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课文(三)9 枫树上的喜鹊 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9447124 上传时间:2020-01-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课文(三)9 枫树上的喜鹊 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课文(三)9 枫树上的喜鹊 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课文(三)9 枫树上的喜鹊 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课文(三)9 枫树上的喜鹊 人教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课文(三)9 枫树上的喜鹊 人教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课文(三)9 枫树上的喜鹊 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课文(三)9 枫树上的喜鹊 人教部编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枫树上的喜鹊教学目标1.认识“渡、荫”等9个生字,会写“伞、姨”等8个字,正确读写“好像、一直、说话”等10个词语。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3.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教学重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识字:利用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识记;也可以利用已学的同音字来读准字音。字形和字义可以联系生活识记;利用熟字识记,如用“加一加”的方法可以识记“渡、荫”等字,用“减一减”的方法可以识记“母、冈”;借助课文插图识记。(2)写字:教师可以分类指导书写,以点带面,加强对典型字的

2、指导,提高写字指导的效率。对难写字和易错字,要提醒学生注意关键笔画和笔顺。注意“姨”字右边的撇和“弟”字的第七笔撇的区别。2.朗读教学引导学生读好直接表达“我”的喜爱之情的句子,体会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好喜鹊的对话及描写“我”的想象的句子。让学生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再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语气朗读带不同标点符号的句子。3.语言运用(1)注意默读能力的培养,通过默读,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文中的一些重点词句,可以借助插图加以体会。(3)课文有不少的留白,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补白。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

3、.认识“渡、荫”等9个生字,会写“伞、姨、弟、便”这4个字。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3.感受童话故事的美好,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教学过程板块一 视频导入,激发情感 1.视频导入,认识喜鹊。(课件出示喜鹊的视频短片)(1)过渡: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板书:喜鹊)(2)介绍喜鹊: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喜鹊?教师简单补充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中的鹊桥。(3)小结:喜鹊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们是幸福的象征,被人们认为是报喜鸟。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有个小朋友也很喜欢喜鹊,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故事吧!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课堂伊始,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喜鹊的机灵、活泼和可爱

4、,巧妙地引出课题,导入新课,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板块二 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自读课文,了解大意。出示自读提示,学生初读课文。课件出示: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读通句子,不唱读,不回读,标出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检查初读情况,汇报交流。(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纠正读音。(2)同桌互读本课的生字,遇到不会的生字时,同桌互相教读。(3)出示本课带拼音的词语,检查认读情况。口 绿 遮 着 音 字 山 得 答(4)学生自由读词语,指名学生读词语。“拼、荫”都是前鼻音。“渡”的声母是“d”;“蔽”的声母是“b”。“冈”读一声,不要

5、读成三声。(5)去掉拼音,开火车读一读。(6)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联系生活识记:如,做“撑船、撑伞”的动作,识记“撑”字。加一加:度渡;阴荫;掌撑;并拼;董懂;安案。减一减:每母;刚冈。插图识记:借助课文插图认读词语“绿荫、遮蔽、渡口”。3.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读课文,看谁能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2)默读课文,想想“我”喜欢的是什么。课件出示:我喜欢( ),喜欢( ),喜欢( ),喜欢( ),更喜欢( )。(3)同桌自由练说,看谁能把句式补充完整。(4)集体评议,相互补充,再连起来说完整。【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采用集中识字的形式,从字到词、从词到文、由易到难的识字方法降低了识字

6、的难度,让学生用多种方法正字音、记字形,落实学习的重点。教学中放手让学生个性化识记生字字形,理解字义,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板块三 细心观察,指导书写1.学写“伞、姨、弟、便”。(课件田字格中出示“伞、姨、弟、便”)2.引导学生观察“伞、姨、弟、便”的特点。3.学生交流需要注意的地方。(1)“伞”:上下结构,上部撇捺舒展,竖写在竖中线上。(2)“姨”:左右结构,左边“女”的横变提,不出头,“弓”要写得宽一些,稍扁。(3)“弟”:独体字,注意中间“横折、横、竖折折钩”这几笔笔画的安排和书写。(4)“便”:右边第一笔是短横,中部“曰”上展下收。4.教师重点指导书写“姨、弟”。5.

7、学生描红,临写,师生评议。6.再次练写,同桌评议。【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先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特点,然后重点示范“姨、弟”,感受汉字的书写之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和书写习惯,重视学生的自评、互评以及再次练写的过程,把写字任务落到了实处,扎扎实实地写好每个字。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教、游、戏、母”4个字,正确读写“好像、一直、说话”等10个词语。2.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3.初步培养学生听童话、讲童话的兴趣。教学过程板块一 回顾课文,激“喜欢”之情1.听写词语,复习导入。课件出示:好像 说话 童话 阿姨 对岸 弟弟(1)听写词语,同桌订正,指名读词,齐读词语。(2)开火

8、车读,检查情况。2.读第14自然段,读出“喜欢”之情。(1)“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你看到了一棵怎样的枫树?(2)学生交流后,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它的绿荫遮蔽了村里的渡口。指名读。学习词语“绿荫、遮蔽”。发现规律:仔细观察“荫”和“蔽”,你发现了什么?积累词语:这样的词语你能再说几个吗?理解词义:结合课件中的图片理解词义。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和“遮蔽”这个动词写出了枫树高大、繁茂的特点。(3)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渡口旁有这样一棵枫树,作者喜欢它吗?比较词语“很喜欢”和“喜欢极了”。(4)指名朗读第24自然段。(5)课文中反复提到“我

9、喜欢”,“我”喜欢的是什么?(6)学生齐读含“喜欢”一词的句子。【设计意图】复现是延缓遗忘、强化记忆的方法之一。这一环节,先出示词语报听写,再同桌互相订正,然后同桌合作朗读第14自然段,齐读含“喜欢”一词的句子,既巩固了本课的生字词,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还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板块二 披文入境,寻“喜欢”之乐1.初读课文第513自然段,了解大意。(1)“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的窝,我喜欢极了。”其实,“我”更喜欢站在枫树下抬头看喜鹊窝,你知道为什么吗?(2)六只喜鹊弟弟的到来,可把喜鹊阿姨忙坏了,她在忙什么呢?(3)默读课文第513自然段,教师提示方法:不出声,不指读,默读要有速度。(4)读后交流:

10、喜鹊阿姨在忙什么?2.演读“快乐”,体会情感。(1)自由读第5自然段。课件出示: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2)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干什么了?(板书:教)(3)想象补白:仅仅只是这三件事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抓住省略号发挥想象)(4)练习说话:尝试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5)指导朗读并思考:喜鹊阿姨为什么要教喜鹊弟弟这么多本领?(6)如果你是喜鹊弟弟,你想说点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幸福、快乐)(7)指导学生写字。课件田字格中出示“教、游、戏、母”。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学生练写。3.感悟“童趣”,体会情

11、感。(1)喜鹊阿姨是怎样教喜鹊弟弟的?课件出示:“鹊!鹊!鹊!”喜鹊阿姨教道。我知道,这便是、o、e。喜鹊弟弟也跟着学:“鹊,鹊,鹊”(2)教师示范读。(3)去掉旁白再读一读。(4)读懂内容:你听懂喜鹊阿姨在教什么了吗?指名说。(5)角色体验:师生合作体验。师:鹊!鹊!鹊! 生:、o、e。师:鹊!鹊!鹊! 生:i、u、。师:鹊!鹊!鹊!鹊!鹊!鹊! 生:、o、e、i、u、。(6)喜鹊阿姨还教给小喜鹊什么了?指导读第913自然段。课件出示: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指着上升的太阳,问喜鹊弟弟:“鹊!鹊鹊鹊?”我懂得,她问话的意思是:“看!那是什么?”喜鹊弟弟一齐快乐地回答:“鹊!鹊鹊!鹊鹊鹊!”指

12、导读好感叹号和问号,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第913自然段。指导读好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的话,读出节奏。男女生配合读。(7)小结:喜鹊的叫声如此美妙,充满喜庆,充满吉祥,难怪人们都喜欢听到他的叫声。【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合作读、学生分角色表演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情感,让学生与教师、文本、角色对话,在朗读中读出情感、读懂场景,特别是“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个排比句的句式仿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后面的情境补白奠定基础。板块三 想象补白,创“喜欢”之境1.师生合作,探寻规律。(1)找出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的对话,读一读。(2)练习对话。课件出示:“鹊!鹊!鹊!”喜鹊阿姨教道。喜鹊弟弟也

13、跟着学:“鹊,鹊,鹊”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指着上升的太阳,问喜鹊弟弟:“鹊!鹊鹊鹊?”喜鹊弟弟一齐快乐地回答:“鹊!鹊鹊!鹊鹊鹊!”(3)仔细观察,你发现他们的对话里藏着怎样的秘密?引导关注省略号、感叹号和问号。(4)师生感受对话,边读边想象画面。2.合作探究,想象写话。(1)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的对话远远不止这些,想想他们还会说什么。(2)学生交流。(3)仿照课文形式,合作创编。课件出示:我看见喜鹊阿姨找了一条虫子回来,站在窝边。喜鹊弟弟一齐叫道:“鹊!鹊!鹊鹊鹊!”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 ”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嘴里,叫起来:“鹊,鹊,鹊”我知道,她是在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

14、名说,师生共同评议想象的合理性与新颖性。把想到的内容先说一说,再写下来。3.想象补白,练习说话。课件出示:第二天一早,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遍遍地从窝里展翅飞出去。喜鹊弟弟一齐叫道:“鹊!鹊!鹊鹊鹊!”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 ”喜鹊阿姨轻轻地啄了啄喜鹊弟弟,叫起来:“鹊,鹊,鹊”我知道,她是在说:“ ”(1)同桌合作练习,根据想象的画面补全内容。(2)师生评价,展示。4.朗读全文,布置作业。(1)朗读全文。(2)布置作业。这样的童话是多么有趣,如果我们把刚才的想象写下来就变成了枫树上的喜鹊之二、之三、之四、之五而这个作者就是你们。故事学完了,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作业:把童话故事枫树上的喜鹊讲给爸爸妈妈听。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