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部分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教学课件

上传人:杰猫 文档编号:119448838 上传时间:2020-01-1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四部分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十四部分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十四部分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十四部分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十四部分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四部分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四部分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教学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第一节 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第三节 固有体液免疫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第四节 固有免疫应答本 章 小 结,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组织屏障 固有免疫细胞 固有免疫分子 非特异抗感染 参与调控适应性免疫应答,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第一节 组织屏障及其作用,一、皮肤黏膜及其附属成分的屏障作用 1.物理屏障:由皮肤和黏膜组织构成。 2.化学屏障:皮肤和黏膜分泌物中含有多种 杀菌、抑菌物质,如不饱和脂肪酸、乳酸、 胃酸、溶菌酶、抗菌肽等。 3.微生物屏障: 寄居在皮肤和黏膜表面的正常菌群。 二、体内屏障 1.血-脑屏障 2.血-胎屏障,固有免疫细

2、胞主要包括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NK T细胞、B1细胞、肥大细胞等。 一、吞噬细胞 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和单个核吞噬细胞两类。 (一)中性粒细胞 1.胞内物质:含髓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 防御素、溶菌酶等 2.功能: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可杀伤清除入侵 病原体。通过调理作用可增强其杀伤功能,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二)单核吞噬细胞 组成:血液中的单核细胞 组织中的巨噬细胞(M) 细胞特性:可做变形运动,对玻璃、塑料表面有很 强的黏附能力,借此可将其与淋巴细胞 分离。 功能:通过表达一些膜分子或分泌多种细胞因子、 炎症介质、胞外酶类物质等,参与非特异性 和特异性免疫应答。,1.巨噬细胞表

3、面分子及其识别的配体 M表达多种表面分子,并藉此将M与其周围环境联系起来发挥各种生物学功能。 (1)模式识别受体 包括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Toll样受体 (2)病原相关模式分子 (3)调理性受体 IgGFcR、补体受体 (4)细胞因子受体,2.巨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功能 (1)清除、杀伤病原体 (2)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 (3)杀伤靶细胞 (4)加工提呈抗原 (5)免疫调节,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组图,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 DC是由美国学者Steinman于1973年所发现,是目前所知功能最强的APC,因其成熟细胞具有许多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而得名。 功能:P109、

4、140 1.摄取、加工处理和提呈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2.免疫调节作用 3.免疫耐受的维持与诱导,三.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 P140 标志性分子:TCR-、mIg-、CD56 + 、 CD16+ 功能: 1)抗感染 2)抗肿瘤 3)免疫调节,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作用机制: 1.穿孔素/颗粒酶作用途径 2.Fas/FasL作用途径 3.TNF-与TNFR-I作用途径,KLR,四、NKT细胞 NKT细胞是指能同时组成性表达CD56(小鼠NK1.1)和TCR-CD3复合受体的T细胞,多为CD4-CD8-双阴性,少为CD4+单阳性。 TCR表达密度低,其

5、中多数为TCR型。 来源:胸腺内或胚肝分化发育 分布:骨髓、肝脏和胸腺 识别的抗原:CD1分子提呈的共有脂类和糖脂 类抗原,不受MHC限制。 功能:(1)非特异杀伤靶细胞。 (2)免疫调节和介导炎症反应。,五.T细胞 分布:黏膜和上皮组织中。 识别的抗原:可直接识别某些完整的多肽,不受 MHC限制。如HSP、CD1分子提呈的 脂类抗原、病毒蛋白等。 功能:是皮肤黏膜局部抗病毒感染的重要效应细胞, 对肿瘤细胞也有一定的非特异性杀伤作用。,六.B1细胞 CD5+、mIgM+ 分布:主要存在于腹腔、胸腔和肠壁固有层 识别的抗原:主要某些细菌表面共有的多糖类抗原。 应答特点:接受抗原刺激48小时内即可

6、产生以IgM为主的低亲和力抗体,但不发生Ig类别转换,无免疫记忆。,七、其他固有免疫细胞 1.肥大细胞 2.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均为I型超敏反应的重要效应细胞。这类细胞表面表达IgE FcR,胞内含有肝素、组胺等过敏性介质,该细胞被变应原激活后,释放生物活性介质产生过敏反应。此外二者活化后,均可释放炎症介质参与炎症反应。 3.嗜酸性粒细胞,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Giemsa染色的血涂片,嗜碱性粒细胞胞 浆中布满深蓝色细胞颗粒,透射电镜下胞浆颗粒中充满致密物质。,3、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胞内含有嗜酸性颗粒,颗粒内含有MBP、ECP、EPO、芳基硫酸脂酶和组胺酶等。嗜酸性粒细

7、胞具有趋化作用和一定的吞噬杀菌能力;可通过释放芳基硫酸脂酶和组胺酶,灭活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的组胺和白三烯,具有阻抑炎症反应的作用。,固有体液免疫分子主要包括补体系统、急性期蛋白、细胞因子、抗菌肽和具有抗菌作用的酶类物质。 一、补体系统:作用见第五章 二、细胞因子:参见第六章,第三节 固有体液免疫分子及其主要作用,三、抗菌肽及酶类物质 1.防御素 2.溶菌酶 3.乙型溶素,第四节 固有免疫应答,一、固有免疫应答时相 1.瞬时固有免疫应答阶段 发生于感染后0-4小时之内。 屏障、巨噬细胞、补体激活以及中性粒细胞 2.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 发生于感染后4-96小时之内。巨噬细胞被募集活化,增强局部抗

8、感染进一步活化B1、NK、T、NK T细胞,发挥抗感染功能。 3.适应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 发生于感染96小时后。APC和T、B淋巴细胞,二、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 (一)固有免疫细胞的识别特点 固有免疫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表达于 多种病原体的模式分子而产生免疫应答。 (二)固有免疫细胞的应答特点 1.与生具有,作用迅速 2.作用无特异性,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或其产物均可 应答,并迅速产生免疫效应。 3.无免疫记忆及免疫耐受,二、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1.固有免疫应答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2.固有免疫应答影响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3. 协助适应性免疫应答发挥免疫效应,本 章 小 结,1. 熟悉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2.熟悉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及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相互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