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6部分专题2第1节议论文模式

上传人:zengy****8888 文档编号:119445188 上传时间:2020-01-16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6部分专题2第1节议论文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6部分专题2第1节议论文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6部分专题2第1节议论文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6部分专题2第1节议论文模式(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胸中有丘壑,笔下有山谷|文体突破篇对材料进行立意以后就要思考用何种文体来展现主旨。同一主旨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展现,这就涉及文章体裁的选择,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你是准备叙事呢,还是议论或抒情?写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事、抒情、议论、说明、描写。不同的表达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文体。我们常见的文体有: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或散文、小说、戏剧等,而写作中常用的文体是记叙文和议论文。文体定下来,才能依据各自文体的文体特征进行专项突破。因此,心中需要有最拿手文体的模板样式,再研究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各个专项,让考生“胸中有丘壑”,然后仿写,这样才能“笔下有山谷”。第一节议论文模式一、议论文整体模式构建有限的人

2、生,活出无限的精彩福建考生冯骥才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这句话中的“路程”是指人生的价值、意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无限的精彩,那他的生命就大有意义。生命有限,似昙花,开后须臾便谢,但它在“人生中的赛跑”中却跑出了永恒,活出了精彩。李剑英在16秒内作出生命的抉择紧急迫降,用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保证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生死关头,他将死亡的残酷留给自己,将生的希望留给人民,他的精神熠熠生辉。卢梭曾说:“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李剑英用行动表明,生命虽然有限,但为人民利益而死,虽死犹生。李剑英让我们明白了中国军人的生命意义。他的生命虽戛然

3、而止,但,他活出了精彩,活出了生命的意义。生命有限,似烟火,转瞬即逝,但它在人生的赛跑中却跑出了永恒,活出了精彩。吴斌,杭州长途客运二公司司机,在被突然高速飞过来的长方形铁块击中腹部和手臂时,忍住剧烈疼痛,用76秒完成了一系列精准的停车动作:脚踩刹车、拉上手刹、打开双跳、艰难站起、通知乘客、打开车门76秒的时间,是普通客运司机对24个鲜活生命完美交代的辉煌时间他的生命虽然短暂,却在生命的路程上走得更长,更远,更有价值。塞内卡有言:“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容。”吴斌用行动表明,生命虽然有限,但为人民利益而死,虽死犹生。吴斌让我们明白,普通人在人生的赛跑中,也可以跑出永恒,活出精

4、彩。生命有限,似夏蝉,蛰伏数年却只为了一个夏天,但它在人生的赛跑中跑出了永恒,活出了精彩。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随后又患了尿毒症,诗化的岁月瞬间凝固成冰冷的现实。像所有的残疾人一样,他也曾一度挣扎在死亡的边缘,但随后他悟出了生命的意义,用文学构筑起另一种更明亮而幽深的生命。这位用灵魂写作的作家虽然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正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所说:“他那么多年不能走太远的路,却比更多游走四方的人有着更辽阔的心。”萧伯纳说:“生命的道路在于把地狱变为天堂,把人变为上帝,在于在那苦难的山谷里点起一盏万年灯,普照大千世界。”在有限的生命中,是怨天尤人,还是活出生命的意义?史铁生作

5、出了最好的回答。他让我们明白,残疾人在人生的赛跑中,也可以跑出永恒,活出精彩。“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军人李剑英、平凡人吴斌、残疾人史铁生,他们虽然死了,但他们创造的生命价值与精神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引领更多的人活出生命的精彩。(福建卷“运动中的赛跑和人生中的赛跑”材料作文)上文是运用“总分总”式结构的成功之作。其一,总论点的提出紧扣原材料,准确而精当。尽管原材料中冯骥才的话涉及“运动中的赛跑”和“人生中的赛跑”两个点,但作者提出论点时只聚焦一个,既突出了材料的重点,又使作文论点明确集中。其二,文章论证分为并列的三个部分。三部分内容同中有异:相同的都是围绕主论点,谈

6、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无限的精彩;不同的是三个论据各具代表,体现了广泛的代表性。从三个论据论证的内部层次看,文章安排严谨,先叙后议,叙述针对论点,议论又都是引用加阐释,使论证深刻有力。其三,文章结尾用臧克家的诗句领起,既概括了论据,又重申了论点,给全文强有力的总结。在议论文、记叙文和散文写作中,“总分总”式结构不仅应用广泛,而且相对容易把握。议论文写作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三个部分,在内容的展开上,常见的模式为“总分总”式结构,其中分析问题为“分”,首尾部分为“总”。开头的“总”要么是提出话题,要么是提出论点;结尾的“总”一般是重申观点或深化论点。较为复杂的是中间部分:可以是分论点

7、并列,可以是不同角度的论据并列,可以是对照式并列,可以是递进式延伸,还可以是逻辑式展开等。不过,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不管是怎样的“分”,都应该在“总”的统摄之下,并为“总”服务。采用“总分总”式结构写作,难的不是结构本身,而是怎样对“总”进行合理、巧妙的切分。一般来说,内涵丰富的内容适宜横向并列展开;而现象性话题,适宜纵向挖掘。“总分总”式结构在表达上要适当作出某种标志,尤其是在“分”的部分,要有相对一致的句式或相互照应的词语来表现“分”的关系,让文章显得思路清晰,也让读者一目了然。“总分总”式结构常用大模板变式模板变式方法要领并列式文章主体部分从几个并列的方面论证中心论点,不分主次、平行地论述

8、对照式文章提出中心论点之后,主体部分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观点递进式文章的各个层次之间,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原因到结果,或从一般到特殊等即时演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国外有一本最重要的几个字的书,书中写道:最重要的六个字我承认我错了;最重要的五个字你做得很好;最重要的四个字你觉得呢;最重要的三个字麻烦你;最重要的两个字我们;最重要的一个字我。对这最重要的几个字,你有什么见闻、经历和体验呢?你做过深入的思考吗?请根据你的理解,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这道作文题相当于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题,提示语中要求“对这最重要的几个字”进行深入思

9、考,考生可以就其中的一则材料叙写自身的经历和体验,也可以找到同类项发表看法,还可以整体思考,立意和选材的范围较宽。多则材料的审题方法是异中求同,因此,考生要统观全局,全面立意。考生对材料进行归纳概括后可知,第一则材料和第六则材料是一类:既保持个性,又勇于认错,提高自己。另外四则材料是一类:团结他人(集体意识)求助他人倾听他人赞美他人。考生也可以高屋建瓴,对这两类再进行概括:幸福的人生在于处世的成功,即引导考生思考“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写作时,考生可以以刘邦、唐太宗、林肯等人的经历或事例为例,阐述尊重他人、成全自己的成功经历,从而证明为人处世中“最重要的几个字”;也可以从生活中挑选与“最重

10、要的几个字”相关的事例来议论说理,阐述如何做一个完美的人;还可以从整体上探究成功的处世之道,如讲述一个居高自傲、与身边人关系紧张的人的最后忏悔,表达将逝者自己生命中的切身体验,从反面证明“最重要的几个字”对做一个成功的人的重要性。 “顺手”之劳,温暖世道河南考生孔子倡导“君子成人之美”。意谓,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要用自己的善行成全别人的好事,温暖世道人心,促进社会和谐。修船工便是这样的君子,他以“顺手”之劳,补上航船漏洞,挽救了船主儿子的生命,赢得了船主的真诚感谢和人们的敬佩尊重。修船工的可贵之处,不仅仅在于他修补漏洞本身,更在于他善举背后的道德修炼。荀子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11、显然,油漆工在修补航船时,并没有考虑到获取报酬,也没有考虑到博取美好的名声,是灵魂深处的善念自然化作了“顺手”的善举。当行善成为一种习惯,他便是一位道德高尚的人,灵魂高贵的人。“顺手”善举,不是昙花一现的惊艳,不是桃李争春的热烈,不是云霞乍现的炫目。它如小草一样平凡,却能绿满天涯,点缀出美丽的春色;它如露珠一样弱小,却能滋润大地,映射太阳的光辉;它如沙石一样寻常,却能积善成德,铸成社会和谐的大厦重塑道德丰碑,托起民族希望。“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我们铭记古训,养成油漆工“顺手”行善的习惯,用平凡的善举,暖世道,温人心。“最美妈妈”吴菊萍,当危险裹挟着生命呼啸而来时,她挺身而出,伸出双手,拯救了一

12、个幼小的生命;“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当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她一把将学生推开,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将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最美司机”吴斌,当铁块击中胸部时,他忍受剧痛,缓缓减速,用76秒的时间,完成他生命里最后一次安全操控,用善良、坚强挽救了24名乘客的生命瞬间善举,昭示着仁爱与勇气,山河动容,苍生感动。然而,生活中还有许多人从血泊中的小悦悦身边,淡然而过;还有许多人在摔倒的老人身旁,犹豫徘徊;还有许多人在歹徒行凶时,袖手旁观这种冷漠与犹豫,虽然只是时代旋律中的几个音符,但它仍然影响着整部乐曲的和谐。让我们从油漆工那里汲取善良,让我们从最美人物那里获得力量,“顺手”行善,成就和谐!朋友,不要再犹

13、豫,不要再退缩,伸出友爱之手,生活就会充满阳光;伸出善良之手,生活就会洒满雨露因为,“顺手”之劳,温暖世道人心!(课标全国卷“船主和修船工”材料作文)“起承转合”是一种规范的结构模式,这篇文章便是对它的精当运用。一、曲笔入题,提示中心本文的“起”,先引述孔子的“君子成人之美”,并进行阐述,在阐述中提出“要用自己的善行成全别人的好事,温暖世道人心,促进社会和谐”,这种引入名言(作文题材料、寓言、故事),通过分析提示中心论点的开篇方式,谓之“曲笔”。二、正面承接,分析论证本文在“承”的部分,紧承“起”中提出的观点,引入作文题材料、名言警句,以及吴菊萍、张丽莉、吴斌等大量的典型事例,在对以上材料本质

14、的分析中,提出希望:希望人们如油漆工那样顺手行善,用平凡的善举,暖世道,温人心。从油漆工“顺手行善”,填补漏洞,成就大德,到吴菊萍、张丽莉、吴斌等人的善举,感动世人,温暖世道,都是正面的论述,此为“正承”。三、转向反面,拓展思路行文至倒数第二自然段,一个“然而”将读者目光引向现实中令人担忧的阴暗面,“许多人从血泊中的小悦悦身边,淡然而过;还有许多人在摔倒的老人身旁,犹豫徘徊;还有许多人在歹徒行凶时,袖手旁观”,呼唤人们重视道德、顺手行善。这种从反面揭示问题的写法,强化了论证的力量,显得思路灵活而缜密,结构形式富于变化。四、强化观点,首尾圆合本文采用呼唤式的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方式收束全篇,配之以

15、整齐的骈句、形象的画面,发出响亮的召唤,希望人们以“顺手”之劳,温暖世道人心,照应标题与开头,有首尾圆合的效果。上面的例文,行文思路清晰,为考生写作考场作文提供了安排结构的“起承转合”模式。同时,也给我们启示,这种结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想灵活运用模式就需要掌握好几个关键环节的写作技巧。首先,“起”,即文章的开头。就议论文而言,“起”的任务是点明中心论点。我们可以用“曲笔”含蓄地引出观点,可以直接亮明观点,也可以引述现象,在批评或否定中提出观点。其次,“承”,是对“起”中观点的论述。可以直接对观点进行阐释;可以引入作文题材料(或典型事例)对观点进行证明;也可以将中心论点分解为小论点,分别进行论述。目的是论述观点的正确性,让读者相信自己的观点或实践自己的主张。再者,“转”,即换一个角度或方面论述,如“承”是从正面论述的,“转”可从反面论述;“承”是表层的理解,“转”可以进行深层剖析,“转”的价值在于辩证、全面、深入,令人信服。最后,“合”,即文章的结尾,议论文的“合”,可以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也可以是对“起”中观点的强化或深化等。在透彻运用此模板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追求思维的变化,灵活运用,突破创新。“起承转合”式结构常用大模板变式模板变式方法要领正起式(起)从正面着笔,提出自己的观点反起式(起)从反面宕开一笔,提出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