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443072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本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1、 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艺术要真,要善,还要美。那么真、善、美是否可以统一起来呢? 孔子在论艺术时,还没有将真善美联系在一起讲,更没有明确提出这三者的统一,但从他要求艺术“尽善”、“尽美”,主张“情欲信,辞欲巧”,“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来看,他已有了要求将真善美统一起来的思想因素。第一个将真善美并提的是孟子,他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下)但他讲的是人的善、信(即真)和美,而不是指艺术的

2、真善美及其统一。最早将艺术的真善美并提的大概是荀子,他在乐论中说:“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穷本极变,乐之情也;著诚去伪,礼之经也。”这里说的“礼”即善,“乐之情”即美的音乐所引起的美感,“诚”也就是真,认为如果三者具备,音乐就可以“管乎人心”,发挥“移风易俗”,使“天下皆宁”的作用。对于艺术真善美的关系提出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见解的则是陆机、刘勰、钟嵘等人,尤其是刘勰。他说:“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贞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文心雕龙宗经)认为文艺作品情深事信,风清义贞,体约文丽,并将之结合起来,就能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就

3、符合圣人经典所确立的标准。刘勰以后,直接将艺术的真善美联系在一起并要求统一起来的人就多了起来,如白居易主张诗歌要“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李翱主张“义深”、“理辩”、“言信”、“文工”(答朱载言书)等等,都是要求将情真言信,义实理辩,声华文工,也就是艺术的真、善、美统一起来。所以,要求艺术达到真、善、美,并将之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是我国古代美学史上的一个传统的见解。在古代许多美学家看来,善是艺术的目的和祈求达到的效果;真是艺术的基础,真而后才能善,也才能美;而美则是手段,美而后才能善,才能发挥艺术实现善的特殊功能。这种见解有个从萌芽到产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并和艺术创作的发展相辅相成

4、,互为因果,它既是艺术实践的总结,又对艺术创作、艺术批评、艺术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我们要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就应该批判地继承这些成果,并在新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这正是我们的责任。 (摘编自邱明正略论艺术的真善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孔子在论艺术时已经有意识地将真善美统一起来,并揭示了三者间的联系。B.孟子和荀子均将真善美并提,两人对真善美所涉对象的关注点也是相同的。C. 刘勰对于艺术真善美的关系阐述清晰、理解透彻,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D. 真善美三者有机统一的传统见解,对于现代而言,发展的空间与意义不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

5、项是( )(3分 )A. 结构上,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证。B. 在论证方法上,文章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C. 文章重点分析了古代美学史上的传统见解,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的关注。D. 文章所述内容精当,所论精辟有理,这充分体现了论述文论与述的统一。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音乐如果同时具备真善美三者的特征,那么就能产生积极的教化作用。B. 真善美的有机统一,具体到艺术创作,就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C. 在艺术创造上,真善美并非是独立存在,而是有机联系的,关系密切。D. 只要达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文艺

6、事业就能实现繁荣兴盛。(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材料一:森林小镇是森林城市建设向基层的延伸,是以森林、绿地和湿地为主体,统筹城镇和乡村生态建设,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形成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绿色惠民的城镇森林生态系统。我国的好山好水很多,截至目前,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为代表的各类森林旅游地数量已超过9000处,总面积的150万平方公里。已经成为森林资源最优质、森林环境最优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是无比宝贵的生态财富。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出一批具备森林游憩、疗养、教育等功能的森林体验基地和森林养生基地,鼓励发展“

7、森林人家”“ 森林小镇”,助推精准扶贫。在此背景下,森林小镇将在特色小镇中异军突起。创建森林特色小镇门槛较高,小镇区域森林覆盖率需达60以上,小镇及其邻区域的森林面积不少于200公顷,当地林业主导产业特色明显,产业集聚度和优勢位居省内前列。材料二:各地特色小镇在建设热潮中形成了“一拥而上”“遍地开花”的快速发展态势,出現了“千镇一面、缺乏特色”的特色小镇不特的难题。作为特色小镇一部分的森林小镇,同样也面临着小镇特色产业不鲜明的问题。特色文化是森林小镇的“灵魂”,是独特性的体现。森林小镇的建设要有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特殊的地理环境、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是要

8、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但是现有森林小镇缺乏对文化的开发或是开发不到位。目前,“森林特色小镇”建设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不少林场依托国有林场改革转型升级为森林小镇。然而各大林场在整合过程中普遍存在国有林场改革相关法律法规颁布时间过长,不适应现有发展的情况。森林小镇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专业人才。而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掣肘着森林小镇的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摘编自森林小镇蓝皮书(2018)材料三: 四川雅安碧峰峡镇城内风光旖旎,生态良好,森林景观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生物多样性指数高。“这次得森林小镇称号,作为当地人我们感到很自豪。”说起碧峰峡

9、镇获得省级森林小镇这件事,家住碧峰峡的田济显得格外兴奋。“这不仅仅是一个荣誉,还是对碧峰峡镇良好生态环境的一种肯定。”田济说。像田济这样的村民一改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方式,依托良好的生态吃起了“旅游饭”,开起了农家乐。碧峰峡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的到来,也为田济这样的村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更转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他们从靠山吃山、砍树吃饭变为护树爱林的人家。“一直以来,碧峰峡都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碧峰峡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景区加强重要时间、点位值守,保障良好旅游秩序,杜绝不文明拉客现象,规范农家乐在指定区域挂牌揽客,对不按管理要求进行揽客的农家乐进行约谈,并责令

10、其停业整顿。 摘编自雅安日报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森林小镇以森林、绿地和湿地为主体,统筹城填和乡村生态建设,形成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绿色惠民的城镇森林生态系统。B我国各类森林旅游地数量、面积巨大,成为森林资源最优质、森林环境最优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是宝贵的生态财富。C国务院发文推进旅游业的发展,鼓励发展“森林人家”“森林小镇”,在此背景下,森林小镇将在特色小镇中异军突起。D小镇区域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当地林业主导产业特色明显,产业集聚度和优势位居省内前列,就可以创建森林小镇。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2

11、012年起五年来,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增长一倍,创造社会综合产值增长两倍多,这表明森林旅游可能为具有增长潜力的朝阳产业。B四川雅安碧峰峡被列入省级森林小镇名单,从某种角度上说,这是对其风光旖旎、生态良好、森林景观优美的生态环境的肯定。C大量游客来到碧峰峡改变了此地的生态环境,使村民无法像过去一样靠山吃山,村民改变生产方式,依托生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D一直以来,四川雅安碧峰峡镇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景区管理,保障良好的旅游秩序,重视对农家乐的管理。6中国森林小镇的发展面临不少问题,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说明。(6分)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12、,完成79题。 老夫老妻 冯骥才 “离婚!马上离婚!” 这是年轻时每次吵架吵到高潮,她必喊出来的一句话。六十岁后她就不再喊这句话了。今天又喊出来,可见她已到了怒不可遏的地步。 同样的怒火也在老头儿的心里撞着,他急速而无目的地在屋子中间转着圈。转了两圈,站住,转过身又反方向地转了两圈,然后冲到门口,猛拉开门跑出去,还使劲“啪”的一声带上门。 老婆儿火气未消,面对空空的屋子不住地出声骂他。 墙上的挂钟当当响起来,已经八点钟了。他们这场架正好打过了两个小时。不知为什么,他们每次打架过后两小时,心情就非常准时地发生变化。她耳边又响起刚才打架时自己喊的话:“离婚!马上离婚!”她忽然觉得这话又荒唐又可笑。

13、她开始感到屋里空荡荡的,悔意悄悄浸进心中。她想,两人一辈子什么危险急难的事都经受过来了,像刚才那么点儿小事还值得吵闹吗?她每次吵过架冷静下来时都会想到这句话。可是老头儿总该回来了,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了。但现在已两个小时了却仍没回来。外边正下着大雪,老头儿没戴帽子、没围围巾就跑了。瞧他出门时气冲冲的样子,别是不留神滑倒摔坏了吧?想到这儿,她在屋里待不住了,起身穿上外衣,从挂衣钩儿上摘下老头儿的围巾、棉帽,走出房子去了。 夜色并不太暗,在路灯的辉映下,繁密的大片大片的雪花纷纷而落。她一看这雪景,突然想到她和老头儿的一件遥远的往事。 那是五十年前的一天,也是下着大雪

14、。两人踩着雪走,也是晚上八点来钟,她从多少天对他的种种感觉中,已经又担心又期待地预感到他这天要表示些什么了。在河边的那段路上,他突然仿佛抑制不住似的把她拉到怀里。她猛地推开他,气得大把大把抓起地上的雪朝他扔去。他呢?竟然像傻子一样一动不动,任她用雪打在身上,直打得他像一个雪人。她打着打着,忽然停住了,呆呆看了他片刻,忽然扑到他身上。她感到,他有种火烫般的激情透过身上厚厚的雪传到她身上。他们的恋爱就这样开始了。 年轻时,每逢下雪天,她就不免想起这桩醉心的往事。自从他们步入风烛残年,她却很少再想起这桩事。是不是一生中经历的事太多了,积累起来就过于沉重,把这桩事压在底下拿不出来了?但为什么今天它却一下子又跑到眼前,分外新鲜而又有力地来撞她的心 现在她老了,此刻在雪地里,每一步踩下去都是颤巍巍的,每一步抬起来都费力难拔。一不小心,她滑倒了。她把手插进雪里,撑住地面,艰难地爬起来,就在这一瞬间,她又想起另一桩往事。 那时他俩刚结婚,一天晚上去看电影,散场出来时雪还下着。他们走着走着,跟着高兴地跑起来。但她脚下一滑,跌在雪地里。他跑过来伸给她一只手,要拉她起来。她却一打他的手:“去,谁要你来拉!”她一跃就站了起来。那时她是多么轻快啊,像小鹿一般,而现在她又是多么艰难呀,像衰弱的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