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440347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泸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省泸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省泸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省泸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省泸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泸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泸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泸州泸县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下图为“全球六大板块(局部)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图中甲、乙两地分别位于A. 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B. 亚欧板块美洲板块C. 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D. 亚欧板块美洲板块2. 板块边界分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图中四个箭头与所示板块边界受力方向不符的是A. B. C. D. 【答案】1. C 2. B【解析】1. 图中甲位于澳大利亚属于印度洋板块;乙位于非洲属于非洲板块,C正确。2. 图中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箭头向两侧指,受力方向不符,B正确;位于板块生长边界。3. 在图中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

2、气资源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图中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岩层有错动位移为断层,石油和天然气一般储存在背斜构造中,A正确。【点睛】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4. 下列地貌与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 溶洞 B. 裂谷 C. 沙丘 D. 戈壁5. 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A. B. C. D. 【答案】4. A 5. A【解析】4. 读图可知,为风化、侵蚀作用、为搬运作用、为沉积作用,溶洞是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A项正确;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C项错误;戈壁是风力侵蚀作

3、用形成的,D错误;裂谷是内力作用形成的,B错误。故答案选A。5. 沙尘暴发生时的外力作用是风力的搬运作用,属于图中的,故答案C。点睛: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被 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侵蚀作用风力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地区(例:西北地区雅丹地貌)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溶蚀

4、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沉积作用冰川沉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流水沉积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风力沉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下图为“某地

5、区的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 在该区修建一条铁路,若需先开挖一条隧道,则应选择在图中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7. 为满足新铁路沿线水源的供应,工程队确定寻找地下水源,最好在图中_勘察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答案】6. C 7. D【解析】6. 图中甲、乙岩层不连续,发生错动位移为断层,丙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丁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隧道应选择在背斜丁处,D正确。7. 图中甲、乙岩层不连续,发生错动位移为断层,丙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丁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应在向斜丙处找地下水源,C正确。8. 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

6、确的是A. 地球上有四个低气压带和三个高气压带B. 从高气压带吹出来的风均为偏南风C. 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D. 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地区降水都较多【答案】C【解析】地球上有三个低气压带和四个高气压带;从高气压带吹出来的风可能是偏南风,也可能是偏北风,如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出来的信风在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在南半球为东南信风;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并不是比低气压带低,如副热带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高于副极地低气压带近地面气温;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地区降水都较多,D正确。9. 能够形成盛行西风带的一组气压带是A. 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

7、低气压带C.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D. 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答案】D【解析】盛行西风带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B正确。10. 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大致来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B.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三圈环流的主要因素之一C. 全球气压带、风带开始向北移动时,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正在向北移动D. 元旦前后向高纬移动【答案】B【解析】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来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冬季北移夏季南移;形成三圈环流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地转偏向力;全球气压带、风带开始向北移动时

8、,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正在向北移动,C正确;元旦前后向南移动,南半球向高纬度移,北半球向低纬度移。【点睛】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11. 2017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导致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左下图示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下题。 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A.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B.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C.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 D.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答案】C12. 读“黄赤交

9、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和中,表示赤道平面的是 ,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是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移动幅度为多少纬度 。(3)2016年1月23日重庆一中开始放寒假,此时太阳直射点正位于 半球,正向 运动。【答案】(1) 23.5(2) 47(3) 南 北【解析】试题分析:(1)地轴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地轴垂直于赤道平面,可知为赤道面,黄赤交角是变化的,在一定时间内可以看出不变的,目前黄赤交角为23.5。(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移动范围为47。(3)由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1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考点定位】黄赤交角

10、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名师点睛】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为: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北移。夏至(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13. 读“泸州某地地形及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当中,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相等的是 。(2)根据图中所示等压面推测这是 (白天或夜晚)的情况,该地吹 (山风或谷风)。(3)2016年除夕夜(2月7日)爆竹声天,烟花灿烂,这时该地区热力环流将

11、(增强或减弱)。【答案】(1) (2) 夜晚 山风(3) 增强【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可知,位于500百帕等压线下方,所以气压高于500百帕(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500百帕等压线上,在500百帕等压线上方,低于500百帕。(2)由图中高空等压线可知,地面上甲处为低压,乙为高压,(高空与地面气压状况相反)可以判断乙处气流垂直下沉,气温低,山谷甲处气温高,故为夜晚,吹山风。(3)除夕夜,烟花灿烂,会产生烟雾,使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度升高,昼夜温差增大,热力环流增强。【考点定位】山谷风 等压线判读【名师点睛】.14. 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画出风带C的风向。(2

12、)在风带C控制下降水 (较多或较少)。(3)气压带A的名称是 ,气压带B的名称是 。(4)2016年春节(2月8日)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 (南或北)(与春秋分状况比较)。【答案】(1)画图(略)(2)少 (3)副热带高压,赤道低压 (4)南【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可知,C风带位于北纬30与0之间,应当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风向为东北。(2)由于C为东北信风带,风从高纬度吹向地纬度地区,气温逐渐升高,不易产生降水。(3)读图可知,A气压带位于北纬30,故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应当为赤道低压带。(4)气压带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2月8

13、日为北半球冬季,所以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考点定位】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15. 下图为“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中画出此时D点的风向。(2)写出图中A气压中心的名称:A 。(3)B气压中心是 (气压带)被阻断后保留在海洋上的部分。此季节,C地降水较 。(4)2016年春季开学(2月23日)时,重庆昼长变 (长或短)。【答案】(1)略(2)亚洲高压(蒙古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3)副极地低气压,少 (4)长【解析】试题分析:(1)D点受高压系统影响,形成东北季风。(2)A位于亚欧大陆,且出现了高压中心,说明正值北半球的冬季。所以,A气压中心的

14、名称是亚洲高压(蒙古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3)B气压中心是阿留申低压,是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切断后保留在海洋上的低压系统。北半球亚欧大陆出现了高压中心,说明正值北半球的冬季,C地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性质寒冷干燥,降水较少。(4)每年3月21日至6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6月23日至次年的3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2016年春季开学(2月23日)时,重庆昼长变长。【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响【知识拓展】海陆分布对地面气压带的影响1、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1月份在北纬6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冷却快,形成亚洲高压(又称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低压中心(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低压中心(冰岛低压)。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