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441040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江苏省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江苏省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江苏省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江苏省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锡市一高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一、单选1.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癌变、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时期B. 细胞衰老时所有酶活性都下降C. 细胞癌变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D. 细胞凋亡不受基因控制【答案】C【解析】【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详解】细胞分化发生个体发育的整个生命历程中,A错误;衰老的细胞中某些酶的活性下降

2、,而不是各种酶的活性下降,B错误;癌变是多个基因突变的累积结果,C正确;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D错误。故选C。2.科学家将单个离体胡萝卜根细胞培养成了胡萝卜植株,依据的原理是( )A.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 植物细胞具有无限生长的能力C. 植物细胞具有无限分裂的能力D. 植物细胞具有无限分化的能力【答案】A【解析】【分析】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原因: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详解】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胡萝卜根尖细

3、胞能发育成完整的胡萝卜植株属于植物组织培养,体现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3. 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的过程中.不发生改变的是A. 细胞中的染色体数B. 细胞的形态结构C. 细胞中的遗传物质D. 细胞的分裂能力【答案】A【解析】细胞癌变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变,A正确;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B错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因此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C错误;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分裂能力增强,D错误。4.科学家利用卵细胞中特殊蛋白质成功制出备受瞩目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 ips可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器官。ips 在此分

4、化过程中( )A. 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B. 发生了基因选择性表达C. 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变D. 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不会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详解】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ips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发生了细胞分化,未体现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正确;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均发生改变,C错误;细胞分化的

5、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所含的RNA和蛋白质种类有所差别,D错误。故选B。5. 杂合紫花豌豆自交后代同时出现紫花和白花,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A. 表现型B. 基因型C. 性状分离D. 伴性遗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6.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几组比例,最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 F1产生配子的比为1

6、:1B. F2的表现型比为3:1C. F2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为1:2:1D. 测交后代的比为1:1【答案】A【解析】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说明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生不同配子的比例为1:1,因而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A正确;F2表现型的比例为3:1是性状分离比,不是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错误;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只能体现子二代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不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C错误;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是性状分离比,说明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D错误。7.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孟德尔选择的一对相对性状是子叶颜色,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

7、显性。下面是孟德尔用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1)再进行自交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示雌配子Y与雄配子Y数目相等B. 的子叶颜色与F1相同C. 和都是黄色子叶、是绿色子叶D. 产生F1的亲本一定是YY()和yy()【答案】C【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分析表格:YyYyYY(黄色):Yy(黄色、):yy(绿色)。【详解】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A错误;的子叶颜色是绿色,与F1黄色不相

8、同,B错误;和为Yy,都是黄色子叶;为yy,是绿色子叶,C正确;产生F1的亲本可以是YY()和yy(),也可以是yy()和YY(),D错误。故选C。8.下列杂交组合中,属于测交的是( )A. 、DDXDDB. 、DdxDdC. 、DdxddD. 、DDxDd【答案】C【解析】【分析】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详解】测交为某一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检测该个体基因型。ABD都没有双隐性个体,不符合题意;C项dd为双隐性个体,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来验证Dd产生配子种类。综上所述,C符合题

9、意,A 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明确测交是指杂杂合子与隐性个体交配的方式,再根据概念准确判断各选项是否属于测交即可。9.用黄色雄鼠a分别与黑色雌鼠b和c交配,在几次产仔中,雌鼠b产仔为9黑6黄,雌鼠c产的仔全为黑色。亲本a、b、c中为纯合子的是( )A. a和bB. a和cC. b和cD. 只有a【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黄色公鼠a与黑色母鼠c交配,母鼠c产的仔全为黑色,说明黑色对黄色为显性。【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黄色雄鼠a与黑色雌鼠c交配,雌鼠c产的仔全为黑色,说明黑色对黄色为显性;亲本黄色雄鼠(a)为隐性纯合子,雌鼠c为显性纯合子,又雌鼠b产仔为9黑6黄,故雌

10、鼠b为杂合子。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0.纯种白色球状南瓜与黄色盘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F2中已有能稳定遗传的白色球状南瓜1 001个,问理论上F2中不能稳定遗传的黄色盘状南瓜有多少个(已知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A. 1 001B. 2 002C. 3 003D. 9 009【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分析可知,F1为AaBbF2中白色盘状:白色球状:黄色盘状:黄色球状=9:3:3:1,白色球状占3/16,,能稳定遗传的白色球状占1/16,F2中不能稳定遗传性状黄色盘状占2/16,所以黄色盘状南瓜有10012=2002。B正确。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1、11.下列叙述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的是( )A.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B. 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单体C.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 形状和大小相同两条染色体【答案】C【解析】【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会联会形成四分体。【详解】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A错误;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不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不是同源染色体,B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

12、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C正确;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D错误。12.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A. 随着丝点分裂DNA分子数加倍B. 遗传物质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C. 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D. 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出现细胞板【答案】A【解析】【分析】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NA含量加倍;(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

13、体和染色体消失,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 【详解】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而DNA分子数加倍发生在间期DNA复制后,A错误;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B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C正确;有丝分裂末期,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D正确。故选A。13.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显著特点是A. 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B. 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C.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D. 着丝点分裂,一条染色体变成两条染色体【答案】C【解析】A、有丝分

14、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都有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A错误;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B错误;C、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正确;D、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分裂,D错误故选:C14.下列是动物减数分裂各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由减数分裂过程包括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和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由以上分析可知,减数分裂过程正确顺序是一一一一一【考点定位】 细胞的减数分裂【名师点睛】分析题图: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

15、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正在进行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的细胞质已经分裂,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细胞的细胞质已经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15.如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变化示意图, 引起CD段变化的原因是( )A. 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一分为二为两个子细胞B. 有丝分裂末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C.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D.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分子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