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18.儿童水墨画》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附同步练习)

上传人:hu****a8 文档编号:119449099 上传时间:2020-0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18.儿童水墨画》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附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18.儿童水墨画》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附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18.儿童水墨画》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附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18.儿童水墨画》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附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18.儿童水墨画》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附同步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18.儿童水墨画》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附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18.儿童水墨画》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附同步练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儿童水墨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墨、染”等6个生字,会写“墨、染、竿”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水墨画、葫芦、蘑菇”等词语;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2.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重点难点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2.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墨、染”等6个生字,会写“墨、染、竿”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水墨画、葫芦、蘑菇”等词语;2.正确、流

2、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板书:童年的水墨画)2.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3. 让我们走入诗歌,感受“我”童年的快乐吧!二、初读全文,认识生字1. 初读课文。初读诗歌,我们不仅要读准确,还要用心去感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把字音读准确,还要把声音放轻一些。(课件出示2)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2. 检查读书情况。(1)(课件出示3)生字,读生字。

3、m rn n su ln h shun m u tng b墨 染 竿 碎 浪 葫 爽 蘑 菇 腾 拨自己练读,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注意读准:平舌音“碎”翘舌音“染 爽 ”,前鼻音“竿”,后鼻音“腾 浪”等。“蘑菇”在一起时,“菇”读轻声。(2)(课件出示4)词语,读词语。水墨画 染绿 浪花 溅起 清爽 打碎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注意读准:前鼻音“溅”,后鼻音“爽”。(开火车读,齐读)3.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几首儿童诗(可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座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印象深刻,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4组长汇报,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解决疑问。(相机进

4、行词句训练和朗读指导)5.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并做好笔记。(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请同学们分篇读课文,看生字的读音是否正确。抽查对词语的理解,要求同学们不但能谈出字典上的释义,而且能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课件出示5)水墨画:中国画的一种。用水墨或以水墨为主略施淡彩的绘画。斗笠: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用竹篾夹油纸或箬竹的叶子等制成。梳妆:梳洗打扮。玉带:古代官员所用的玉饰腰带。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水墨画、斗笠、梳妆、玉带”这几个词的意思。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1.轻声朗读课文,说说各首儿童诗的主要内容。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

5、词,概括主要内容;生个别回答,教师随机板书:“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板书: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2.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3.朗读课文,质疑,解决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四、识记生字,写字指导。1.(课件出示6生字田字格)会写字:墨 染 竿 碎 浪 葫 爽 蘑 菇 腾 拨指名读,齐读,指名领读。2.识记生字看看这些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1)形声字识字:竿 浪 葫 蘑 菇 碎 腾(2)熟字比较。如:黑一墨 醉一碎(3)猜谜语:“飞刀投向人靶子:夺夺夺夺!”谜底是“爽”“八点九点十点”谜底是“染”。3. 开火车读,一边读一边说说怎样写好所读的字。大家一起读一读,记住每个

6、字的字形。这几个字怎样写才能做到规范、美观?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对照例字认真观察读帖。交流:提醒大家在写哪个字的时候注意什么?“墨 染 竿 葫 蘑 菇”是都是上下结构的字。除了“墨”是上宽下窄的字,其余都是上窄下宽的字。“碎 浪 ”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范写强调“爽 蘑”:“爽” 的笔顺是:先写“大”,再写左边两个“”,最后写右边的两个“”。“蘑”注意字要写扁一些,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学生再次练写。一生到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在本子上写,教师评价。4.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5. 实物投影写得优秀的学生习字,由写字的学生说说写好字的做法。【设计意图:结合

7、学生生活实际,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进入诗歌的学习中。】【设计意图:课件出示预习要求,放手学生自学,让学生有据可依,体现了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识字,互相交流指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设计意图:会写字先读后记,再书写,保证足够的时间书写,使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板书设计】18 童年的水墨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本课上课伊始,谈话导入,然后出示预习要求,学生自主解决生字新词,扫清阅读障碍。学生轻轻松松完成了学习任务。不足之处:应该鼓励学生多多质疑,养成从小动脑的好习惯。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8、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2.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课件出示8)水墨画 染绿 浪花 溅起 清爽竹竿 打碎 葫芦 蘑菇 松针2.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三首儿童诗都写了什么内容?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1.自由读诗 生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2.理解大意 指名生读诗,其余生边听边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生个别回答,教师随机板书:(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板书: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3.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4.赏析诗句(课件出示9:问题)画出文中精彩的

9、语句,反复诵读、体会。(1)读了童年的水墨画,你有什么感觉?(感觉作者写的真是一幅幅画,是童年生活的一个个镜头。)(2)如果溪边是一幅画的话,不知你在画上都看到了什么?预设:看到了澄澈的碧绿的小溪,小溪中映出溪边的垂柳,映出了钓鱼孩子的影子。预设:我看见了孩子钓竿上的红蜻蜓。预设:我看见了当鱼钓上来时,那溪里的涟漪和碎了的人影、树影,以及在草地上蹦跳的鱼和手忙脚乱的孩子。(板书: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3)就这样边读边想象,你才能真正地走进诗境。不知这些画给你怎样的感觉?(课件出示10:溪边图文)生1:这是一幅有静有动的画。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都是静止不动的,因为它们都在等待水

10、里鱼儿上钩;当鱼儿上钩后,这种静被鱼的挣扎、人的欢笑打破了,溪边热闹起来了。生2:这是一幅色彩艳丽的画。这里有绿色的柳树,有绿色的溪水,连人影都被这溪水染绿了,并且有红色的蜻蜓点缀,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多美的画面啊!(课件出示11:江上图文)生3:这是一幅快乐的戏水画。水中鸭子拍着翅膀玩耍,孩子们也用双手拨动着浪花,快乐地在水中嬉戏。(板书:鸭子、孩子戏水)(课件出示12:林中图文)生4:这是一幅快乐的采蘑菇图,山林中,蘑菇点点,人影绰绰。(板书:蘑菇多多,人影绰绰)小结:你们真的是用心去读书,用心去体会了,把这样的体会,融入我们的朗读中,一定会读得很美很美。三、鉴赏写法,仿写诗歌1.这首

11、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2.模仿这两首诗中的其中一首,记录下自己的童年梦想与童年趣事。3.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4.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四、总结延伸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或者仿照课文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出示字词,引入课题,温故而知新。】【设计意图:学习课文,抓住诗句内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理解分析能力、感悟能力。】【设计意图:注重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注重学生的主观体验。】【设计意图:分析诗歌的

12、表达特点,模仿诗歌特点,练习写话,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板书设计】溪边钓鱼: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江上戏水:鸭子、孩子戏水 童年的水墨画林中采蘑菇:蘑菇多多,人影绰绰【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 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飞翔,快乐可以无限传达。因此,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朗读,让他们读个够,读个透,结合诵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体会诗歌情感,并且鉴赏诗歌写法,用诗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重视朗读训练。2.最后指导学生借鉴诗歌写法,借鉴诗歌的表达方法,诗化自己的表达方式,及时抒于笔端。不足之处:在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的

13、不足之处,朗读的指导和朗读量还欠缺。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的内容和它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光靠教师在讲台上一句一句的讲解是起不到多大的效果的。所以要想学生理解得彻底,一个重要的手段便是读。【同步练习】基础积累大巩固一、看拼音,写汉字。h lu qn shun sn zhn m u fi jin(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浪( ) 碎( ) 溅( ) 墨( )狼( ) 醉( ) 贱( ) 黑( )三、我是查字典小能手。1.“浪”字是( )结构,部首是( ),第五画是( )。2.“染“字是( )结构,部首是( ),第五画是( )。阅读能力大提升四、阅读重点段落。垂柳把溪

14、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忽然扑通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1.这个自然段共有( )句话?本段写的是( )。2.说说诗句“人影给溪水染绿了”的意思。思维创新大拓展五、巧猜字谜1.黯然无声等待中。2.四方齐心安天下。参考答案1、 看拼音,写汉字。葫 芦 清 爽 松 针 蘑 菇 飞 溅二、比一比,再组词。浪(浪花) 碎(打碎 ) 溅(飞溅 ) 墨 (墨水 )狼(灰狼) 醉(醉酒 ) 贱(贱种 ) 黑 (黑白 )三、我是查字典小能手。1.“浪”字是(左右)结构,部首是(氵 ),第五画是(横折)。2.“染“字是(上下 )结构,部首是(木 ),第五画是(横折弯钩)。四、以下不光是我国历史遗产,还是全世界的历史遗产。1.3 溪边钓鱼图2.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