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四电接口施工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9449053 上传时间:2020-01-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3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铁四电接口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铁四电接口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铁四电接口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铁四电接口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铁四电接口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铁四电接口施工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铁四电接口施工作业指导书(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铁*局集团*铁路*标四电工程 编 号:四电接口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 位:中铁*局*铁路项目经理部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年 月 日 发布 年 月 日 实施目录1.适用范围12.编制依据13.作业准备13.1 内业技术准备13.2 外业技术准备14.技术要求14.1桥梁地段14.1.1接口内容14.1.2预留点的选定44.1.3预留原则44.1.4预留要求44.2路基55.施工程序与工艺要求105.1路基段施工工序105.2 路基电缆槽施工125.3路基声屏障、接触网基础施工136施工要求146.1电缆槽(井)146.1.1施工要求146.1.2电缆槽施工允许偏差156.2接触网支柱及拉

2、线基础156.2.1施工要求156.2.2支柱基础与拉线基础施工误差要求156.3声屏障基础施工允许偏差167.劳动力组织168.材料要求169.设备机具配置1610.质量控制及检验1710.1 钢筋工程1710.1.1 钢筋加工1710.1.2 钢筋连接及安装1710.2 预埋件埋设质量要求1710.3 模板工程1710.4 混凝土工程1711.安全及环保要求1811.1.安全要求1811.2.环保要求1812.其他说明18四电接口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中铁*局*铁路*标路基、桥梁四电接口施工。2.编制依据2.1.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图(通号2009-9301)。2.2.铁路路基电缆槽通路【

3、2010】8401。2.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2.4. 接触网基础预留接口设计图。3.作业准备3.1 内业技术准备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3.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落实物资、机具设备的到位情况。4.技术要求4.1桥梁地段4.1.1接口内容桥梁段接口内容有:电缆槽、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电缆上下桥预留、桥梁锯齿口、综合接地等。1、电缆槽桥梁上线路两侧设置盖板式电缆槽,采用通信、信号电缆合槽,电力电缆分槽型式。大

4、于1km的桥梁,每500m设置余长电缆腔。2、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正线桥上接触网支柱基础均设置在桥梁面上,桥支柱基础一般位于桥墩附近,避免设置在梁跨中部,距离一般简支梁桥墩不小于7米。根据接触网平面布置及梁跨长度,一般接触网支柱基础位于距梁端24m、16m、8m处。对于32米的连续标准简支梁,支柱基础的跨距一般为48.9m左右,具体见桥梁段接触网接口设计工点图接触网基础预留接口设计图。(1)H型钢柱基础H型钢柱基础型号、位置符合接触网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基础中心至线路中心3250mm。如下图所示:H型钢支柱基础按不同型号应预留相应根数的M39锚栓,材质为Q345(16Mn)或35号优质碳素钢。每

5、根锚栓配3个螺母、2个垫圈,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与锚栓配套。锚栓采用其他材质时,其机械性能不应低于Q345钢,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等级应与之配套。锚栓、螺母、垫圈及预埋钢板均应做防腐处理。(2)下锚拉线基础 每个拉线基础应预留4根M24锚栓,材质为Q345(16Mn)或35号优质碳素钢。每根锚栓配2个螺母、1个垫圈,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与锚栓配套。锚栓采用其他材质时,其机械性能不应低于Q345钢,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等级应与之配套。锚栓、螺母、垫圈及预埋钢板的防腐要求同H型钢柱基础。3、电缆上下桥预留根据“四电”集成的要求,通信、电力、接触网供电电缆需隔一定距离上下桥,上下桥处设电缆爬架,这就

6、需要在相应桥墩及箱梁预埋安装爬架用的槽道,在箱梁的端部预留锯齿形槽口。4、电缆上网预留孔 上网电缆桥上预留孔距离接触网支柱基础应1.5m设置,爬架预留需要同上网预留孔在一个方向。5、光缆接续预留桥梁地段光缆接续盘留利用每片梁的梁端通信信号内隔墙的缺口,在通信、信号电缆槽中盘留。 6、过轨需要过轨的桥面在指定的位置需要设置内径100mm的热镀锌钢管,每根钢管内预设两根直径为4mm的钢丝,并在两端设封堵。4.1.2预留点的选定1、3.50km以上桥梁每隔500米,通信、电力专业需要引下预留,梁端设置锯齿形槽口、箱梁及桥墩预留装设电缆爬架的条件,以便在桥梁相应位置,通信电缆、电力电缆引下至桥下设置的

7、区间通信机械室(包括区间基站、区间无线中继站)、电力供电箱变。2、12.5km桥梁,通信、电力专业需要引下预留,梁端设置锯齿型槽口、箱梁及桥墩预留装设电缆爬架的条件,以便在桥梁相应位置,通信、电力电缆引下至桥下设置的电力供电箱变箱、区间通信机械室。3、所有区间桥梁地段,若信号(区间信号中继站)、电气化所亭(AT所、分区所、开闭所、牵引变电所等)设置区间桥梁引下的锯齿形槽口、电缆爬架,则应同时考虑配套的通信室、电力电缆引下的锯齿形槽口、箱梁及桥墩预留装设电缆爬架的条件。4、牵引供电电缆在AT所、分区所、开闭所、牵引变电所等设置在桥下时在桥墩处设置电缆爬架。4.1.3预留原则(1)桥梁梁端两侧设置

8、锯齿形槽口、箱梁及桥墩预留装设电缆爬架的条件,以便在桥梁相应位置通信电缆、信号电缆、电力电缆引下至桥下设置的区间通信机械室、电力供电箱变。(2)需设置上述设施的桥梁墩台里程见*施图*(四电)-01,通信、电力设置锯齿形槽口及引下应分别设置在桥梁墩台二头梁端。箱梁锯齿型槽口及梁体底部电缆爬架预埋槽道的预留方法详见中铁咨询集团设计的箱梁标准图,桥墩电缆爬架槽道预埋方法详见*施图(桥)参-01。4.1.4预留要求(1)电缆上桥槽道预埋要求沿桥墩上下桥的电缆应采用钢槽防护。其中,钢槽在地面以下部分埋深不得小于50cm,地面以上的电缆槽外部应采用砖砌围桩防护,围桩高度不得小于2.0m。应保证槽道预埋的强

9、度、防腐、美观要求,保证同一高度的两根槽道尽量水平;同时还应保证槽道的使用要求,不能嵌入混凝土,不能扭转、变形等。信号中继站处要求预留上、下桥梁通道,以满足信号维修需求。(2)锯齿槽预留要求全线桥梁须在梁端二侧设置锯齿形槽口(具体墩号根据区间通信基站、信号中继站、电力供电箱变等的分布确定),相应箱梁及桥梁墩台设置电缆爬架,以便在桥梁相应位置供光、电缆及供电电缆上、下桥梁。要求设置的通信信号、电力用锯齿形槽口及引下应分别设置在桥梁墩台两头梁端。电缆下桥后设置电缆槽,将下桥电缆引入相应的设备房屋内或通过房屋的电缆井引入设备房屋内。锯齿槽预留始终应为纵向两片梁同时预留槽口,绝对不能在一片梁。 根据相

10、关部文要求:沿桥墩上下桥的电缆应采用钢槽防护。其中,钢槽在地面以下部分埋深不得小于50cm,地面以上的电缆槽外部应采用砖砌围桩防护,围桩高度不得小于2.0m。沿地面由中继站铺设至桥梁墩台的电缆应采用直埋方式,当采用电缆槽道时,可采取混凝土封闭等措施。桥台桥面侧、线路两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200m范围内盖板应采取水泥砂浆封闭或T型钢扣板加钢绞线每10m一组串联固定进行防护。信号中继站处要求预留上、下桥梁通道,以满足信号维修需求。(3)其他预留要求普通梁的宽度不满足道岔转辙机的安装限界,应将桥面系加宽。防撞墙应在转辙机出现的位置断开,以保证转辙机的正常安装。 桥面系加宽的宽度以及范围、防撞墙断开的

11、位置,应按照桥梁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施工。 4.2路基路基地段的接口内容有电缆槽(井)、接触网支柱基础、过轨预埋、综合接地预留等。1、电缆槽 路基段电缆槽设置原则如下:路基段线路左右两侧路肩均设置电力电缆槽,站场、桥梁、隧道、路基地段的电力电缆槽均应贯通并平顺连接,并设置上下路基的分支电缆槽引入区间房屋、区间箱式变电站、站房等相关设备房屋(具体里程待相关专业现场位置稳定后提供)。上下路基的分支电缆槽,铁路红线内侧部分,由站前施工方施工,铁路红线外侧部分由四电集成施工方施工。(1)区间正线两侧电缆槽路肩上设置C25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电缆槽,采用通信信号合槽、电力分槽的型式,中间用隔板隔离。盖板式电

12、缆槽外廓宽0.72m(通信信号槽内净宽为0.35m,电力槽内净宽为0.2m)、槽内净高0.30m,内填中粗砂;电缆槽采用侧向排水,槽底坡度2%,在中隔墙及外侧壁底部预留泄水孔,泄水孔直径5cm,每5m一处,将电缆槽内水引出路基外,泄水孔口加设铁丝网盖。 (2)上下路基电缆槽在电缆需要上下路基处设置上下路基电缆槽,采用C25混凝土现浇施工,电缆槽具体结构尺寸详见通路(2010)8401-40。(3)过渡段电缆槽路基与桥梁电缆槽过渡:路基与桥梁电缆槽采用现浇一定长度的电缆槽在平面及纵断面上进行顺接,顺接长度应满足平面上路基电缆槽与桥梁电缆槽的转折角度大于60,纵断面上转折角度大于30。区间路基与车

13、站路基电缆槽过渡:在站线分界处设型电缆井连接区间路基与车站路基电缆槽。2、电缆井(1)电缆井分为、共三种类型,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施工。其中型电缆井适用于一般地段通信、信号或牵引供电线缆过轨或设余长;型电缆井适用于中继站处通信、信号线缆合井过轨和牵引供电线缆;型电缆井适用于电力线缆过轨或设余长。(2)电缆井只在过轨处设置,电缆井间距根据过轨点位置确定,各类线缆余长采用电缆槽内蛇形敷设设置,电缆井内可不设余长。(3)电缆井两侧设挂钩。当线缆过电缆井时,设置余长或过轨的线缆应在电缆井井底敷设,其它线缆应悬挂于电缆井侧壁挂钩上,通信信号线缆悬挂于靠近线路侧挂钩上,电力线缆悬挂于远离线路侧挂钩上。(4)

14、线缆上下路基侧设上下路基电缆槽与电缆井外侧壁预留槽连通以便线缆上下路基。3、接触网支柱基础(1)正线接触网支柱跨距一般为50m,拉线基础一般设置于距下锚支柱基础7 m处。H型钢柱基础距离线路中心距离为3.25米。(2)接触网基础共分三种类型:桩基础、独立基础和岩基。其中桩基础用于普通路段,独立基础用于有地基处理的板桩路基,岩基用于弱风化岩路堑地段。桩基施工时,必须无水成孔,桩承台整体切割,桩身及承台严禁出现坍塌现象,桩身成孔及混凝土浇筑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独基施工中严防支柱基坑内积水,以免基坑土体经水浸泡,土壤力学性质改变,影响施工质量,基坑挖好后立即浇筑基础。(3)接口工程的预留施工,应满足接触网支柱、拉线等各种法兰分类及受力条件要求和严格的施工误差要求。(4)接触网基础均采用矩形螺栓布置方案,严格控制施工精度,便于接触网专业的精确施工安装。(5)接触网预留过轨管及手孔预留过轨位置如与集水井设置位置冲突,进行现场调整。预留过轨、手孔中心距离接触网支柱基础中心里程1.5m设置,变电过轨距离接触网手孔外沿0.5m。所有过轨管道预埋时,管道内应预留两根2.0mm镀锌铁丝,以便后续电缆铺设。 接触网预留过轨管及手孔与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