),如果要使ABD与ABC全等,那么点D的坐标是_.(填一个即可)18.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边所对的角的关系是_.三、用心做一做(共66分)19.(6分)如图11,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BC=EF,ABDE,A=D求证:ABCDEF图1120.(7分)小明用把直角三角板放在纸上,用笔画出它的轮廓ABC,然后把三角板绕着点C旋转了一个角度,又画出了一个三角形,即EFC,他用量角器检查发现ACE=BCF,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图1221.(8分)某学校花台上有一块形如

6、图13所示的三角形ABC地砖,现已破损管理员要对此地砖.测量后再去市场加工一块形状和大小与此完全相同的地砖来换,今只有尺子和量角器,请你帮他设计一个测量方案,使其加工的地砖能符合要求,并说明理由.图1322.(8分)三月三,放风筝,如图14是小明制作的风筝,他根据DE=DF,EH=FH,不用度量,就知道DEH=DFH,并且DH平分EDF和EHF,请你用所学知识给予证明.DEFH图1423.(8分)如图15,有四个储运站A、B、C、D,它们分布情况是:AB/DC,AB=DC,E、F是线段AC的三等分点,现线段AC上堆满了奶酪,聪明的小老鼠哼哼和唧唧分别从B站、D站出发,沿线段BE、DF的路径去寻

7、找奶酪,哼哼和唧唧的速度相同,问它俩谁最先寻找到奶酪?为什么?ABCDEF图1524.(9分)如图16,在ABC中,ACB=90,AC=BC.CEBE,CE与AB相交于点FADCF于点D,且AD平分FAC请写出图中两对全等三角形,并选择其中一对加以证明图1625.(9分)如图17,在ABC中,B=C=DEF,D、E、F分别在AB、BC、AC上,且BD=CE,问图中是否存在和BDE全等的三角形?请说明理由.ABCDEF图1726.(11分)某校八年级(1)班学生到野外活动,为测量一池塘两端A、B的距离,设计出如下几种方案:()如图18所示,先在平地取一个可直接到达A、B的点C,再连接AC、BC,

8、并分别延长AC至D,BC至E,使DC=AC,EC=BC,最后测出DE的距离即为AB之长.()如图18所示,先过B点作AB的垂线BF,再在BF上取C,D两点,使BC=CD,接着过点D作BD的垂线DE,交AC的延长线于E,则测出了DE的长即为A,B的距离.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方案()是否可行?答:_理由是_.(2)方案()是否可行?答:_理由是_.(3)方案()中作BDAB,EDBF的目的是_,若仅满足ABD=BDE90,方案(),结论是否成立?答_.ABABCCDEDEF图18参考答案一、1.D 2.B 3.D 4.B 5.D 6.A 7.B 8.D 9.A 10.D二、11.3 12.

9、100 13.AC=BD或CBA=DAB 14.CBED 15.92 16. 17.答案不唯一,如(-1,4) 18.相等三、19.证明: ABDE B=DEF在ABC和DEF中,因为B=DEF,A=D,BC=EF, ABCDEF20.因为CABCEF,所以ACB=ECF,所以ACE=BCF.21.测量方案不唯一,如:用量角器分别量出A、B的大小用尺子量出AB的长,根据这三个数据加工的地砖能符合要求,理由是用“边角边公理”得不予考虑这两个三角形全等.22.解:连接DH.在DEH和DFH中,DE=DF,EH=FH,DH=DH,DEHDFH(SSS).DEH=DFH,EDH=FDH,EHD=FHD

10、,即DH平分EDF和EHF.23.解:它俩同时寻找到奶酪.理由:ABCD,BAC=DCA.E、F是AC的三等分点,AE=CF.又AB=CD,ABECDF.(SAS)BE=DF.而哼哼、唧唧的速度相同,它俩谁同时寻找到奶酪.24.解:ADCADF、ADCCEB、ADFCEB(写出其中两对即可).证法1:若选择ADCADF,证明如下:AD平分FAC,CAD=FAD.ADCF,ADC=ADF=90.又AD=AD,ADCADF.证法2:若选择ADCCEB,证明如下:ADCE,BECE,ADC=CEB=90.ACB=90,ACD+ECB=90.又ACD+DAC=90,DAC=ECB.又AC=CB,ADCCEB.25.存在CEFBDE.理由如下:因为DEB+DEF+FEC=180,DEB+B+BDE=180,DEF=B,所以FEC=BDE.又因为BD=CE,B=C,所以CEFBDE(ASA).26.(1)可行.由(SAS)说明ACBDCE.(2)可行.由(ASA)说明ABCDCE.(3)得ABC=EDC.成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