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443186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川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川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川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川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本堂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的答题卷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891年,正在访问日本的俄国皇太子尼古拉伊(后来的尼古拉二世)被警卫漳田三通刺伤。当时的内阁政府对司法机关施加压力,要求判处被告死刑,但是,担任大审院长的儿岛惟谦指示具体负责审判的法官,要求按照法律规定,以普通人的谋杀未遂罪论处

2、。最终被告判无期徒刑。这一案件的处理结果说明日本A. 确立了美国式政治体制B. 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对立C. 极端民族主义迅速抬头D. 司法取得了独立的地位【答案】D【解析】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与美国的体制完全不同,故A项错误;明治维新后,行政权的最高是天皇,司法权受制于皇权,故B项错误;通过对此事件的处理体现了依法的原则,无法推断是否极端民族主义,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在审判时虽然受到内阁的干涉,但处理时依然按照法律的要求来判决,可见司法是在独立行使权力,故D项正确。【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信息“当时的内阁政府对司法机关施加压力,要求判处被告死刑,但是,担任大审院长的儿

3、岛惟谦指示具体负责审判的法官,要求按照法律规定,以普通人的谋杀未遂罪论处。最终被吉判无期徒刑”,从这些信息中可以看出最终案件的审理还是根据法律的要求来进行的,体现司法独立,其他选项可以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排除。2.明治维新前夕,倒幕派就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反对幕府将军的统治。明治维新开始以后,“政权建设是明治政府一切举措的重中之重,维新势力打着尊皇的旗号,把远离权力中心几个世纪之久的天皇重新抬出来。”日本维新势力这样做的目的是A. 结束封建割据建立近代国家B. 实现君主立宪制的政治目标C. 重建以天皇为首的专制统治D. 借助中央王权推动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目的是发展资本主

4、义,把“天皇重新抬出来”是为了结束封建专制的幕府统治,故A项正确; BD两项表述材料信息都不能反映,均排除;日本明治维新建立的是以天皇为首的君主立宪制,故C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3.1860年,日本出口470 多万美元,进口160 多万美元;1867 年出口1200 多万美元,进口2160 多万美元。进口的主要是棉毛织品、船只、武器等工业产品;出口的主要是生丝、棉花、茶叶、海味、铜、油等工业原料和食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明治维新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B. 日本由外贸入超变成出超的国家C. 日本的生丝和棉花出口超过中国D. 日本逐步沦为了西方经济的附庸【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

5、代日本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关键词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日本进口的西方工业产品在增多,而出口的工业原料也在增多,这种工业原料为西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原材料,这与D相符。而A错误,此时明治维新尚未开始。B错误,从题中可知出口额开始少于进口额,这说明了日本从出超变成了入超的国家。而C从题中无法体现,题中尚未涉及到中国。故正确答案为D。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明治维新背景4.废除农奴制后,沙皇政府对司法机关进行了改革,废除了过去的等级法院,建立了统一的各级法院,全国的一切案犯都在统一的法院里按照同一法律和同一审判程序受审。这表明俄国的司法改革A. 适应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需要B. 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烙印C.

6、一定程度体现近代法治原则D. 与农民愿望完全背道而驰【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统一的法院里按照同一法律和同一审判程序受审”等字眼体现的是俄国司法的近代化,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司法近代化其实是并不适应沙皇专制统治需要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俄国司法改革的进步性而非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烙印,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司法的近代化也是农民的愿望而非与农民愿望完全背道而驰,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的主旨司法近代化。5.“18591879年,注册棉纺企业的机器织机数量增长了46倍,而手工织机减少了23%。两种生产设备的比例为3.21。”

7、这些数据表明A.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机器生产得到推广B. 农奴制改革使得俄国手工纺织缺乏人员C. 棉纺织业是农奴制改革后的新兴行业D. 19世纪中期,俄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答案】A【解析】18591879年机器织机增多,手工织机减少,说明农奴制改革后,机器生产在俄国棉纺织业得以推广,故A项正确; B、C两项由材料无法得以印证;19世纪末,俄国基本上完成工业革命,故D项错误。6.雅典某一机构虽然始终保持选举制,且可连选连任,但在很长的时期内并不给最高长官薪俸,这就决定了贫穷公民很难当选。因此,这一机构实则有利于上层分子掌握国家实权。这个机构是A. 公民大会B. 五百人会议C. 陪审法庭D. 十

8、将军委员会【答案】D【解析】材料“保持选举制,且可连选连任”“不给最高长官薪俸,这就决定了贫穷公民很难当选”“上层分子掌握国家实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机构是指十将军委员会,故D项正确;A项不实行选举制;BC项不能“连选连任”。点睛:材料“保持选举制,且可连选连任”“不给最高长官薪俸,这就决定了贫穷公民很难当选”“上层分子掌握国家实权”是解题的关键。7.公元前417年,雅典人最初准备通过陶片放逐法投票流放阿克比亚德斯和尼奇亚斯中间的一个。但在投票之前,两人突然联合起来,导致相对次要的许佩波罗斯被流放。这表明A. 政治领袖摆脱了制度的约束B. 民众的意志容易受到操纵C. 陶片放逐法已丧失监督

9、作用D. 雅典缺乏民主监督的机制【答案】B【解析】【详解】陶片放逐法属于直接投票选举,容易引起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材料中“两人突然联合起来,导致相对次要的许佩波罗斯被流放”正是这一现象的反映,故选B。单凭个案不能说明政治领袖摆脱了制度的约束,也不能说明陶片放逐法已丧失监督作用,排除AC;陶片放逐法属于民主监督的机制,排除D。8.伯利克里改革期间雅典公民大会发表演说者可能是工匠、铁匠、鞋匠、商人、店主、富人、穷人、贵族或普通人。而台下听众可以通过叫嚷,欢呼表示赞同,也可以通过起哄,嘲笑表示不满,甚至将演说者直接赶下台。这说明,当时古代雅典A. 全体居民直接参与城邦事务的管理B. 公民享有平等参与民

10、主政治的权利C. 全体人民享有自由表达思想的权利D. 公民大会发言人缺乏相应资格限制【答案】B【解析】根据“雅典公民大会发表演说者可能是工匠、铁匠、鞋匠、商人、店主、富人、穷人、贵族或普通人”可知,雅典公民有平等参与民主政治的权利,B正确;只有雅典公民才享有雅典民主权力,“全体居民”“全体人民”表述错误,排除AC;材料强调雅典民主制度的平等,而非强调“发言人缺乏相应资格限制”,排除D。9.雅典舰队的水手和战士主要是由贫穷公民组成,他们是民主制度的坚定捍卫者。公元前411年贵族寡头派桑德等利用舰队征伐西西里远离雅典的机会,在公民大会上取得多数票而废止了雅典的民主制度。据此可知,当时雅典A. 平民

11、政治地位极其低下B. 民主决策成为时代风貌C. 公民大会不能代表民意D. 废除民主制乃众望所归【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雅典舰队的水手和战士是民主制度的坚定捍卫者贵族寡头派桑德等利用舰队远离雅典的机会,在公民大会上取得多数票而废止了雅典的民主制度”中可以看出,贵族寡头利用民主的形式废除了民主政治,这反映了当时雅典民主决策成为时代风貌,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平民的政治地位,故A项排除;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所有的合法公民都可以参与,故C项错误;材料“贵族寡头派桑德等利用舰队远离雅典的机会,在公民大会上取得多数票而废止了雅典的民主制度”反映了D项错误。10.在古代雅典,曾立法

12、禁止奴隶主杀害奴隶。奴隶主不能随意卖掉奴隶,在奴隶年老之后还得赡养他们。在城市的多数行业中,奴隶可以取得与自由人一样的薪水,甚至拥有独立的经济地位。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 民主制度趋于完善B. 人文精神受到重视C. 公民群体日益壮大D. 商品经济发展受阻【答案】B【解析】【详解】古代雅典禁止奴隶主杀害奴隶、随意卖掉奴隶,奴隶甚至拥有独立的经济地位,说明古代雅典具有重视人、尊重人的人文主义精神,故B正确;古代雅典,只有公民享有民主,奴隶无法享受民主,材料无法体现民主制度趋于完善,排除A;材料反映古代雅典具有人文精神,无法体现公民群体的壮大,排除C;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11.柏拉图说:“所有这一

13、切总起来使得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这反映出雅典民主的突出问题是A. 过度追求自由B. 公民素养亟待提高C. 法律意识淡薄D. 个体观念阻碍决策【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可以看到,“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据此判断A正确;材料只涉及到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认识,不能看到公民的素养问题,B错误;材料中“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的原因,是过度追求自由,因此C不是突出问题;材料强调的是雅典人过度追求自由,与决策无关,D错误。12.公元前1世纪的古罗马,公民一

14、旦因某些违法行为而使个人名誉减损,将导致其公权和私权受到限制,如:没有资格为他人作证,丧失选举和被选举权,不得担任需要以诚信为基础的公职等。这反映出古罗马A. 公民普遍漠视个人名誉B. 民主政治出现严重危机C. 公民道德的法制化趋向D. 法律制度形成完整体系【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公民一旦因某些违法行为而使个人名誉减损,将导致其公权和私权受到限制”可知,材料体现的是法律对作为“公权和私权”载体人的名誉限制,C正确;据材料“公民一旦因某些违法行为而使个人名誉减损,将导致其公权和私权受到限制”可知,公民普遍重视个人名誉,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法律对作为“公权和私权”载体人的名誉限制,与民主

15、政治无关,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法律制度形成完整体系,D错误。13.最初,罗马法中“公共犯罪行为”主要包括谋杀、烧毁庄稼、搬运界石、叛逆等有限的几种,到了4世纪则增加了拐卖人口,选举舞弊、贪污、囤积居奇粮食等新内容。这表明罗马法A. 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B. 法律体系逐渐完备C. 法条的应用具有灵活性D. 注重维护社会稳定【答案】D【解析】从材料“公共犯罪行为”主要包括谋杀、烧毁庄稼、搬运界石、叛逆等”“增加了拐卖人口,选举舞弊、贪污、囤积居奇粮食等新内容”中可以看出,“公共犯罪行为”不断增加新内容,可以更好的维护社会和经济的稳定,这也体现了罗马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罗马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故A项排除;材料只强调了“公共犯罪行为”的增加,没有体现整个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应用的灵活,故BC项排除。14.古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受传唤者若无正当理由必须到庭,如因生病或年迈行动不便,法庭可为当事人提供车辆,但这取决于当事人是否愿意。这说明罗马法A. 深受自然法精神影响B. 推动帝国经济繁荣C. 缺乏变通和务实精神D. 注重保证程序公正【答案】C【解析】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