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19447911 上传时间:2020-01-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中检测(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寄语: 同学,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一、基础知识(31分)1.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绉绉(zhu)嫉妒(j)憎恨(zn) 呵斥(h)B.取缔(d)愧怍(zu)滞笨(zh) 凹凼(dn)C.门槛(kn)涎水(xin)模样(m) 半晌(shn)D.疮疤(chun)惧惮(dn)惶急(hun) 粗拙(zhu)2.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张皇失措 转弯抹角走头无路谈笑风生B.永垂不朽 锐不可挡振聋发聩言简意该C.鬼鬼嵩嵩 众志

2、成城荡然无存意想天开D.杯盘狼藉 得意洋洋锲而不舍踌躇满志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是( )(3分)A.万恶不赦(赦免)触目伤怀(心)B.人迹罕至(稀少) 好意难却(推辞,拒绝)C.名副其实(辅助的) 从容不迫(急促)D.不言而喻(明白)不能自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4.下面句子朗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读这二句时应在“明”、“登”、“独”、“翁”后有短暂停顿,用以显示词句鲜明的节奏感。)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朗读第一句语调要上扬,第二句语调要下降,读出诗人对泰山神奇秀丽景色的赞美之情。)C.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3、。(读后一句时,重音应放在“背影”二字上,以突出父亲的背影给我印象之深。)D.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全部赞誉”应用一种嘲讽的语气读出对侵略者罪行的讽刺和谴责。)5.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白族人家的墙上有很多绘画,无论是人物山水还是花鸟虫草,无不千姿万状,惟妙惟肖。B.庆功会上,大家谈笑风生,充满了胜利的喜悦。C.从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井有条。D.与其在这里怨天尤人,责备父母没有给自己创造好条件,不如下定决心,从此更加努力。6.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予

4、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A.对偶 排比 拟人B.排比 夸张 拟人C.排比 对偶 反问D.夸张 对偶 反问7.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文中的“我”却并非指鲁迅自己。C.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托物言志。D.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

5、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8.判断下面四副对联写的分别是哪位文学家,选( )(3分)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A.诸葛亮、文天祥、司马迁、蒲松龄B.杜甫、文天祥、屈原、蒲松龄C.杜甫、司马迁、屈原、吴承恩D.李白、文天祥、司马迁、蒲松龄9.根据下面的内容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15字)(3分)南京晨报12月1日电安徽又有一人感染禽流感死亡。面对邻省再次出现的人感染禽流感病例,江苏省、南京市卫生部门均表示密切关注。昨天,南京市卫生局还召开了紧急会议,要求各级医疗机构要进

6、一步加强防控人感染禽流感的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措施。拟新闻标题为:_ 10.根据要求填写诗句。(4分,每空0.5分)_,芳草萋萋鹦鹉洲。荡胸生曾云,_。石壕吏中“_”一句含蓄地表达诗人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望岳中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_,_。” 春望中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_,_ _。”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二、现代文阅读(43分)(一)(15分)美哉陶公 庐山脚下,栗里小村,几栋茅屋,烟云舒展,竹篱密密,杨柳依依。陶渊明就居于斯。 每日,他或耕地、种园,或读书、饮酒。陶公“

7、性乐酒德”,端起酒杯,就远离了凡尘,就仿佛置身先于他100多年的“竹林七贤”弹奏的韶乐之中。在那激扬的生命乐曲里,他相识了以酒以诗为命的“七贤”之一刘伶。常于醉眼朦胧中,恍惚看刘伶出门带一壶酒,叫随从带一铁锹,说:“死便埋我。” 陶公竟拍案叫绝,引为知己。 一次,陶公的好友颜延之出任始安太守,路过浔阳,临别前留了两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有时陶渊明做东在席上喝酒先醉,便向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陶渊明慧性别具。一张无弦琴,伴他终生。和朋友饮酒之后,或独对明月的静夜,常常抚弄这张无弦之琴。他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把一顶小小的乌纱,换成了一件宽大的布衣。陶公隐居的日

8、子,一个个朝廷在变更。在他的一生,三个朝代,十个皇帝,都如镜花水月一瞬即逝。滚滚红尘的阵阵厮杀,在他看来,不过是窗前一阵风,一串雨罢了。做个无忧无虑、心地善良的田园诗人,做个智慧而快乐的老人。在陶公的诗文里,无处不流露着这种酷爱人生的情感。在最黑暗的日子里,灵魂深处却充满灿烂阳光。陶公能这样。在古代高人韵士的眼里,隐逸是一种最高尚、最自然的人生。陶渊明的好朋友颜延之称他为“幽居者”,稍后的沈约把他请进宋书隐逸传,跟着钟嵘又封给他“古代隐逸诗人之宗”的桂冠。于是陶先生成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隐”。可陶渊明并不是真正看破红尘、心如止水的“隐士”,他的隐逸,不是出于对人生意义的虚无主义理解,他要

9、逃避的是无可奈何的政治,而不是生活本身,他曾这样歌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公心界空灵、幽美。他像一个纯真的孩童,唱着无邪的的歌。他以精进的人生态度获得了他所特有的与生和谐的感觉。也是这种生之和谐,丰富了汉文学伟大的诗歌和散文。在栗里那栋茅舍里,陶渊明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在漫漫长夜里,他要为所有的人设计一个最辉煌的宫殿。一个黎明,他心里的菩提树繁花绽放啦,于是,诞生了桃花源记。11.请结合语境理解第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12.请结合语境写出文中第段画线句子的含义及作用。(3分) 13.阅

10、读第段,说说陶渊明为什么将“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引为知己?(3分) 14.“在漫漫长夜里,他要为所有的人设计一个最辉煌的宫殿”,这座“最辉煌的宫殿”指的是什么?这一设计表达了陶渊明怎样的理想与情怀?(3分) 15.有人说“隐逸”是消极遁世,是对人生的逃避。联系本文,说说你的看法。(3分) (二)(14分)雪莲雪莲,在青海有些地方叫雪荷花、冬莲等,藏民的称法更多,较通用的为“恰羔素巴”。经科学工作者长期研究认定,雪莲为菊科凤毛属植物。我国很早就有了关于雪莲的记载,清人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写道:“雪荷花产伊犁西北及金川等处大寒之地,积雪冬夏不散,雪中有草,类荷花,独茎,亭亭雪间”。,道出了它的产

11、地和亭亭玉立的神态美。雪莲多生长在海拔3500米到5000米高的峰顶碎石之中,一般很难见到,更不易找到,这里的自然环境无疑是十分恶劣的:寒流的侵袭,大雪的积压,狂风的肆扰,冰雹的鞭挞在这被认为寸草不生、虫鸟绝迹的地方,雪莲却能坚韧顽强地代代繁衍下来,这不能不说是生命的奇迹。尽管雪莲生长在严酷气候之中,但它仍然要受到四季的影响,只是报春和花期要比同科植物迟些。一般初夏破土,独茎,叶状如白色或淡黄色长绒毛,纤细稠密,光滑泽润,宛如毛茸茸的鸡腿,藏语中的“恰羔素巴”,即鹰腿意译所得。每年中伏,正值雪莲的花期,其时高峰积雪逐渐消融减少,雪莲花愈开愈旺,那膨大的头状花序上密集地排列着无数管状小花,与向日葵盘中的管状花几乎别无两样,朴实无华,淡妆素裹;幽雅的芬芳,微苦缕丝,似有似无。雪莲的根柔韧细长,像银白的丝线,蜿蜒潜游于砾石冰土之中,随处可以再生。在我国传统的中草药中,雪莲被称为“少用中品”。本草纲目拾遗谓雪莲“治一切寒症”,现代中药学经研究亦表明,雪莲“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它不但是除寒壮阳的最佳原始药物,且对不少常见的妇科病有良好效用。据报载,近年我国人工栽培雪莲取得了较大成果,由此可见,这“高山明珠”也不再独芳高山了。16.文中“”内所缺的一个成语为( ) (2分)A.言简意骇 B.意味深长C.寥寥数语 D.语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