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龙盛煤矿生产系统和安全设施自检报告-版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445364 上传时间:2020-01-16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4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龙盛煤矿生产系统和安全设施自检报告-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安全生产)龙盛煤矿生产系统和安全设施自检报告-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安全生产)龙盛煤矿生产系统和安全设施自检报告-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安全生产)龙盛煤矿生产系统和安全设施自检报告-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安全生产)龙盛煤矿生产系统和安全设施自检报告-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龙盛煤矿生产系统和安全设施自检报告-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龙盛煤矿生产系统和安全设施自检报告-版(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盛煤矿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自检报告第一章 矿井建设基本情况第一节矿井地理位置、矿区范围、矿界面积xx市龙盛煤矿位于xx市板桥乡王家岭村,距xx市区3km,有二级公路相通。隶属xx市新城区管辖。本井田西与xx矿务局象山煤矿相邻,北与星火煤业公司相邻,东为煤层露头,南与已关闭的火炬煤矿相邻。该区属低山区丘陵地貌,地形复杂,海拔标高+575+692m。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xx市龙盛煤矿采矿许可证副本(证号:C610000201002112033321),井田范围由9个拐点圈定,各拐点坐标见下表。 整合后井田范围拐点坐标表表1-1-1拐点序号X坐标Y坐标13929549.0037446756.0

2、023929549.0037446459.0033929814.0037446460.0043930107.0037446520.0053930461.0037446618.0063930968.0037446777.0073930968.0037446330.0083931429.0037446330.0093931429.0037447128.00井田走向长约1850m,倾斜宽330-750m,面积约0.7984km2。由于龙盛煤矿+380以下受奥灰水的影响,初期能力设计为15万t/a,准采标高为+380+600m。第二节 煤矿资源赋存及储量一、煤炭资源赋存龙盛煤矿含煤岩系为石炭系上统太原

3、组,含煤7层,自上而下分别为6、7、8、9、10、11、11之下,其中11号煤为可采煤层,其余煤层均为极不稳定的不可采煤层。11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为太原组唯一可采煤层,该煤层上距3号煤层60米左右,下距奥灰岩顶面18米左右。厚度在2.667.25m之间,平均厚度4.49m。煤层埋深185-490米,底板标高240-600米。无夹矸或含一层,该煤层为中厚-厚煤层,厚度变化较小,且规律性明显,煤类单一,以贫煤为主,煤质变化小,为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二、储量根据山西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一地质队编制的xx市龙盛煤矿(扩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整合范围内截至2011年底保有资源储量679.8万吨。其中:探

4、明的经济基础储量(331)356.8万吨;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333)222.5万吨;+380以下的资源量:318.4万吨,村庄压覆资源量:100.5万吨。 资源储量估算汇总表 表1-2-1煤 层 编 号 区 块 保有资源储量(万吨)采动量331333小计+380以下村庄覆盖合计11号扩大区143.4143.4143.4100.5243.9原煤矿213.4222.5435.9175.0435.916.0合 计356.8 222.5579.3318.4100.5679.816.0第三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一、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t/a。二、服务年限为13年第四节 设计确定的矿、土、安

5、工程量、投资金额及实际完成工期一、按照xx市龙盛煤矿资源整合矿井开采设计二次变更说明书及xx市龙盛煤矿资源整合矿井安全设施设计说明书设计的矿、土安工程量投资金额具体设计与施工情况见下表矿、土、安工程量投资金额具体设计与施工情况统计表 1-4-2单位:万元 数量项目设计工程量实际工程量设计投资金额实际投资金额井巷工程2555m2560m641.68720.00土建工程2370m2380m3393.21412.10设备更换及购置安装工程1549.281530.00安全设施860.00854.00其 他181.09171.00合 计2825.26 3687.10二、设计工期、开工时间、实际完成工期设

6、计工期:13个月加5个月=18个月开工日期:2009年10月实际完成工期:18个月第二章 矿井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建设及自检情况 第一节 开采系统本矿采用三斜井单水平开拓方式,共有三个井筒,即主井、副井和回风井。可采煤层为11号煤。矿井按资源整合初步设计说明书以井筒为界划分两个采区,井田北翼为北采区,井田南翼为南采区。一、井筒根据开拓部署,矿井设三个井筒,即主、副斜井和回风斜井。1、主斜井井筒倾角27,斜长397.3m,采用U型铁硼、金属网、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形式,圆弧拱形断面,净断面积6.7m2。担负全矿井的煤炭运输任务,兼做矿井的进风井。2、副立井井筒倾角24,斜长432.45m,采用U型铁

7、硼、金属网、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形式,圆弧拱形断面,净断面积6.7m2。担负矿井的材料、设备、提矸、人员等全部的辅助提升任务,兼做矿井的进风井和安全出口。3、回风井井筒倾角21,井筒斜长348m,采用U型铁硼、金属网、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形式,圆弧拱形断面,净断面积5.9m2。作为矿井的回风井和安全出口。井筒特征表见表1。井 筒 特 征 表 表2-1-1特征 井筒名称主井副井风井井口坐标(m)纬距393047639304163930530经距374470933744709937447084标高(m)井口564564 573井底385385440井筒倾角(度)27024021井筒方位角(度)井筒长度

8、(m)397432348井筒掘进断面7.37.36.6井筒净断面(m2)6.76.75.9支护厚度(表土段/基岩段mm)300300300基岩段支护材料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井筒直径或净宽(m)2.82.82.4井筒装备8t箕斗5t箕斗梯子间井筒用途煤炭运输、进风辅助运输、进风及安全出口回风及安全出口备注二、采掘系统布置情况:1、在副井井底掘进单面斜井式井底车场,井底车场形成后,在井底车场按照设计开门掘进中央变电所、水泵房、水仓、管子道等井底硐室。在主井井底开掘煤仓一座和主井装载硐室一处,形成矿井的主要开拓系统。2、采煤工作面布置情况:在副井下山左侧布置+440石门(一石门)和+400

9、石门(二石门),分别在石门见煤后,沿煤层底板往北掘+440回风顺槽和+400运输顺槽,切眼联通,形成首采1101工作面,该工作面现已掘进安装完成,该工作面采用长壁后退式单体液压支柱采煤方法及工艺。在石门南翼布置1102接续工作面。三、自检情况:按照设计要求,开拓系统工程已完成,1101采煤工作面、1102掘进工作面、井下中央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水仓已全部完成并形成负压通风,并形成一采两掘的生产系统(详见采掘工程平面图)。第一节 通风系统一、设计情况1、通风方式:中央并列式通风。2、通风方法:采用抽出式,即:主、副井进风、回风井回风。3、局部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4、通风设

10、施:矿井的风门、风墙、防爆门、密闭、测风站、引风道等通风安全设施都作了严格要求。5、通风设备:(1)矿井主要通风机。主要通风机选用2台FBCDZ-6-15(B)型防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电机功率255kw,风量范围:2352m3/s,风压范围:6172340Pa。(2)局部通风机。井下掘进工作面采用FBCZD-5/211KW型局部通风机通风。二、自检情况 本矿共有三条井筒,主井、副井进风,回风井回风,二进一回,实现了专用回风井回风。通风设施严格按专篇要求建设,建设了2对防爆风门、2对双向调节风门、4道调节风窗和4道密闭,都严格按规定构筑。本矿主要通风机选用FBCDZ15/255型防爆对旋轴流式风

11、机两台,一台运行,一台备用,配套电机功率255KW,风量范围:2352m3/s,风压范围:6172340Pa,风叶安装角度:22.3/19.5。掘进巷道施工按设计要求作业采用FBD5/211KW型局部通风机通风,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采用“三专”供电,并实现“两闭锁”和“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各项参数均满足设计要求,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见通风系统图)。第二节 排水系统一、设计要求1、中央泵房。设计在副井井底车场水平(标高+385m)设置中央水泵房,直接将矿井涌水通过副井井筒排至地面。泵房内设计安装D85-456型排水泵3台,配套电机型号YB2-110M-2,110kw,电压380V,排

12、水泵设计扬程为240m,工作方式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设计敷设2趟1084.5的排水管路,经副井排至地面,担负矿井所有排水。2、在井底车场中央水泵房和中央变电所通路内设置既能防水又能防火的密闭门,以备水患时关闭,保证排水设备正常工作。中央水泵房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用斜巷即管子道通到井筒,管子道与井筒连接处平台高出泵房底板7m以上;另一个出口通到井底车场出车侧,泵房底板高出泵房通路与井底车场巷道连接处底板0.5m。3、水仓。矿井在井底车场设主要水仓,且分为主水仓和副水仓,水仓有效总容量为580m。二、自检情况1、中央泵房。已在在副井井底车场水平(标高+385m)布置中央水泵房,直接将矿

13、井涌水通过副井井筒排至地面。泵房内设计安装D85-456型排水泵3台,配套电机型号YB2-110M-2,110kw,电压380V,排水泵设计扬程为240m,工作方式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设计敷设2趟1084.5的排水管路,经副井排至地面,担负矿井所有排水。2、已在井底车场中央泵房和中央变电所通路内设置密闭门,以备水患时关闭,保证排水设备正常工作。中央泵房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由泵房管子道通到井筒,管子道与井筒连接处平台(标高为+392m)高出泵房底板(标高为385m)7m;另一个出口由泵房联络巷通至副井井底大门,泵房底板(标高为+384.5m)高出泵房通路与井底车场巷道连接处底板(标高

14、为385m)0.5m,3、矿井已按照设计要求在井底一水平布置主、副水仓, 主水仓容量385m,副水仓容量315m3,总容量700m。以上所述符合设计原则并满足安全生产要求(见排水系统图)。第三节 提升运输系统一、设计要求1、主井提升系统主井采用JK2.01.5/30提升机一部,滚筒直径2000mm,滚筒宽度1500mm,配用JR127-10-280型、280kW、10kv电动机,提升速度4.84m/s。提升机最大静拉力90KN,最大静拉力差55KN,采用PLC电控系统。选择28NAT619S+FC1570型钢丝绳,直径为28mm。采用一对JLS-3型单绳提煤箕斗提升。2、副井辅助系统副井提升设备采用JTP1.6x1.2/20单滚筒提升机一部,滚筒直径1600mm,滚筒宽度1200mm,配用YR5004-8型、400kW、10kv电动机,提升速度4.9m/s。采用ASCS直流全数字调速电控系统。选择28ZAB6V30+FC1570ZZ型钢丝绳,直径为28mm。采用一个5t箕斗提升。3、主井上仓皮带运输系统上仓皮带采用DTL100/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