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时优案1 第8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19448896 上传时间:2020-01-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时优案1 第8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时优案1 第8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时优案1 第8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时优案1 第8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时优案1 第8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时优案1 第8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时优案1 第8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优案1对应学生用书P45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语言现象。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阴历三月)之初,会(聚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众多贤才都会聚在这里,年少的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名词作动词,环绕)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我们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大家在水边排列就座)。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名词作动词,喝酒)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自然界的万物)之盛(繁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2、(用来放眼观赏,开阔胸怀,可以尽情享受视觉和听觉的欢娱),信可乐也。夫人(古义是两个词,“夫”,助词,引起下文)之相与(相交往),俯仰(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一世。或取诸(兼词“之于”)怀抱(胸怀抱负),悟(通“晤”,面对面)言一室之内;或因(依,随着)寄所托,放浪(放纵、无拘束)形骸(身体)之外。虽趣(趋向,取向)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感到自得,自以为称心如意),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等到他们对所追求的东西感到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迁而改变,感慨也随之而来了)。向(以前)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引起)怀,况修

3、短随化(大自然),终期(及、至)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面对)文嗟悼,不能喻(明白)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是荒诞的,将长寿与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妄的)。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记)时人,录其所述,虽(即使、纵使)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这次聚会的诗文)。1梳理文章结构脉络,完成填空。兰亭集序第一二段良辰暮春之初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乐事会于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赏心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信可乐也第三段,慨叹,

4、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及其所倦情随事迁向之所欣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第四段,明意,昔人兴感若合一契死生虚诞彭殇妄作后之览者感于斯文,悲夫,内容把握文章通过记叙的盛况以及作者对的思考,抒写了人们对共有的感情,彻底否定了老庄“”的虚无主义的人生态度,从而树立了自己的生命意识“”,表达了一种积极处世的人生态度。答案美景岂不痛哉死生亦大矣兰亭集会生命生死一死生,齐彭殇死生亦大矣2本文是一篇书序,从文中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本文最能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哪一句?答:答案(1)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作诗情形、成书经过和本书意义。(2)死生亦大矣。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虽是

5、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B在生死观方面,作者认为人事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及时行乐。C本文语言或骈或散,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D综观全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行文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到激荡,再由激荡到平静,具有波澜起伏之美。答案B解析“因此要及时行乐”的说法有误。一、基础检测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茂林修竹修:高,长B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日期C未尝不临文嗟悼 临:面对,引申为阅读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致:思想情趣,情致答案B解

6、析期:至、及。2下列“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吾其还也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答案A解析A“其”为语气副词,表商量或希望,可译为“还是”;其他三项均为代词。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列坐其次B或取诸怀抱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D亦将有感于斯文答案C解析C项,古今义都为“有所感触而慨叹”。A项,“其次”古义为“它(曲水)的旁边”。今义为:第二,次要的地位。B项,“怀抱”,古义为“胸怀抱负”。今义为:抱在怀里,胸前,心里存着,打算。D项,“斯文”,古义为“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为“文雅”。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7、不是活用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C一死生为虚诞D所以游目骋怀答案B解析B兴:引起,产生。A.形容词作名词,贤人。C.数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D.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纵展。5下列句子,补出的成分正确的一项是()A映带(清流激湍)左右,引(之)以为流觞曲水B(清流激湍)映带(于)左右,引(之)以为流觞(之)曲水C(清流激湍)映带(于)左右,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D(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之)以为流觞曲水答案C解析结合原句语境将原句中的省略成分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充完整即可。原句可翻译为:清澈激荡的水流,辉映围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清流激湍)把(清流激湍)作为流觞的曲

8、水。故C项正确。二、精段鉴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或取诸怀抱

9、,悟言一室之内诸:之于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殊:很,非常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迁:变迁D及其所之既倦 之:往,到达答案B解析殊:不同,区别。7下列句中加点的“以”字,与文中“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以刀劈狼首 B臣乃得有以报太子C以其无礼于晋 D皆以美于徐公答案C解析C项与所给句子中的“以”都是“因为”的意思。A项,“以”是“拿,用”的意思。B项,“以”是连词,表目的,“来”的意思。D项,“以”是“认为”的意思。8下列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能表现作者认为人生“痛”的观点的一组是()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A BC D答案D解析表现人生之短;表现人不同的生活方式;表现年老来临,兴致不再;表现时间之短,美景易失;表现人难免一死;表现人应该正确看待人生。排除含的选项即可。-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