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旺苍东城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440540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旺苍东城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旺苍东城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省旺苍东城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省旺苍东城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川省旺苍东城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旺苍东城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旺苍东城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无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旺苍东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无答案)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一、选择题( 本题有 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 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

2、存在。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 B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C该行星温度太低 D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3.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昼夜更替周期较适中 大气成分中有氧气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与太阳距离比较适中A. B. C. D.4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分布在( )A.类地行星与巨行星之间 B.巨行星与远日行星之间C.火星轨道与金星轨道之间 D.木星轨

3、道与土星轨道之间5.若一架飞机于当地(107E)区时2010年1月1日10时起飞,经过10个小时到达加拿大温哥华(西8区),到达时当地的区时是( ) A1月1日5时 B1月2日1时 C12月31日9时 D1月1日9时6.藏族姑娘的脸上呈紫红色,被称之为“高原红”,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气压7.影片2012讲述在2012年,地球因为异常的太阳活动而面临毁灭:到处都是天崩地裂、岩浆喷发,到处都是死亡。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会引发地震、火山喷发 B.可能引发干旱、洪涝等灾害C.使青藏高原海拔升高 D.一定使人类遭受灭顶之灾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

4、对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8. 西藏是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大 晴天日数多 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地势高,离太阳近Z-X-X-K A. B. C. D.9. 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下列能源与太阳能无关的是( ) A. 藏南谷地的地热能 B. 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C. 风能 D. 雅鲁藏布江的水能读下图,回答下列1011题。10图中表示晨线的是( )

5、A.AC线 B.BC线 C.CD线 D.CE线 11下列平面一定与太阳光线垂直的是( ) A晨昏圈所在平面 B.经线圈所在平面 C赤道面 D.黄道面读图 ,完成第12题。12.比较图中A、B、C、D四地的线速度大小( )A.A=DBC B.CA=DBC D.CA=DB北京时间2015年12月20日上午11点40分,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柳溪工业园附近发生山体滑坡,多人被困,18栋建筑被埋压,波及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据此回答1314题。13. 该时间,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特点是( )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先加快再减慢 D.先减慢再加快14.下图中最接近这一天昼夜分布情况的是( )15.2

6、016年12月25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在南半球但向北移动C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D在北半球但向南移动16.下列四图中,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以下单位为百帕)( )某卫视综艺节目12月5日来到甘肃月牙泉(周围为沙丘)上演大漠公主争夺战。左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右图为“月牙泉地区景观图”,读图回答1718题。17、节目拍摄过程中,队员感觉当地昼夜温明显较大,其合理的解释是 ( ) A弱、强 B强、弱 C强、强 D强、弱18、剧组人员还了解到这里深秋容易出现霜冻,主要是因为 ( ) A的减弱 B的增强C的减弱 D的增强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

7、自转方向。读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压带夏季南移 B.图中所示气压带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C.图示半球为南半球 D.图中所示气压带控制下气候干燥2014年4月1日,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大量的熔岩顺山坡流下,景象蔚为壮观。据此回答第21题。21埃特纳火山是欧洲最高的活火山,其火山熔岩来源于( )A.岩石圈 B.地壳 C.软流层 D.下地幔22.“一场春雨一场暖”, “一场秋雨一场寒”这一说法合理的地理解释是( )A. “一场春雨一场暖” 主要是受气

8、旋影响B. “一场春雨一场暖” 主要是受反气旋影响C. “一场秋雨一场寒” 主要是受暖锋系统影响D. “一场秋雨一场寒”主要是受冷锋系统影响2016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以“超强台风”的身份于7月8日凌晨5点50分登陆台湾,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6级(55米/秒),它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登陆我国最强的一号台风。受其影响,台湾农业损失估计达100774万元(新台币)。根据材料回答下列2225题。23.引起本次台风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反气旋 C.锋面气旋 D.热带气旋 24.本次灾害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是( )A.寒潮 B.山洪 C.地震 D.作物虫害25.台风过境时,以下防灾措施不合理

9、的是( )A.危房人员应及时转移 B.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C.风力一旦减小或者静止时应尽快外出逃生D.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受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新疆北疆大部分地区将迎来一次大范围降雪、降温、大风天气,气温将下降到10以下。据此天气预报回答2627题。26.此时影响我国西北内陆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 )27.能正确反映这次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要素变化的是( )读某大陆东岸水循环示意图,完成2830题。28. 水循环涉及的圈层包括( )(注意:此题中的与上图中序号意义不同)生物圈 水圈 大气圈 岩石圈A. B. C. D.29.下列实现着图中的功能的是 ( ) A.长江B.

10、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 D.中纬盛行西风30. 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调长江水到黄河、北京、天津等地)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 A. B. C. D.我国古书曾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3133题。31.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 )A.耀斑 B.X射线 C.紫外线 D.黑子32.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黑子区域释放出大量的水汽 B.黑子区域温度比周围高C.黑子区域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 D.黑子区域含有大量的水汽和尘埃33.太阳黑子出现于太阳外部结构中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

11、辐射区34.某地地下30千米深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中的游鱼,都会感到(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P波,上下颠簸 D.S波,左右摇晃35.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S波、P波都明显增加 B.S波、P波都明显下降C.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二.非选择题(共30分)3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1)此时亚欧大陆上形成_ _ 气压,它割断了_ _ 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里。(每空1分,共2分)(2)半年后,A处刮_ _ 季风,性质是_ _ 。(每空1分,共2分)(3)东亚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 _ 。(2分)(4)盛行F季风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2分)37.下图是“太平洋、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洋流名称是 ,它对欧洲西部沿海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图中洋流的性质是 (填暖流或寒流),原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