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8加几教学设计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19441054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8加几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8加几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8加几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8加几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8加几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8加几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8加几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加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在学生已经认识20以内的数,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9加几的基础上教学的。又是学习6、5、4、3、2加几的前奏,起着承前启下的作用。算法多样化是教材最显著的特点,鼓励他们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构建新的算法。二、学情分析:本节知识是在我们已经掌握了9加几,以及会用9加几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把已经掌握的旧知识迁移到这一新的情境中,掌握用凑十法计算8、7加几的计算方法。三、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53-56页。四、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从实际情境、动手操作中理解计算8加几的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适当突出和提倡用”凑十法”,使学生能

2、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8加几的加法计算,熟练掌握“凑十法”计算的数学思想方法。2、技能目标:在观察、操作推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发现的意识和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形成思维的灵活性。3、情感目标:通过对生活问题的联想,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和享受成功。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五、教学重点:掌握8加几的算理过程。六、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必须把第二个加数分成2和几。七、教学方法:观察、动手操作、推理分析、自学。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九、教学时间:一课时(40分钟)十、教学过程:(一)定向导人(5分钟)1.导人新课:上节课我们学

3、习了9加几的计算。想一下,9加几的计算,是用什么方法、怎样计算的?(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要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8加几的问题,看谁学得快2基本训练:(1)课件出示学生口答:3 4 5 6 7 82 ( ) 2 ( ) 2 ( ) 2 ( ) 2 ( )2 ( )92 ( )(2)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说得数:9+2 9+3 9+4+5+99+1+5 9+1+3(二)教学新课(15分钟)1复习:请2名同学上台练习,其他同学在小组内摆小棒合作探讨完成这两道题,并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9 + 3 9 + 4 1 2 1 3学生做。提问计算过程,教师板书后再小结设计意图:教师重复讲一遍9+3的计算过程,学生跟着

4、讲一遍,复习了旧知识,为新知识迁移做准备。同时,也是“掌握学习”基本观点的运用。2.比较:板书8+3(与9+3并列)说出两道算式的同异点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每组请一名学生做代表汇报8+3和9+3的异同点。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知识的迁移,锻炼其思维和自学能力,从而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自学:让学生根据9+3自己学会8+3,并讲出8+3的计算过程。课件出示情境图:盒里有几支牙刷,盒外有几支牙刷,共有几支,怎样列式,怎样计算。让学生在摆纽扣中练习8+3,说出计算过程。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方法进行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看书学习、独立思

5、考等自学能力。4议论:请三四名学生说说计算过程。5.讲解:8+3的计算方法与9+3是一样的。都是先凑10,不同点是9和1组成10,所以要把3分成1和2,而8+3是因为8和2组成10,所以要把3分成2和1(课件演示边讲解)。(下面用同样方法讲8+4、8+7)通过三道题的讲解后师生共同归纳:8加几的计算方法同9加几一样,都是用凑十法。不同的是9和1凑成10,必须把第二个数分成1和几,而8和2凑成10,所以必须把第二个数分成2和几再凑成10,最后加几就得十几。(三)、基本训练(5分钟)1.口练:同桌学生互相提问、回答,反复练讲8加几的计算过程设计意图:称“自我讲授法,不仅能加速理解和记忆,还能发展语

6、言和训练思维能力。2笔练:学生独立练习第63页第3、4题。做完的学生可做:8+9,8+6,8+10,9+8(弹性作业)。3订正:提问得数和计算过程,纠正错误,补充讲解。4用卡片练习(只说得数):8+2+2 8+2+5 8+4 8+78+2 8+3 8+4 8+5 8+68+7 8+8 8+9 8+10 8+1(四)、课堂作业(7分钟)1独立作业:(五)、综合练习(6分钟)1. 8+3,有多少种算法?(1)、把3分成2和1,8加2得10,再加1得11。(2)、把8+2得10,8+3得11(因3比2多1)。(3)、7+3得10,8+3得11(因8比7少1)。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哪种方法最好

7、理解又容易记?(凑十法)2. 8+几都有哪些算式?8+0 8+1 8+2 8+3 8+4 8+58+6 8+7 8+8 8+9 8+10今天学的有哪几个?8+3 8+4 8+5 8+6 8+7 8+8这几个算式的结果是多少?(反复练习快说得数)设计意图:这一步训练推理能力,将知识纳人系统,加深理解,牢固掌握。3趣味计算比赛:课件出示算式,快说得数,先自己练习,再提问,每人说三道题,比谁错误少。这种大密度、高容量、快速度能训练思维的敏捷性,使8+几的计算达到“自动化程度。(1)、8+0 8+1 8+2 8+3 8+4 8+5(2)、8+6 8+7 8+8 8+ 9 8+10(3)如图 2= 3=

8、 4= 8 + 5= 6= 7= 8=4计算:10一3 9+4(放松练习)(六)、课堂小结(2分钟)提问二人说:这节课学了8加几的计算,8加几有凑十法,先把第二个数分成2和几,再把8和2凑成10,最后加几就得十几。教师最后再系统准确地说一遍。(下课)附:板书设计8加几9 + 3 9 + 4321 1 22128 + 3 8 + 4 教学反思:1、 本节课我做的较好的是:我上课伊始在导入时复习的内容是本节课的知识迁移点,这样有利于学生轻松采用知识的迁移来自主学习8加几。其次通过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摆小棒,帮助学生对“凑十法”有一个更直观的理解,然后让学生运用“凑十法”体会到计算的简便性。2、 不

9、足之处:没有预留充分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去动手操作,甚至有些同学还没完成,我就强行打断了;寻求解决问题途径方式多样性设计不全面,部分学困生参与不积极,关注不到位,还有些同学习惯于掰手指头,我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3、 改进的地方:(1).课件的形式比较单一,应多利用孩子们对动画片的兴趣,把习题与卡通有机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比较分散,严格控制讲解的时间,多设计一些与他们生活相类似的意境,让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亲自体验,在活动中老师要制定具体可行的目标,学生通过活动容易达到,还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活动,得到结论。 (3) .对后进生的关注,多设计一些直观性习题,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凑十法”,改掉掰手指头的习惯。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