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通关练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1-4含解析

上传人:zengy****8888 文档编号:119438154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通关练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1-4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通关练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1-4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通关练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1-4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通关练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1-4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4文言文翻译一、对点练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选自三国志关羽传)(1)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译文:(2)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

2、。译文:【解析】 第(1)题,关键点:“封”,动词,译为“封存”;“拜书”,动宾短语,“拜”为动词,表敬称,“书”为名词,译为“书信”,“拜书”译为“呈上书信”;“奔”,译为“投奔”;“于袁军”为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翻译时应移至动词前。第(2)题,关键点:句式“为所”表被动;“贯”为动词,译为“贯穿”,这里据语境译为“射穿”。【答案】 (1)关羽将曹操给他的赏赐全部封存,呈上书信告辞,然后到袁绍军中投奔刘备去了。(2)关羽曾经被一支飞箭射中,箭射穿了他的左臂。【参考译文】 关羽字云长,本来字长生,是河东解人。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刘备投奔袁绍。曹操擒住了关羽,回来后授予偏将军一职,对他礼遇厚重。

3、等到关羽杀了颜良,曹操知道他一定会离开,重重地赏赐了他。关羽将曹操给他的赏赐全部封存,呈上书信告辞,然后到袁绍军中投奔刘备去了。左右的人想去追他,曹操说:“这也是各为其主,不要追了。”关羽曾经被一支飞箭射中,箭射穿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了,(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华佗说:“箭头有毒,毒已渗入到骨头里,应当切开臂膀,再一次治疗箭伤,刮掉渗入毒药的骨头,(完全)除掉毒药,这样以后,病才能根除。”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华佗切开。当时,关羽恰好邀请各位将领在一起喝酒吃饭,臂膀上鲜血淋漓,溢出盘子,而关羽却(依然)切烤肉(吃)举起酒杯(喝),谈笑自若。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司马

4、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是时董卓迁天子都长安,卓因留洛阳。朗父防为治书御史,当徙西,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到谓父老曰:“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此乃四分五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注东黎阳。黎阳有营兵,赵威孙乡里旧婚,为监营谒者,统兵马,足以为主。若后有变,徐复观望未晚也。”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县赵咨,将家属俱与朗往焉。(选自三国志司马朗传)【注】 宗:宗族、宗室。(1)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译文:(2)朗知

5、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译文:(3)此乃四分五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东黎阳。译文:【答案】 (1)因为天下各地纷乱如云,就派司马朗带着家属返回本县。(2)司马朗知道董卓必定败亡,害怕自己被留下,就分送财物给董卓手下管事的人,请求返回故乡。(3)这里是军队四分五裂交战争夺的地方,很难使自己安居下去,不如趁现在道路还可以通行,带领整个宗室向东迁往黎阳。【参考译文】 司马朗字伯达,是河内温地人。这时董卓迁移天子改都长安,董卓仍留在洛阳。司马朗的父亲司马防担任治书御史,应当向西迁移,因为天下各地纷乱如云,就派司马朗带着家属返回本县。司马朗知道董卓必定败亡,

6、害怕自己被留下,就分送财物给董卓手下管事的人,请求返回故乡。他回到故乡后对父老们说:“董卓犯上作乱,被天下人仇恨,这正是忠臣义士发奋有为的时候。我们郡和京城境界相连,洛阳城东面有成皋,北面毗连黄河,天下兴起义兵的人们如果不能前进,那么情势必然使他们停留在这里。这里是军队四分五裂交战争夺的地方,很难使自己安居下去,不如趁现在道路还可以通行,带领整个宗室向东迁往黎阳。黎阳有军营,赵威孙过去同我们乡里有姻亲,担任监营谒者,统领军队,足可以做我们的首领。如果以后有变化,再慢慢观望也不晚。”父老们留恋故土,没有跟随司马朗迁走的,只有同县的赵咨,带着家眷一起和司马朗迁往黎阳。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

7、的句子。四年七月,高祖崩,上(指炀皇帝)即皇帝位于仁寿宫。以天下承平日久,士马全盛,慨然慕秦皇、汉武之事,乃盛治宫室,穷极侈靡,召募行人,分使绝域。诸蕃至者,厚加礼赐;有不恭命,以兵击之。课天下富室,益市武马,匹直十余万,富强坐是冻馁者十家而九。帝性多诡谲,所幸之处,不欲人知。每之一所,郡县官人,竞为献食,丰厚者进擢,疏俭者获罪。奸吏侵渔,人不聊生,人饥相食,邑落为墟,上不之恤也。东西游幸,靡有定居,每以供费不给,逆收数年之赋。区宇之内,盗贼蜂起,近臣互相掩蔽,隐贼数不以实对。或有言贼多者,辄大被诘责。各求苟免,上下相蒙,每出师徒,败亡相继。黎庶愤怨,天下土崩,至于就擒,而犹未之寤也。(选自隋

8、书)(1)课天下富室,益市武马,匹直十余万,富强坐是冻馁者十家而九。译文:(2)黎庶愤怨,天下土崩,至于就擒,而犹未之寤也。译文:【答案】 (1)(他)向天下的富人征收重税,大量购买军马,每匹马价值十余万两,因此而受冻挨饿的富强之家十有其九。(2)百姓愤怒怨恨,国家土崩瓦解,到了被人擒获的地步,他却仍没有觉悟到这一点。【参考译文】 四年七月,高祖驾崩,隋炀帝在仁寿宫即位。因为天下长期安定,兵马强盛,隋炀帝意气风发仰慕秦始皇、汉武帝的功业,就大量地兴建宫室,极尽奢靡华丽,招募使者,出使边远邦国。那些邦国听命而来的,就赏赐给丰厚的礼品;有不听命令的,就派兵攻打。(他)向天下的富人征收重税,大量购买

9、军马,每匹马价值十余万两,因此而受冻挨饿的富强之家十有其九。皇上生性诡诈,所到之处,不想让人知道。他每到一个地方,地方官员都争着向他进献食物,进献丰厚的就被提拔,进献微薄的就会被判罪。贪官污吏鱼肉百姓,老百姓无法生活,以致人吃人,村庄变为废墟,皇上对此毫不怜悯。他到处巡游,没有固定的居所,经常因为供给不足,而预先征收数年的赋税。全国各地,抢劫、杀人的人蜂拥而起,亲近的大臣却相互隐瞒遮掩,隐瞒叛乱的人数,不据实上报。有人说叛乱的人多,就会遭受狠狠地训斥。官员们各自只求苟且偷安,上下相互蒙骗,每次出师征讨,失败接连不断。百姓愤怒怨恨,国家土崩瓦解,到了被人擒获的地步,他却仍没有觉悟到这一点。4阅读

10、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人。景云初,作金仙等观,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不听。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蚑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帝诏外详议。中书令崔湜、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节选自新唐书韦凑传)(1)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 译文:(2)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

11、译文:【解析】 本题涉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1)厚禄:丰厚的俸禄。顾:顾惜。必:肯定。(2)重:加重。毋:不要。【答案】 (1)吃着丰厚的俸禄,连死都不敢顾惜,更何况圣明时代肯定不会死人呢?(2)近期职权较轻,所以任用你来加重这一官位,还是不要推辞吧!【参考译文】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睿宗即位,调职到太府,兼任通事舍人。景云初年,皇上建造金仙等道观,韦凑劝谏,认为:“正当农事繁忙的季节兴建工程,虽然钱财出自公主,然而用高价雇用平常的劳力,那么农人就舍弃耕作而去受雇,这样本末倒置,恐怕天下将会有受到饥饿的人。”劝谏没有被采纳。韦凑坚持己见,认为“自然万物生长发育,草木昆虫损害太多

12、,不是仁德皇上的本意”。皇上下诏另外详细审议。中书令崔湜、侍中岑羲说:“你怎么敢这样呢?”韦凑说:“吃着丰厚的俸禄,连死都不敢顾惜,更何况圣明时代肯定不会死人呢?”朝廷为此而减免的费用数以万计。又升迁担任右卫大将军,唐玄宗对他说:“按照旧例,那些卫大将军与尚书应交替担任,近期职权较轻,所以任用你来加重这一官位,还是不要推辞吧!”不久转任河南尹,封为彭城郡公。二、综合练(2018武汉重点高中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注,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县甚薄,抗言邑小

13、不足客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视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下令飚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掩,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上再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忠介。(选自明史海瑞传)【注】 脱粟:糙米饭。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