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黄河颂》教学设计

上传人:Alo****18 文档编号:119441472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黄河颂》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黄河颂》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黄河颂》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黄河颂》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黄河颂》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语文七年级下册黄河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努力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2.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切实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过程与方法目标:重视运用质疑、感悟、联想和探究的学法。情感与态度目标:1.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2.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三、教学难点领会诗歌的内涵。四、教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出示黄河奔涌不息的图片,并深情导

2、入:同学们,这里是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造就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在特殊的年代,它又激励无数中华儿女为保护我们伟大的民族而奔赴战场,今天就让我们和著名诗人光未然一起大声赞美黄河吧!二、整体感知 1.感知背景: 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疯狂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残杀着我们的同胞!无数国人的鲜血洒在黄土地上,血流成河,哀鸿遍野这时候,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1939年,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到了黄河岸边,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

3、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共由八个乐章组成, 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2.生自主学习:(1)首先要读准字音,请看大屏幕,齐读一遍,为加点字注音,为注音生字写词:山巅( ) 哺()育 png ( )湃 狂ln( ) 发源( )屏zhng() 浊()流 z() 长气p()p()成(2)有感情朗读课文:诵读指导:学习这首诗歌,我们首先要学会朗读,像诗人一样热情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大家想一想,我们朗读这首诗歌应注意些什么? 3.自由诵读,初步品味歌词中的语言。 (1)自由诵读黄河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酝酿感情,自由节选文中几句或一节,给全班同学诵读。(3)自我评价,品味课文中的语言。师指导过程中

4、有范读。(4)学生相互质疑,也可师生相互质疑,并提出建议性的意见。 (5)全班评议首轮诵读最佳者,予以鼓励。4.感知品析作评点(一)自主质疑或赏析(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可质疑可赏析,不强求,只要表达出主观阅读感受即可): (二)合作探究: 1、本课的题目是黄河颂,其中哪个字是关键,也是题眼。 2、开头点题后,作者并没有直接去颂而是在描写黄河,如果在文中找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3、歌词中 “啊!黄河!”出现了几次?起了什么作用?诗歌从哪几个方面来歌颂的? 4、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主题归纳:生谈对主题的理解 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是在黄河流域中产生、发展起来的,

5、是黄河养育了世代炎黄子孙。所以称它为“摇篮”。 这是一个暗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表达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诗中类似于此的比喻还有两个民族的屏障千万条铁的臂膀分别是从黄河的地势特点和自然特点作喻,肯定了黄河的保卫作用和激励中华民族斗志的作用。 是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充满了战斗的决心,反复起强调作用,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也表达了必胜的信心。三总结:生谈学习本文感受: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强大到无人敢欺凌。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在用各种方式来欺负我们。所以,我们今天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

6、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四、朗读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形式不限。五、作业:课外分工合作,通过电视、网络、诗文集、教科书等搜集有关黄河的诗文、传说等,编一期感悟黄河小报,在班内展评。欣赏黄河大合唱。板书设计:黄河颂 光未然 望 黄河气势黄河颂 养育了中华民族 颂 黄河精神 护卫着中华大地 激励了中华儿女表现手法:(1)呼告(2)反复(3)比喻拟人课后反思:上课时,我用大屏幕播放黄河的视频,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感受黄河伟大的气魄,接着介绍背景,让学生自主学习这首诗歌。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诗歌,情感的品味是诗歌学习的重点所在,我让大家研讨这首诗的感情基调,语调和节奏,重点研

7、讨三个“啊,黄河”部分,区分这三个部分的感情基调和语调,读出语气,一样的句子用不同的语气读出来,表达的意思就不相同。诗歌的朗读语气得揣摩准确。黄河颂句式整齐,相同句式重复多处,但所表达的意思却是有所不同的。三个“啊,黄河!”所表达的语气是有所不同的:豪迈赞美激昂。采取的方式是个别读,两两对读,分组读,齐读等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文化的摇篮”、“铁的臂膀”、“英雄的体魄”、“民族的屏障“的深刻含义,理解了诗人保卫黄河的雄心。在描写黄河的部分,我让学生在赏析时抓关键词,“奔”、“掀”、“劈”、“滚滚”、“狂澜”等等都展现黄河的气势力量之美。“品”与“读”本就是可以自然融合的。在这个环节中,我与全体学生对读,体会黄河一泻千里不可阻挡的气势。最后,我让同学们来个小组朗读比赛,以不同形式配乐朗诵这首歌词,感情得到升华,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但这节课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自主学习时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缺少教师有效的引领,使时间上前松后紧,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这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