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必读-番茄 含有类阿司匹林 防治心血管病 具有抗癌功效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441679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必读-番茄 含有类阿司匹林 防治心血管病 具有抗癌功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健康必读-番茄 含有类阿司匹林 防治心血管病 具有抗癌功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健康必读-番茄 含有类阿司匹林 防治心血管病 具有抗癌功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健康必读-番茄 含有类阿司匹林 防治心血管病 具有抗癌功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健康必读-番茄 含有类阿司匹林 防治心血管病 具有抗癌功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必读-番茄 含有类阿司匹林 防治心血管病 具有抗癌功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必读-番茄 含有类阿司匹林 防治心血管病 具有抗癌功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番茄西红柿”是“ 番茄”的同义词。本词条由 失落驿站创建,共有 30位协作者编辑了 28次。 番茄 番茄(tomato)茄科(Solanaceae)番茄属中以成熟多汁浆果为产品的草本植物。番茄属的属名为Lycopersicon Mill, 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染色体数2n=2x=24,。 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每100克鲜果含水分94克左右、碳水化合物2538克、蛋白质O612克、维生素C 2030毫克,以及胡萝卜素、矿物盐、有机酸等。可以生食、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 美国、苏联、意大利和中国为主要生产国。在欧、美洲的

2、国家、中国和日本有大面积温室、塑料大棚及其他保护地设施栽培。中国各地普遍种植。栽培面积仍在继续扩大。番茄可用作食疗、美容等,生吃、熟吃皆可。目录 1 简介 2 起源、演化与传播 3 植物学性状 4 生长发育与果实形成 5 常见病虫害及预防 1 简介 2 起源、演化与传播 3 植物学性状 4 生长发育与果实形成 5 常见病虫害及预防 6 营养分析 7 制作指导 8 食疗食谱 9 生食注意 10 西红柿PK番茄酱 11 生吃PK熟吃 12 食疗作用 13 参考资料 番茄 - 简介 带露珠的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3、) 别名 臭柿、西番柿、西红柿、柑仔蜜、洋柿子、番李子、火柿子、狼桃原产秘鲁,大约16世纪初传入欧洲,开始作为观赏植物,18世纪初才开始作蔬菜,1718世纪由欧洲传入亚洲。中国栽培历史较晚,约在20世纪初。50年代以后大量栽培,成为一种重要的蔬菜和水果。 高12米,茎易倒伏,结果时需人工支架,全体生粘质腺毛, 开花的番茄有强烈气味,叶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小叶极不规 则,大小不等,花淡黄色,37朵生于花序上,花萼和花冠辐状,57数 ,雄蕊靠合成圆锥状,浆果多汁液,橘黄色或鲜红色,形状因品种而异。经长期人工杂交培育,品种不下数十个,可分为若干变种。常见的有番茄(原变种),下又分长果型:果长椭圆形,

4、果皮厚而致密,果肉少,中轴占果肉的大部分;棱果型:果扁圆,中等大,稍有棱角,蒂部多皱襞;苹果形:栽培中最重要的品种均属此类,果扁球形,花痕部有轮状黑斑纹或瘤状突起。樱桃番茄一个花序可生果10个,果甚小,球形, 叶小而疏生。梨形番茄叶大皱襞少,一个花序也可生果10个,果小,长卵形。大叶番茄叶形大,每个复叶上小叶通常仅2对,果形似普通番茄。矮生番茄茎粗矮,不需支架亦能直立生长,叶小而叶肉厚、有显著皱襞。番茄的果实柔软多汁,甘酸适度,可作水果生食,也可炒食、煮汤,并可制成番茄酱。含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尤为丰富,营养价值很高。1929 年 ,美国格里克教授采用无土栽培的方法 ,成功种植出一株番茄

5、,高达 7. 5m ,单株结果 14kg ,这一实验引起了科学界的轰动. 番茄 - 起源、演化与传播 番茄起源中心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带。在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地,至今仍有大面积野生种的分布。番茄属分为有色番茄亚种(ssp.eulycopersicon)和绿色番茄亚种(ssp.eriopersicon)。前者果实成熟时有多种颜色,后者果实成熟时为绿色。 待摘的番茄番茄属由普通栽培种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及与栽培种番茄有密切关系的几个种组成,大体上又分为普通番茄和秘鲁番茄两个复合体种群。普通番茄群中包括:普通番茄、细叶番茄、奇士曼尼番茄、小花番茄和奇美留斯凯

6、番茄、多毛番茄;秘鲁番茄群中包括智利番茄和秘鲁番茄。现在栽培番茄的祖先是樱桃番茄。墨西哥较早驯化栽培,1523年,番茄由墨西哥传到西班牙、葡萄牙,1550年前后传到意大利,1575年相继传到英国和中欧各国,当时作为观赏植物。18世纪中叶始作食用栽培。1768年米勒(Miller)首次作出植物学描述,进行分类和定名。17世纪传入菲律宾,后传到其他亚洲国家。中国栽栽培的番茄从欧洲或东南亚传入。清代汪灏在广群芳谱(1708)的果谱附录中有“番柿”:“一名六月柿,茎似蒿。高四五尺,叶似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草本也,来自西番,故名。”由于番茄果实有特殊味道,当时仅作观赏栽培。到20世纪初,城市郊

7、区始有栽培食用。中国栽培番茄是从50年代初迅速发展,成为主要果菜之一。 最新粉红番茄品种“黄金粉王”栽培技术要点黄金粉王是继“粉贵人”之后,从法国引进的适合越冬、秋延迟及早春种植的优秀粉红番茄品种。许多方面与“粉贵人”相近,但果实比“粉贵人”大。近几年在山东各地、河北肃宁、安徽、湖北、江苏等地进行了推广种植,目前已成为越冬、秋延迟及早春种植的最佳选择品种。 黄金粉王植株无限生长,中熟,长势旺盛,生长后期不早衰,产量极高,亩产10000-16000公斤以上。品种极耐低温,属于耐低温品种,低温条件下坐果,畸形果率极低,每序花序着花7-10个以上,每穗可留果4-5个,无绿果肩,无裂纹。该品种耐热性亦

8、较强,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能够正常开花坐果,无空穗现象,对温度适应范围比较大。果实粉红色,微扁至高圆形,依栽培季节及使用激素情况稍有变化,果实大小均匀整齐,平均单果重300-350克,硬度高,口感好,耐运输,耐贮藏,货架期长,商品性极佳。抗烟草花叶病毒病、黄萎病、枯萎病及筋腐病。早疫病、晚疫病及叶霉病发病率低,秋延迟栽培极少见。对环境适应性强,适宜全国各地越冬、秋延迟即早春栽培,每亩定植3000-3500株,常规管理,无特殊栽培要求。番茄 - 植物学性状 根系发达,主要分布在30cm的耕层内,最深可达1.5m;根群横向分布直很能可达1.3-1.7米。根系再生能力强。茎半蔓性或半直立性,基部木质化。

9、分枝性强,为合轴分枝。叶互生,不规则羽状复叶。 有小叶5-9片。小叶卵形或椭圆形。叶缘齿形,浅绿或深绿。茎、叶上密被短腺毛,分泌汁液,散发特殊气味。总状花序或复总状花序。顶芽为花芽,第一花序位于第6-9节间,其后花序都着生各节侧枝附近,每隔1-3叶生一花序。完全花,花冠黄色,基部相连,先端5裂,花药连成筒状,雌蕊位于花的中央,子房上位。自花授粉,天然异交率在4%以下。 按生长和开花结果习性可分为:有限生长类型;主茎生长6-8片真叶后形成第一花序,此后每隔1-2片叶着生一花序,主茎着生2-4个花序后,顶芽分化为花芽,茎不再延伸,出现封顶现象。此类型植株较矮小,开花结果集中,表现早熟。无限生长类型

10、:主茎生长7-9片真叶后着生第一花序,以后每隔3片叶着生一花序。主茎不断延伸生长,由叶腋抽生的侧枝也能同样着生花序,此类型植株高大,生育期长,偏晚熟丰产。果实为多汗浆果。有圆球、扁圆、椭圆及洋梨形等。成熟果实呈红、粉红或黄色。由果皮、腔隔、胎座及种子组成。受精后胎座增生的胶状物充满果室。小果型品种2-4室,大果型品种4-6室或更多。种子扁平、肾形,表面生银灰色茸毛,有胚乳,千粒重3g左右。使用年限3-4年。番茄 - 生长发育与果实形成 番茄喜温暖,不耐炎热。其生育周期可分为: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子叶展开,第一片真叶显露。发芽的最低温度11,适温20-30,最高35。幼苗期:从真叶显露到第一花序

11、现蕾。此期茎叶生长与花序分化同时进行。适宜昼温20-25,夜温13-17。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营养完全等条件下,可培育出适龄壮苗。 番茄植株开花结果期从第一花序现蕾到果实采收完毕。又可分为:始花结果期从第一花序现蕾到座果,是由以营养生长为主向生殖生长为主的过渡阶段,须适当控制茎叶生长,促进第一花序座果。开花结果盛期从第一花序座果到果实采收完毕。茎叶生长与开花座果同时进行,开始转向以开花座果为主,是产量形成的主要时期。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2-26,30时光合强度明显降低,35生长停滞,引起落花落果。开花结果期内要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协调生长和结果的矛盾,以延长结果期。幼苗2-3片真叶时顶芽生长

12、点肥厚隆起,停止分化叶子,随之分化出第一花序的第一花芽,并相继分化其他的花芽。在第一花序原始体基部的新生长点分化1-3片叶子后,进行第二花序的分化。如此循序分化出以后的叶子和花序。若茎端在花芽分化时不再分化叶子,即呈有限生长类型。花芽分化适宜昼温24左右,夜温17左右。低夜温和强光照,第一花序节位较低,花器官的分化和发芽良好。高夜温和弱光照,第一花序节位升高,花器官分化和发育不良,花数减少。8以下低温易形成多心皮子房,成为畸形花、果。番茄花芽分化和开花结实除受环境条件影响外,与植株体内营养状况有密切关系。植株光合作用旺盛,碳水化合物积累占优势,C/N比率升高,营养生长适当,则开花结实良好。番茄

13、 - 常见病虫害及预防 怎样识别、防治番茄苗期猝倒病?苗期猝倒病是苗期的主要病害,可以为害茄子、番茄、辣椒、黄瓜、甘蓝、芹菜、洋葱、菜豆、莴苣等多种蔬菜幼苗。 症状:幼苗未出土或出土后均可发病。未出土时发病,胚茎和子叶腐烂。出土后幼苗发病,幼茎基部初呈水渍状病斑,后变褐色,缢缩成线状,幼苗倒地死亡,死亡时子叶尚未凋萎,仍为绿色。高温高湿时,病株附近的表土,可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猝倒病是由鞭毛菌亚门、腐霉属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侵入寄主,病菌腐生性很强,可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腐殖质中以菌丝体长期存活。病菌借雨水或灌溉水的流动传播。幼苗发病后,

14、病部不断产生孢子囊,借灌溉水向四周重复侵染,使病害不断蔓延。苗床低温、高湿是猝倒病发生蔓延的主要条件,连续15以下的低温数天以上时,则易发生猝倒病。苗床光照弱,通气性差则发病严重。子叶苗到第一真叶抽生阶段,最易发病,其真叶长大后发病较轻。猝倒病防治应着重搞好土壤消毒和种子消毒,加强苗床管理,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发病。(1)种子和土壤消毒,种子消毒可用3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加新高脂膜拌种,土壤消毒可采用1000倍30%天达恶霉灵水剂,或30005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细致喷洒苗床,或用68%甲霜灵锰锌、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克掺加苗床土10千克,1/3药

15、土撒苗床10米2,播种后2/3药土作覆土用,防治土壤病菌传染。(2)以电热线加温苗床或用其他方法使床土增温至2030,促进根系发育、促苗加速生长成壮苗。并要注意加强苗床通风,降低苗床空气湿度,或苗床表土撒草木灰,降低湿度提高土温。(3)及时拔除病苗深埋,再以96%天达恶霉灵,每1米2苗床用药1克,或特效杀菌王每1米2苗床用药2克,或甲霜灵锰锌、甲基托布津、乙磷铝等杀菌药剂,每1米2苗床用药3克。以上药剂各自掺加1千克细土,掺匀后撒苗床。撒后搂锄苗床,掸去幼苗叶片上的药土。怎样识别、防治番茄苗期立枯病?苗期立枯病是蔬菜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可为害番茄、茄子、辣椒、黄瓜、甘蓝、洋葱、芹菜、莴苣及豆类蔬菜幼苗。经常造成大面积缺苗和毁灭性的损失。立枯病症状:幼苗从刚出土至移栽前均可发病。幼苗受害后,先在茎基部产生暗褐色病斑,苗子白天萎蔫,初期早晨尚可恢复,严重时,病斑扩展至整个幼苗基部,病部缢缩,茎叶萎焉枯死;但病苗仍直立不倒伏。潮湿时,茎基部发生淡褐色蛛丝状霉。立枯病是因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中越冬,病菌腐生性较强,可存活23年。其适宜生长温度为1728,12以下,30以上,生长受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